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邸國輝,吳漢
(湖北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湖北武漢 430070)
傳統的測繪產品質量管理過程一般對測繪成果進行“二級檢查、一級驗收”,最后由甲方進行檢查驗收。在當前測繪市場已逐步開放的情況下,僅采用傳統的測繪產品質量管理方法是不夠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產品自檢與互檢,均由測繪單位的質檢人員執行,其公正性有待商榷;②由于工作緊張,某些測繪資料為事后檢查,易造成缺陷問題的累積,返工、修測工作量大;③測繪單位人員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測量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漏等問題。
測繪監理工作是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控制、管理和檢查,能有效預防各類質量問題的發生。第二次土地調查項目的工作量大,綜合技術難度高,引入測繪工程監理機制是保證第二次土地調查項目質量的最有效手段。
增城市位于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東北角。轄6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82個村委會,37個居委會,全市總面積 1 616.47 km2。建制鎮建成區連片的城鄉居民點、工礦用地等地籍調查工作區總面積約 202 km2。本項目基本按鎮街范圍分為9個包組。
增城市第二次土地調查項目城鎮村莊土地調查子項目的工作目標是實現增城市“數字國土”,獲得翔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并建立土地調查成果數據庫,實現信息化管理。
增城市第二次土地調查項目城鎮村莊土地調查子項目工作量大,測量圖斑分散,測量單位多,工作協調復雜,測量精度要求高,項目涉及控制測量、地籍測量、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技術難度較高。
基于以上因素,在增城市第二次土地調查項目的工作中引進監理機制是必要的。
根據項目實施的9個工作區設置監理機構,設立1個總監辦公室,11個監理組。各調查區監理組根據工程量大小配備至少1名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員,負責所在工作區土地調查的全程監理工作。
監理人員長期進駐各個包組,對各包組的測量過程的關鍵工序進行抽樣檢查,發現問題后,及時通報各包組的技術人員,要求舉一反三進行改正。由于控制測量、地籍測量、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總監根據不同測量階段調整監理人員。
本項目實施全過程監理,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組織協調。
測繪監理工作內容包括:擬定監理工作計劃;審查測量單位提供的人員的資質,使用儀器設備的質量是否滿足工程精度要求并適時抽查和復檢;協助項目單位組織設計交底及施工技術設計書會審;監督測量單位嚴格按現行規范、規程、標準和設計要求施工,控制工程質量;監理測量單位的生產進度;檢查測量單位質量控制體系的實際運轉情況;監理外業測繪過程,了解作業員測繪的規范性以及技術標準的執行情況,室內檢查內業數據處理過程;組織測量單位對工程進行階段驗收,并督促整改,對成果質量提出評估意見,協助甲方組織驗收;編寫各階段的監理報告。
(1)進度監理
進度控制是監理工作的重要一環,監理單位必須保證項目進度在計劃的范圍內,如出現項目進度嚴重落后項目計劃時,監理單位分析原因、提出適當措施,確保項目如期完成。
監理單位主要負責監控測量單位人員及儀器設備進出場,確保投入本項目的儀器設備和人員符合其投標書的承諾,以滿足項目進度要求;審核測量單位提交的實施進度計劃;督促測量單位按照進度計劃開展工作。
(2)控制測量監理
本階段監理單位采用內業與外業相結合方式,全檢或抽檢承建單位控制測量成果的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檢查比例定為內業100%的檢查,外業按3%的比例檢查。控制測量的監理工作如下:
對控制測量外業觀測等采用旁站監理的方法,檢查外業觀測是否按照作業要求進行。
控制點的點位選擇是否合理,標石規格和埋設深度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控制點的點之記是否清楚、準確。
對各等級平面控制測量計算書、四等水準測量計算書進行了審查,并采用不同軟件(CosaGPS、Cosa)對GPS網平差、水準網平差進行校核計算,以確保控制測量的正確性。
外業按3%的比例檢查,平面坐標檢驗主要以廣州市連續定位服務系統(GZCORS)進行外業數據采集,與作業單位提交的成果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根據坐標、高程較差計算坐標中誤差、高程中誤差評定控制點點位精度,如表1所示。

各包組控制點檢測結果統計表 表1
(3)地籍地形要素測量監理
本階段監理單位采用內業與外業相結合方式,全檢或抽檢測量單位地籍地形要素測量成果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內業按100%比例的檢查,外業按3%的比例檢查,且外業抽查區域須均勻分布。分區域、分階段提供資料檢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后續工作中出現同樣的問題。主要質量檢核工作如下:
①細部測量檢查
主要檢查地籍圖的各類地物要素是否表示正確、完整。
對數學精度、圖式使用、編碼的正確性、圖幅接邊等也要采用外業檢測、內業自動和人工方式進行檢查。
各子包分區線處是否完成數據接邊測量。
②室外檢查
在室內全面檢查的基礎上,按要求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圖幅,在實地重點巡視和檢測。
細部測量檢查包括:外業設站檢測和檢測鄰近地物點的間距。
一般使用全站儀進行檢測,同精度檢測界址點地物點實地檢測點數均不少于25個/幅,并與已有坐標進行比較,計算界址點點位中誤差是否超限,最大誤差是否超限;地物點點位中誤差是否超限,鄰近地物點間距是否超限;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間距誤差是否超限,各包組整改后地籍圖數學精度情況如表2所示。

各包組地籍圖數學精度檢測結果統計表 表2
(4)入庫數據預處理階段的檢查
權屬調查數據檢驗采用紙質的權屬調查成果資料與電子數據比對,并與收集整理的相關權源資料進行核對檢查。
地類檢查運用CASS軟件、MAPGIS軟件采用地類數據疊加地形圖的方法進行內業檢查,根據地形要素的特點,外業進行實地判定地類的正確性。
首先,利用人機交互檢查的方法,檢查地籍地形圖的圖面是否規范、完整、一致;其次,用南方數據質量檢查軟件對數據的正確性、圖層的完整性、屬性結構的符合性、拓撲關系、圖屬關系的邏輯一致性進行檢查。并按《廣州市土地基礎數據庫技術規范》要求,編制了對數據入庫預處理檢查軟件,要素分類、分層、屬性數據結構、要素代碼編碼、要素屬性數據等進行檢查。
(1)要求作業單位按照檢查問題進行逐項修改,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全面整改。
(2)監理方對檢查出的個性問題逐條核對作業單位的修改情況,對共性問題另外抽取3%的圖幅進行復查,確保共性問題修改的全面性。
(3)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逐一和作業單位溝通,跟蹤和落實好各作業單位的整改工作。
(4)組織作業單位集中整改,對作業單位不理解的問題,監理方現場指導。
(1)第二次土地調查項目監理工作的關鍵是對測繪過程的質量控制,通過對作業單位工作的監理,找出問題的癥結,幫助作業單位統一認識、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加強作業員工作中的質量意識,從而減少返工的工作量。
測繪監理工程師依據監理合同和作業規范對作業行為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可以有效地規范作業單位的行為,使測繪工程質量得到保障。
(2)采用先進技術提高監理效率,盡可能發現成果的缺陷。
(3)本項目的地籍測量成果通過了廣州市土地調查辦組織和甲主方組織的檢查驗收,并經河南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站檢驗,質量評定為“批合格”。
監理子項目得到了專家的肯定,本項目為測繪監理制度性建設及應用提供了良好的經驗。
測繪工程監理工作中要向建筑工程監理的方法借鑒,結合本行業的技術特點逐步形成自己完善的工作體系。
[1]王勵,衛啟云.實施監理機制是土地調查的質量保障[J].城市勘測,2009,4(1):8 ~13.
[2]邸國輝,劉幼華,陳漢文.RTK測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分析[J].地理空間信息,2007,5(6):8~9.
[3]冒愛泉.基礎測繪工程監理方法研究[J].測繪科學,2009,34(11):210 ~211.
[4]邸國輝,劉幼華,范海生.雙基準站RTK測量代替等級控制測量的方法[J].地理空間信息,2010,8(3):5~7.
[5]沈陳華,余立新.城鎮地籍調查工程建設社會化監理機制研究[J].地理空間信息,2007,5(1):114~116.
[6]林富明,古一鳴.面向政府的地理信息服務應用[C].第三屆全國高分辨率遙感數據處理與應用研討會摘要集[A].武漢:武漢大學,2013:7~8.
[7]湯清偉.測繪產品建庫數據的質量控制[J].地理空間信息,2007,5(1):49 ~51.
[8]孫冬梅.基于ArcInfo的土地調查建庫數據的質量控制[J].測繪技術裝備,2009(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