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今年2月,北京中華圣公會教堂,古著達人迎來一次復古狂歡。最經典的ICON元素,最酷炫的人物裝扮,最潮最IN的復古美物,更有現場咖啡制作、民謠彈唱、DJ現場、搖擺舞體驗、街拍秀。這是菲-Vintagefair復古市集一周年大聚會,集結了北京最頂尖、最有范兒、最優質的古著店鋪和達人,攤主與買家都穿著稀奇古怪的“過時”服裝,買賣、跳舞、喝酒……與其說是一場市集,不如說是一場復古派對。
近年來,復古風潮(Vintage)在國內愈刮愈烈,不少時尚達人喜愛用些“古物”來飾家、飾己。創意市集發展至今,已經出現疲態,復古市集的出現,可謂水到渠成。復古市集在中國兩大時尚之都北京、上海興起,辦得最好的是北京的菲-Vintagefair復古市集和上海的鸚鵡螺復古市集,一個最早舉辦,玩得很“哈皮”,一個由專職團隊舉辦,玩得很認真。
無論哪一個,都是人氣火爆,雖然才辦了幾場,但場場爆滿。排隊買票的人拐出去好幾個彎,現場唱歌跳舞玩得十分盡興,微博上更是熱火朝天曬得不亦樂乎,大有都市文藝青年聚集地的勢頭。對比一下門可羅雀的傳統創意市集,可謂冰火兩重天。
與國內傳統創意市集不同,復古市集不但對攤主收攤位費,對前來逛市集的人也收取門票,以保證所有入場人員均是同好,杜絕了“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復古市集篩選攤主十分嚴格,攤主不是熱愛旅行的流浪族,就是有才華的獨立設計師,他們來復古市集,出售在旅途中收獲的或是獨立創作的手工藝品,也帶來世界各地的新思潮。
“去年年初,我們在法國參加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型跳蚤市集,那份人氣、那種氛圍帶給我們無數思考,為什么我們的創意市集這么多年始終沒什么突破?為什么賣家和買家之間沒有一個很好的溝通?”鸚鵡螺工作室負責人張磊說。
復古市集,便是解決這些問題,讓創意市集不再面向所有大眾,只針對特定人群。這樣一來,雖然受眾面積小了,但定位精準,參與者的存在感強,人氣自然更聚攏,氛圍也更容易被調動。
復古市集的火爆帶給創意市集一個提醒:細分市場的時候,到了。
《中華手工》:發起復古市集的初衷是什么?
張磊:復古市集的用戶體驗很強。
《中華手工》:你覺得什么是復古精神?
張磊:向往有品位的慢生活。規模化的生產提高了生活節奏,卻降低了生活品質,復古的人們也不見得是懷念某個時代,懷念的是那種悠閑的狀態。
《中華手工》:國內還沒有創意市集對來參加的人收門票的,復古市集是第一家。為什么要收門票?這樣會限制入場人數吧。
張磊:其實收門票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不想讓不相干的人進來,保證市集的純粹性。這樣玩起來,也更盡興。再說了,我們也不是每個人都收門票,打扮得相當有復古范兒的,可以免費入場。
《中華手工》:在甄選攤位時,有哪些條件?
張磊:不能賣新的。可以是達人手作,也可以是海外回流。如果在現場發現攤主售賣與活動主題及報名差異較大的商品,我們保留現場取消攤位的權利。
《中華手工》:現場氛圍如何帶動?
張磊:呼吁大家做復古裝扮,鼓勵攤主和來客多交流做朋友,現場會有攝影師拍攝達人,還會有音樂演出、另類評比、精美餐點,讓市集從頭到尾都不冷場,讓來玩的每一個人都有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