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日本傲視全球的社會保障制度傳承給下一代。”
3月31日,當日本主婦們擠在超市忙著進行“最后的采購”時,她們的首相安倍晉三正在國會答辯上就消費稅上調一事做出如上表示。第二天起,日本消費稅將由原來的5%上調至8%。日本政府估算,上調稅率會帶來8萬億日元的財政收入,其中的一半將用于社會福利,消除財政赤字。
但不難預見的是,上調消費稅會導致民眾生活負擔加重,對普通民眾的消費能力及消費欲望產生抑制作用。于尚未完全復蘇的日本經濟而言,并非利好。
上調自4月1日起,因為這是日本政府財年的開始。趕巧撞懷愚人節,可惜,以這樣一個充滿歡鬧情緒的節日開始也不能讓日本民眾的表情有所放松。
一劑猛藥,面臨大考
近年來,日本社會的老齡化與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政府投入在社保領域的財政經費持續增長,安倍口中“傲視全球的社會保障”最終成了加劇日本政府財政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為了保持正常運轉,日本政府不得不大肆舉債,以致公共債務總額高達國內生產總值的兩倍以上,遠超其他發達國家。
因此,安倍再次上臺執政后,力推以大膽的貨幣寬松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和積極的經濟增長戰略為核心內容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自2013年實施以來,安倍經濟學確實帶來了一些積極變化,例如日元匯率從1美元兌86日元的水平,貶至1美元兌102日元左右。但盡管如此,根據日本財務省的統計數據,2013年日本貿易額雖然有所增長,貿易量卻不增反降,而且由于日元貶值導致原材料價格升高,日本更是創下了有統計紀錄以來的最大規模的貿易赤字。
種種背景之下,上調消費稅以填補財政赤字成了政府勢在必行的重要舉措。安倍曾在電視直播的新聞發布會中表示,“增稅政策是唯一能夠同時實現日本振興經濟和財政復蘇的途徑”,他相信這是最好的選擇,并且,如果此次上調不會對經濟造成太大沖擊,明年10月份還會將消費稅上升到10%。
這一劑藥確實夠猛:“3月開始,商場、家電大賣場人潮涌動,還沒到開門營業的時間,購買者就在店門前排起了長龍,門一開立即沖進去,并且不停地把商品一件接一件地扔進購物籃?!睋毡景儇浀陞f會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日本全國的百貨商店銷售額同比增長25.4%,創下自1989年日本首次引入消費稅以來的最高增長紀錄。
然而4月1日之后,這一波“消費狂歡”便隨稅漲而落幕了。日本政府也在17日發表的4月月度經濟報告中宣布調低對日本經濟未來的預期。
經濟專家們對此“有喜有憂”。
日本《每日新聞》稱,大部分專家對增稅后的影響持樂觀態度,認為盡管政策會在短期內造成消費市場的低迷,但在目前日元貶值的大背景下,該政策可調整外匯平衡,改善出口等領域企業的盈利能力。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則列出了前車之鑒:1997年消費稅上漲2%,就被指責為日本經濟停滯十幾年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一旦消費者感到恐懼,緊縮口袋,那么消費稅增長可能使日本政府之前所做的努力都丟掉。
埋不了的單
4月5號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到了日本高端商場中的歷史老店——三越商場,買了一雙休閑鞋、六本書以及橙汁、咖喱、酸奶之類的食物,一共消費39955日元,其中包含2958日元的消費稅。
這無疑是一場秀,安倍希望借此緩解民眾對于消費稅上漲的不滿之情。但民眾并不買賬。他剛走出商場,路過此地的人們便朝他發出陣陣奚落:“三越是我們老百姓能去的地方嗎?”“多出來的消費稅你替我們出吧!”等等。據測算,2014年度,對于一個四口之家,生活負擔將比2013年度增加約9萬日元(約人民幣5500元)。
盡管預料到了消費增稅的打擊,安倍也早已向以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為代表的資方團體施壓,要求調漲員工的基礎工資水平,還推出約5.5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措施,但調漲工資無法成為常態,那5.5萬億日元中直接用于消費的也只有6500億,僅占11%。從消費者態度指數不斷下降這一現象來看,在沒有更新的政策公布之前,日本民眾對未來的預期開始趨于消極。日本《每日新聞》也曾針對消費稅上調在全國進行輿論調查,結果顯示,59%的男性和70%的女性表示將會下調生活開支。
“未來的預期,決定當前的股價”。安倍上任后的一年零一個季度的經濟增長,包括3月的提前消費的貢獻,已是“過去式”。4月1日開啟的新財年,安倍能否拿出新招數將決定消費稅率提升后的日本經濟走勢,也將直接左右日本股市行情。如此,以日元貶值、股價上揚為標志的安倍經濟學也將有連鎖反應。
如果之后日本經濟持續不振,導致日元回升、股價下跌,那么安倍經濟學或將面臨瓦解。何況,即便拋開所有因素,上調稅率將會帶來的8萬億日元財政收入對當前的日本財政赤字來說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日本的公共債務總額已超過1000萬億日元大關。
蘇潔根據鳳凰網、新華網、騰訊財經等綜合編輯。
本欄目責任編輯: 杜彬(zhangiwfre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