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

提到賽車運動,轟鳴的引擎聲充斥耳畔,少不了熱血沸騰的刺激追逐,還有獎臺上帥酷的車手。然而除非背后有著雄厚的資金支持,這項運動對于普通大眾而言,參與其中基本無望。然而在全球眾多國家城市,一場號稱“世界上最古怪公路賽”的賽事正在吸引萬千“怪咖”前往一較高低,人氣絕不輸F1頂級賽事。
“肥皂盒”和“賽車”的碰撞
鋼琴、飛碟、高跟鞋,還有奶酪、玉米煎餅、牛肉面、火腿腸……請相信你的眼睛,此時此刻正在摩拳擦掌的“大雜燴”就是參賽選手。而這場別開生面的賽車,是能量飲料品牌紅牛眾多令人眼花繚亂的贊助賽事中,最令人咋舌的一項——紅牛“肥皂盒”汽車賽(Red Bull Soapbox Race)。
“肥皂盒”和“賽車”,這兩者怎么能產生聯系呢?其實“肥皂盒”汽車賽是一項流傳已久的民間賽車運動,最初起源于歐美普通家庭的后花園。極富創意的父母們用廢舊的運送肥皂的木箱和旱冰車車輪為孩子做了一個花園里的“大玩具”,孩子們有了新“玩具”自然要相互比試一番,就成為了“肥皂盒”汽車賽的雛形。
發展至今,紅牛“肥皂盒”汽車大賽早已不是孩子間的游戲。任何人都可前來參加,條件只有一個——只要你有能力動手組裝出一部稀奇古怪的無發動機賽車,然后憑借足夠的勇氣與高超車技,開著它沖下一條幾百米長、落差極大的特制賽道。
盡管賽車沒有發動機,但時速有時可達60公里/小時。并且為了使參賽選手不那么容易“得逞”,跑道中間還設置了種種障礙。這對于團隊默契和駕駛技術要求極高,若是駕駛員稍有疏忽,或是團隊組裝汽車時少裝一顆螺絲、結構設計不夠扎實,翻車撞墻的精彩事故隨時上演。觀看紅牛官方網站上全球各地的賽事視頻,不難看出,想獲得冠軍,難度系數不低于F1啊。
千奇百怪“肥皂盒”
從熱力四射的車船飛機,到富于當地文化特色的人偶、建筑;從節慶時令到熱門電影戲劇;從惡搞明星到全民運動……為自己打造專屬愛車可謂“煞費苦心”。
當“肥皂盒”來到北歐挪威,它顛覆世人對“北歐風”的傳統認知,你以為北歐只有極簡格調嗎?錯!他們也可以開著花里胡哨的電吉他,將Rock進行到底。同是樂器造型,再看看法國人這輛高貴的“大提琴”,將一以貫之的浪漫情懷融進車身設計。而一向嚴謹的德國人也玩起了“小心思”,特意請來三屆F1世界冠軍前來助陣,頭號車手駕駛“肥皂車”,這一賣點又不知吸引多少“狂人”。當然,最無法讓人忘記的要屬熱情奔放的“探戈”國度,“瘋狂原始人”沖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賽場上,猶如阿根廷這個國家一樣,特征極其鮮明。
2013年,作為亞洲唯一入選舉辦汽車賽的城市,臺灣的“肥皂盒”大賽有著明顯的中式色彩,十八銅人、布袋戲、宮心計、檳榔西施……尤其是享譽美食界的臺灣當地特色“小吃”。
“我們的隊員差不多都是40多歲了。”歷時兩個多月敲打組裝,馬先生和三名隊友制作的賽車從700多名報名選手中“殺出重圍”,并在網絡上分享了這兩個月來造車的爆笑視頻。
“你需要F1賽車的輪胎嗎?NO!不管是腳踏車車輪、卡丁車車輪、跑車車胎,甚至是木牛流馬,只要能從斜坡上依靠重力滾下來,就可以成為我們的部件。”從設計圖紙開始,如何將大鐵皮切割成合適的形狀,如何組裝輪子、剎車及傳動系統,幾位成員可謂絞盡腦汁。終于過了試車階段,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愛車”——大蝦炒面,漆上“香噴噴”的色彩,于是一架美味十足的“炒面”上桌了。
風馳電掣“肥皂盒”
比賽當天,馬先生的團隊拉著“大蝦炒面”來到賽場。“我們真沒想到會有這么多觀眾和參賽選手。他們已經擠滿了用稻草堆圍成的斜坡賽道。”學生、玩車族、設計師、工程師、醫生……其中包括幾位60多歲的退休教師,也駕駛著一輛“牙膏”前來秀熱情與創意。
站在起跑線往下看,不覺驚出一身冷汗。看似寬敞的下坡路有著無數轉彎,作為路障的兩方高臺之間狹窄的空隙,看來格外驚悚。靠著重力及簡易剎車直沖而下,在全場共5萬多名觀眾的注目中,車手的壓力可想而知。
比賽開始前,車隊所有成員要先進行30秒的爆笑創意表演,來呈現自己的“肥皂車”設計概念。“引擎、燃料、電池、彈射器等任何裝置都是不被允許的。”因此除駕駛員和副駕駛外,另外兩名隊員就充當起了“動力源”。當比賽正式開始,他們鉚足全力將車輛奮力推出起跑線。
駕著自己的“坐騎”從斜坡上疾馳而下,風馳電掣的感覺對于此刻的隊員而言,不一定是享受。在快速下沖時,功能靈敏的剎車系統和方向控制裝置,成為完成這幾百米長的跑道的關鍵。剛離開起跑線就一頭撞上S彎的稻草墻的大有“車”在。比賽過程不斷有車輛丟掉車輪,或是有人摔碎愛車。駛過驚心動魄的碗型跑道,再驚險地從兩方立柱中“擦”過,“大蝦炒面”終于跑完“九曲回腸”的賽道。
幾位評委根據參賽車下落時的速度、造型和人氣來進行綜合評判,最后拔得頭籌的團隊可以獲得作為紅牛F1大獎賽席上貴賓的誘人獎勵。即使沒有取得名次,各個參賽選手也是熱情十足,“最吸引我們參賽的原因不是輸贏,而是‘肥皂盒大賽讓我們回想起15、16歲輕舞飛揚的日子。”
關于紅牛“肥皂盒”汽車大賽
關于“肥皂盒”的那些年:2000年,首屆“肥皂盒”汽車賽在比利時舉辦,而后這一風潮席卷全球,意想不到的千奇百怪造型出現在英國、捷克、澳大利亞、日本等全球30個國家、80多座城市。2013年,“肥皂盒”大賽舉辦地包括巴黎、倫敦、雷克林豪森、臺北、布宜諾斯艾利斯等8處城市。
“肥皂盒”的要求:參賽“肥皂盒”長度不得超過5米,寬度不得超過2米,并且整臺“肥皂盒”重量不得超過80公斤,當然,這是不包括駕駛員體重的。
這些是不被允許的:“肥皂盒”的動力來源只能是自然重力及你的創造力,加裝任何動力源,或改裝既有車輛,都是不被允許的。
想要獲勝,“肥皂盒”要做到的:不要以為用時最短就是冠軍。沖線的時間只是評分標準之一。賽車設計有沒有創意、是不是足夠Fashion,同時團隊夸張的表演能不能娛樂評委與觀眾,統統都是考量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