黨的十八大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由于城鄉一體化建設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這就需要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在實踐中帶領群眾不斷探索。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不僅要認識到基層黨組織在各方面工作中的重要性,基層干部還要隨時在新的發展環境中及時發現群眾的新期待、新需求,使“引領”成為基于群眾現實需求和發展實際的“帶領”。與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服務職能相適應,服務群眾、引領發展,應該成為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農村基層黨組織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的職能定位。
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基層黨組織面臨的挑戰
在黨和政府的科學領導和積極推動下,各地基層黨組織在發揮引領作用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和積極嘗試,以服務群眾為宗旨,在經濟引領、組織引領、機制引領等方面進行了創新,逐步形成了“黨組織引領、政府支持、多方參與、村民主體”四位一體的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的模式,成效顯著。
但是也要看到,城鄉一體化的發展也使一些諸如傳統村落與新興社區共存、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混居、農業與工商業經濟形態并立等問題日益凸顯。而農村空心化造成的留守兒童教育及老人的贍養、一些重點規劃區域的征地補償、農村自然環境惡化等問題更是困擾基層治理的難題。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
村民對基層黨組織的信任度有待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群眾的信任。近年來,一些地區在拆遷補償、征地占地等問題上存在較多的矛盾。村民對村干部存在不理解、偏見甚至懷疑,認為城鄉一體化是城市對農村權益的侵占,村干部的積極推動可能是出于個人利益的需求。一些村黨組織成員因為村民不信任而感到工作壓力比較大,其工作熱情和工作動力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因此,如何提升群眾對干部的信任度是擺在干部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
多重利益主體混居的新格局增加了農村治理的難度。城鄉一體化進程中,一方面,農村社會原本主要依托家族關系及熟人關系形成的舊格局正逐漸被農民、居民、外來人口等多元利益群體混居的格局所替代。多元利益群體的訴求差異較大,為農村基層治理帶來了難度。同時,逐漸發展起來的農村新社區也對基層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農村干部缺少管理復雜人口、應對復雜局面的經驗,管理機制也還不健全,由此多重利益主體混居的新格局帶來的治安、利益糾紛等問題成為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基層干部在復雜局面下產生畏難情緒。在城鄉一體化的復雜環境面前,一些基層黨員干部,特別是那些年齡偏大、知識水平相對不高、眼界不夠開闊的干部,缺乏開拓創新意識,能力也相對顯得不足,在帶領群眾發展的過程中工作效果不理想,進而產生畏難情緒。
探索引領農村發展的新方式
在新型城鄉關系建構過程中,基層黨員干部應該在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大背景下,著眼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個方面的建設,創新工作新思路,積極、主動、有效地為村民服務。同時,還要在實干中贏得群眾信任,在學習中提升工作能力,在有效的服務中引領群眾的生產、生活、觀念與城市化進程主動對接。
樹立“三個意識”,引領農村群眾的發展。第一,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要樹立城鄉一體化意識。城鄉一體化是著眼于建設新型城鄉關系的全新課題。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要引領群眾發展,首先要對這一課題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強化城鄉統籌發展意識、土地集約利用意識、市場配置資源意識、環保意識、歷史文化保護意識等。同時,還要將這些意識或者思想認識轉化為具體的實施舉措,在具體的工作中影響和引領群眾,為城鄉一體化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第二,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要樹立市場經濟意識。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指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適應這一要求,基層黨組織要聯系實際,主動發掘整合各村鎮的發展資源,例如農業、觀光、旅游、休閑資源等,尋找一切機遇,使鄉村資源對接大市場,努力創造條件使村民在市場交換中實現資源收益的最大化,促進城鄉資源的協調有序流動。特別是,要推動不同利益主體之間形成基于市場交換關系的新型協作關系。第三,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要樹立開拓創新意識。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各地區之間、各類群體之間存在著具體的利益差異,這就要求黨的基層組織要勇于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農民財產權、土地流轉、教育、醫療、就業、戶籍改革等各個方面,吃透政策,大膽創新,從服務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化解矛盾,解難答疑。
推動都市型農業的發展。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傳統農業變身為都市型農業。基層黨組織要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的觀念,改變種植業和養殖業等傳統經營方式,要在服務城市的過程中獲得更高的農業附加值,實現農業產業鏈的延長以及農產品的多次售賣,從單純的農產品交易,到體驗、觀光類產品的開發。
幫助農村居民積極融入現代信息社會。基層黨組織要引導和鼓勵村民主動利用網絡等信息傳播技術與城市保持經常性的“在線”聯系,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方面了解社會動態,并通過隨時把握市場行情,對市場供求關系做出敏銳反應。
在城鎮化工作中擔當協調角色。城鎮化是有助于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大工程。基層黨組織要從村民需求和根本利益出發,以人為本,協調各方,引導農民在傳統農業之外擴展機會,使有條件的農民在城鎮化進程中率先實現向第二、三產業的轉移。在工作推進中,要順勢而為,切忌使農民感覺“被城鎮”、“被市民”,從而為干群關系帶來負面影響。
高度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城市和鄉村是互為環境,互相支撐的。對于城市來說,農村是城市環境安全的重要屏障。如今,城市對于環境的治理措施頻頻出臺,農村的發展不能走“先污后治”的老路,而應該放大視野,著眼未來,大力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力度。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面前,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有大局觀念,守村有責,重視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引領群眾發展綠色農業,倡導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宣傳清潔能源的使用,守住青山綠水,使鄉村成為群眾的“綠色菜籃子”、“健康米袋子”、“清新氧吧”和“快樂老家”。
(作者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責任編輯:鄭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