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對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做出全面部署。鼓勵和支持國有、民營、外資等各種所有制文化企業從事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經營的對外文化貿易業務,并享有同等待遇。
《意見》明確了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搭建若干具有較強輻射力的國際文化交易平臺,使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狀況得以扭轉,對外文化貿易額在對外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大幅提高,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的份額進一步擴大,我國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
《意見》明確了支持重點,鼓勵和支持國有、民營、外資等各種所有制文化企業從事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經營的對外文化貿易業務,并享有同等待遇。鼓勵和引導文化企業加大內容創新力度,在編創、設計、翻譯、配音、市場推廣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支持文化企業拓展文化出口平臺和渠道,鼓勵各類企業通過新設、收購、合作等方式,在境外開展文化領域投資合作,建設國際營銷網絡,擴大境外優質文化資產規模。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增加對文化出口產品和服務的研發投入,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
在加大財稅支持方面,《意見》提出,中央和地方有關文化發展的財政專項資金和基金,要加大對文化出口的支持力度。對國家重點鼓勵的文化產品出口實行增值稅零稅率。對國家重點鼓勵的文化服務出口實行營業稅免稅。結合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試點,逐步將文化服務行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對納入增值稅征收范圍的文化服務出口實行增值稅零稅率或免稅。
此外,《意見》還明確提出為文化企業出口提供通關便利,減少行政審批,簡化因公出境審批手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文化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公共信息服務,加強人才培養,建立健全中介組織。
《意見》要求,建立健全對外文化貿易工作的多部門聯系機制,由商務、宣傳文化、外交、財稅、金融、海關、統計等部門統籌推進各項政策措施的制定與落實。修訂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統計目錄,完善對外投資統計,統一發布統計數據。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確保政策落地,取得實效。
收視率調查國標7月1日實施,國標明確指出——收視數據非節目評價惟一指標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網站顯示,國家標準委批準的國內首個電視收視率調查國家標準《電視收視率調查準則》(Television audiencemeasurement guidelines),將于2014年7月1日起實施,中國電視收視率調查工作正式進入“有標可依”階段。該標準填補了我國電視收視率調查國家標準領域的空白。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網站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電視收視率調查準則》(GB/T 30350-2013)國家標準由全國市場、民意和社會調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起草單位為: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國傳媒大學、央視一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上海廣播電視臺、湖南廣播電視臺、中國信息協會市場研究業分會、中國廣告協會。在起草過程中,面向全國31家電視媒體、150余家企業用戶及部分廣告公司用戶進行了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在征求電視收視率調查業各方意見、建議,結合國內電視收視率調查實際,同時參考國際收視率調查準則《全球電視受眾測量指南(GGTAM)》的基礎上,形成方案。
“標準”中指出,中國電視收視率調查與國際通行準則須保持一致,調查方法和技術與國際上保持同步,同時又要符合國內電視收視市場的具體情況,保證電視收視率調查的順利施行。此外,還明確了收視率調查所應遵循的基本范圍及執行標準,為收視率調查機構提供了明確的操作規則。
該國家標準規定,數據提供方必須對樣本戶資料嚴格保密,嚴防樣本戶受到第三方的影響。數據使用方也應遵守職業道德,不得采用不正當手段與同行業競爭,不得以任何方式獲取樣本戶資料和干預樣本戶收視行為,以確保數據的客觀公正性。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方面,收視率調查機構須遵照監管機構和ISO國際質量標準的各項規范要求,并接受獨立的第三方審核,以確保調查執行的科學、規范、客觀和公正。同時建立舉報制度,由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接受舉報并履行核查。
電視收視率調查國家標準還規范了數據使用原則。該國家標準明確指出,收視數據不是節目評價的惟一指標,不能揭示節目的思想性、藝術性,應避免收視數據在市場分析和節目評價中的濫用。數據使用方應尊重數據的客觀性、完整性,避免對收視率數據的誤用和濫用;不得使用沒有明確限定范圍的語句,或以偏概全,誤導市場或公眾,或有意散布沒有數據支持的有關收視率的結論。
中影將擴大控股影院數量
近日,中影股份公司就做好2014年工作提出八項措施:按照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每年拍攝3至5部以中影股份主控,在社會上有重要影響的影片;充分利用自有資源,在平衡市場、規范市場、引導市場健康發展等方面積極探索,打造國內一流的發行團隊;繼續開發新的影院項目,擴大中影控股影院的數量和規模,在經營管理上取得新進步;加強自身生產和發行影片的宣傳、營銷工作,同時加快中影股份廣告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電影技術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租賃,同時積極推進數字放映機設備國產化,迅速擴大中國巨幕市場份額;加強內部管理,提升經營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每位員工提供出彩的機會;加強黨建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組織活動。
山東開展規范電影市場經營管理專項整治活動
3月6日,山東新聞出版廣電局印發通知,在全省集中開展為期近兩個月的規范電影市場經營管理專項整治活動。本次活動分啟動、實施、總結三個階段,采取由市縣兩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部門對轄區內影院采取拉網式排查、省局統一組織各市力量進行督導檢查的辦法,重點是嚴控售票軟件漏洞、嚴禁影院篡改數據、嚴格規范售票制度、嚴禁盜版行為、堅決打擊弄虛作假行為、嚴格影院經營秩序。通過集中整治,強化監管手段,嚴格規章制度,落實保障措施,杜絕電影市場違法違規及各種不規范經營行為,規范電影市場秩序,營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影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