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生
摘 要:運用SWOT分析方法對秀山①構建民族金融示范縣進行分析,通過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四方面分析,得出秀山縣建立民族金融示范縣是可行的結論。
關鍵詞:秀山;民族金融示范縣;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0-0131-06
一、金融示范縣概念及SWOT方法
(一)金融示范縣概念
所謂金融示范縣是指金融發展具有一定的聚合能力、輻射能力,金融機構基本到位、金融市場基本健全,金融信息反映比較通暢、快捷,金融服務比較全面高效,對其他縣具有一定的指導示范作用的行政縣。
民族金融示范縣主要是指金融示范縣位于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中心或樞紐位置,對周邊民族縣有其金融的聚合和輻射能力,并主要服務于自身民族地方經濟的發展,對其他民族縣金融發展起到示范作用。
(二)金融示范縣的特點
金融示范縣具有如下特點:(1)金融機構基本完備,金融市場基本健全;(2)能夠提供多種有效的信息和服務;(3)一定規模的資金吞吐;(4)對其他類似縣具有帶頭示范作用。
民族金融示范縣還具有金融發展可以享受到各種民族優惠政策、可以從貧困地區起步并產生飛躍式發展的特點。
作為示范縣要求該縣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或超越周邊的經濟潛力,能夠吸引外來資金或外來企業,基礎設施良好,社會文化環境較好,金融體系基本完備,結構基本合理,金融機構數量多,比較集中,金融法規比較齊全,能吸引金融專門人才,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
(二)國家各級優惠發展政策
《國務院關于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國發[2000]33號)規定:“加大金融信貸支持。銀行根據商業信貸的自主原則,加大對西部地區基礎產業建設的信貸投入,重點支持鐵路、主干線公路、電力、石油、天然氣等大中型能源項目建設。加快國債配套貸款項目的評估審貸,根據建設進度保證貸款及早到位。對投資大、建設期長的基礎設施項目,根據項目建設周期和還貸能力,適當延長貸款期限。國家開發銀行新增貸款逐年提高用于西部地區的比重。擴大以基礎設施項目收費權或收益權為質押發放貸款的范圍。增加對西部地區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優勢產業、小城鎮建設、企業技術改造、高新技術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在西部地區積極發放助學貸款及學生公寓貸款。農村電網改造貸款和優勢產業貸款中金額較大的重點項目,由農業銀行總行專項安排和各商業銀行總行直貸解決。有步驟地引入股份制銀行到西部設立分支機構。”西部大開發金融優惠扶持政策,對西部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同時,國家還出臺其他支持西部地區或民族地區金融發展相關政策,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業務創新及改進金融服務、加大西部地區機構和網點建設等。2004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試點地區農村信用社稅收政策的通知》,對試點地區農村信用社實行三年減免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其中對中西部地區農村信用社企業所得稅全免;2006年,經銀監會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溝通協調,又對此政策進行延長,對減輕西部地區農村信用社的財務壓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促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2009年,在銀監會的努力下,財政部制定出臺了《中央財政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實行定向費用補貼政策。規定:對上年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且達到銀監會監管指標要求的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上年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上年末存貸比高于50%且達到銀監會監管指標要求的村鎮銀行,按其上年貸款平均余額的2%給予補貼。這些措施的出臺對引導鼓勵西部地區農村金融機構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民族地區發展優惠政策
國家規定對民族自治地方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35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根據本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設立地方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合作組織。”第55條規定:“上級國家機關應當……從財政、金融、物資、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幫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發展經濟、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國家制定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國內外資金投向民族自治地方。”第56條規定:“國家在重大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中適當增加投資比重和政策性銀行貸款比重。”第57條規定:“國家根據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發展特點和需要,綜合運用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加大對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金融機構對民族自治地方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在開發資源、發展多種經濟方面的合理資金需求,應當給予重點扶持。國家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民族自治地方的信貸投入,積極支持當地企業的合理資金需求。”第58條規定:“上級國家機關從財政、金融、人才等方面幫助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第60條規定:“上級國家機關根據國家的民族貿易政策和民族自治地方的需要,對民族自治地方的商業、供銷和醫藥企業,從投資、金融、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第63條規定:“上級國家機關在投資、金融、稅收等方面扶持民族自治地方改善農業、牧業、林業等生產條件和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扶持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利用本地資源發展地方工業、鄉鎮企業、中小企業以及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和傳統手工業品的生產。”
《民族區域自治法》目前還在繼續執行的政策只有兩項,其中一項是:“民族貿易和民族用品生產貼息貸款”。1981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下發了《關于對民族貿易和民族用品生產企業給予低息貸款的通知》,要求對生產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定點企業所需流動資金和中短期設備貸款,以及“民族貿易縣的民族貿易企業”的流動資金,給予低息貸款,利率優惠1.08個百分點,1988年起提高到優惠2.88個百分點。2012年,國家出臺《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在政策措施中明確要求:鼓勵金融機構在滿足審慎監管要求和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在民族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加大金融服務力度。
重慶直轄以來,有關部門出臺了《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辦法》等相關法規,為重慶市完善和發展民族區域自治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據和保障。
(四)貧困地區發展優惠政策
國家極其重視貧困地區發展,謀求地區的平衡發展和全社會和諧,對貧困地區采取積極的支持和優惠政策,認真抓好貧困地區的脫貧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69條規定:“國家和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從財政、金融、物資、技術、人才等方面加大對民族自治地方的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幫助貧困人口盡快擺脫貧困狀況,實現小康。”
《民族區域自治法》目前還在繼續執行的政策只有兩項之中的一項針對貧困地區的,名稱為“少數民族扶貧貼息貸款”。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國家對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地區實行信貸扶貧政策,貸款利率先是執行優惠1.44個百分點,后來執行優惠2.88個百分點。
(五)秀山縣自身發展需要
秀山縣作為重慶市“一圈兩翼”中的渝東南翼,屬于重慶市民族自治地方,本身由于多種原因落后于重慶市的一般縣域發展,作為西部民族地區自治縣,又屬于國家貧困縣,秀山縣要在重慶直轄市發展中不拖后腿,甚至要在重慶市、在西部民族地區豎起發展的標桿,要實現秀山縣人民的小康生活,要發展秀山縣的民族產業,建設農業現代化,發展自己的工業產業集群,發展商貿物流等三產,秀山縣的城市改造、城鎮建設、秀山縣的交通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完成重慶市的城鄉統籌和萬元增收等,都需要秀山縣金融業加速發展來提供支持。
(八)一定量金融發展積淀
截至2011年,秀山縣的金融機構已達14家,金融機構已形成3類,包括銀行機構、保險機構和其他金融機構,銀行機構7家,保險機構5家,其他金融機構兩家,此外還有服務金融機構的中介機構。①金融機構已有一定的規模,業務發展勢頭看好。以前,建設銀行曾在秀山縣設立支行。農村信用社和秀山縣郵政均已建立統一法人和改建為銀行。銀行貸款的擔保機制正在形成。
(九)獨特地理位置和歷史影響
秀山縣位于重慶直轄市東南,是渝東南翼最東南端,屬于武陵山區腹地,其襟黔帶楚,東臨湖南,南接貴州,北通重慶和湖北,為渝鄂湘黔幾省交界的中心地帶,歷史上從清朝開始,就形成了牛的交易市場,而方圓200公里服務內無大城市依托,五大金融中心市場輻射,這種地理優勢是其他周邊縣市所不具有的。秀山縣與周邊直接相鄰的縣有:重慶的酉陽縣,貴州的松桃縣、沿河縣、印江縣,湖南省的花垣縣、保靖縣、龍山縣;這七個縣與秀山縣一起,形成了以秀山縣為中心的核心經濟圈,在這個經濟圈內,其覆蓋面積為20 910KM2,覆蓋面積相當于整個重慶市面積的24.5%。外圍經濟圈來看,秀山縣可以輻射到這個武陵山區,被輻射的縣市包括重慶市的石柱縣、彭水縣、黔江區、南川縣、武隆縣、豐都縣和涪陵區;湖南省的桑植縣、永順縣、吉首市、大庸縣、蘆溪縣、鳳凰縣、古丈縣、新晃縣、芷江縣、麻陽縣、石門縣、慈利縣、桃源鄉、阮陵縣、懷化市和辰溪縣;湖北省的宜恩縣、咸豐縣、巴東縣、利川縣、鶴峰縣、建始縣、來鳳縣和恩施市;貴州省的德江縣、思南縣、江口縣、銅仁地區、石阡縣、岑鞏縣、鎮遠縣、施秉縣、三穗縣、黃平縣和玉屏縣,共43個縣市,覆蓋面積達108 885KM2,面積相當于重慶市的1.32倍。歷史上,秀山縣便是周邊物流、人流、資金的集散地,現今,其仍然是秀山縣建設民族地區金融示范區的基礎。
秀山縣作為渝東南翼的頂端,屬于重慶市“一圈兩翼”戰略的一部分。秀山縣的發展剛剛起步,還有很多事業需要發展,大量資源尚未開發,其發展潛力巨大,秀山縣作為全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之一,其4個招商分局,完善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項目已達235個,實際到位資金已達33.89達億元,有6個企業總部(分部)落戶秀山。秀山縣的交通便利,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國道、省道穿過或經過,中心鄉鎮通有柏油道路,秀山縣有備用機場可啟用,電話、寬帶通信已到達村級,“一城兩園”建設已完成大半,金融一條街已準備規劃,通過優厚的待遇,吸引全國高級金融專門人才來秀,幫助建設金融示范區,隨著“十二五”金融規劃實施,秀山縣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體系將初步搭建完成,將更有利于金融示范區的建設。
三、劣勢
(一)金融系統自身還未構成完整體系
秀山縣金融機構體系不完備,秀山縣現有金融機構只有銀行機構和保險機構,缺乏證券機構,服務于金融業的中介機構單調,保險機構資產規模遠遠低于銀行機構,保險機構的人員配備還不到位;金融市場基本上還沒有構建,基本上沒有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票據貼現交易市場比較狹窄,缺乏資金拆借市場,短期債券市場、回購市場等,缺乏股票市場和長期債券市場及基金市場;大量資金沒有對經濟發展項目進行配備,存款增長主要是企業貸款派生存款,居民儲蓄增長緩慢,貸款增長主要是政府主導類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市場項目的融資發放不多。
雖然,人民銀行已著手征信體系建設,但社會信用中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沒有統一的以信用征集、調查、評價和公證為內容的信用制度。信用中介體系的缺位,標志著信用制度存在著很大的缺陷。這種缺位,增加了交易成本,影響了經濟的有序順暢運轉,也是三角債叢生、中小企業貸款困難和個人大額消費信貸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秀山縣金融工具不多,金融創新能力弱,業務品種單一。各金融機構業務同構現象較為嚴重。不同銀行提供的服務大同小異,缺乏特色。銀行業務仍主要集中于資產負債業務,中間業務規模偏小,衍生金融業務、證券業務還沒有開展起來;各家保險公司的單一險種規模過大,風險過于集中。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狹窄。
(二)屬于貧困落后地區
秀山縣是民族地區國家級貧困縣,為全國592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2011年,全縣人口65.06萬人,戶籍戶數21.15萬戶,而秀山縣低收入人口共6.68萬人、1.72萬戶,各占全縣人口總數的10.27%,占全縣戶籍戶頭比例為8.13%。全縣扶貧開發集中在四個片區,即太陽山片區、川河蓋片區、平陽蓋片區和八面山片區。這些地區遠離縣城,金融業發展難度相對要大,銀行網點的建設成本高,虧損的可能性比較大,保險市場開拓難度大,證券市場的發展幾乎不可能,各種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都不太到位,屬于資金凈投入區。
(三)周邊地區相互競爭
由上頁表4可知,2011年,秀山縣存款余額為78億元,在渝東南翼各縣中排名第6,黔江區和石柱縣分別為第1名和第2名,其存款余額占渝東南翼存款總額的14.9%,尚不足1/6,貸款余額為60億元,其貸款余額在渝東南翼各縣中排名第4,武隆縣和彭水縣分別為第1名和第2名,占渝東南翼貸款總額的15.67%,尚不足1/6。顯然,目前秀山縣的金融發展要與之競爭并要超過的重慶市渝東南翼還有3~5個縣,其在渝東南六縣中優勢不明顯。
由表5可知,2011年,秀山縣存款余額為78億元,在周邊8縣中排名第2,秀山縣和酉陽縣分別為第2名和第1名,其存款余額占周邊8縣存款總額的17.71%,超過1/8,貸款余額為60億元,其貸款余額在周邊8縣中排名第1,秀山縣和酉陽縣分別為第1名和第2名,占周邊8縣貸款總額的27.62%,超過2/8。顯然,秀山縣的金融水平就貸款而言處于第一位,目前秀山縣的金融發展需要超越的縣是酉陽縣,對秀山縣來說,在周邊8縣中必須超過酉陽縣才能居于首位。
(四)金融文化水平比較低
秀山縣缺乏高層次人才,整體文化水平不算高,尤其廣大農村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對金融知識的認識比較淺,存在農民對金融機構、金融工具不了解,甚至存在自己儲存現金,不存入銀行的現象,邊遠鄉鎮接受金融教育、培訓的機會比較少,對現代的電子金融、電子貨幣和信用卡、自助設備、網絡銀行等現代金融手段和設備不熟悉,參加農業保險、人壽保險、財產保險等更是不愿涉及,認為這是白白送錢給保險機構,中小學校教材中的金融知識介紹比較少,而只側重于文字和理論,對人民幣的了解不透徹。
四、機遇
(一)西部大開發戰略推出
1999年6月17日,江澤民總書記發出西部大開發的號令,同年11月中央召開經濟工作會議時,已正式啟動和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2006年12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
2010年7月5—6日,國務院召開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會議強調: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任務,西部大開發在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居于優先地位,要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為龍頭,大力發展農牧業、現代工業和服務業。
“十二五”是重慶市縱深推進西部大開發的五年,要使重慶市綜合經濟實力上一個大臺階,要改變重慶市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秀山縣作為重慶市渝東南翼的最東南端,作為西南民族地區自治縣,作為重慶市直轄縣,作為渝、鄂、湘、黔四省交界的物流、人口流、資金流的中心地帶,作為武陵山經濟圈的腹地,面臨著建設金融示范區的重大機遇。
(三)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設
2005年12月召開的“重慶發展論壇·05中國西部金融論壇”上,重慶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將重慶市建成“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并將其作為“十一五”規劃的金融發展目標。2007年4月的重慶市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到2015年將重慶市建設成為“長江上游金融中心”。重慶市的“314”部署也明確了建設長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定位。
目前,重慶已建成中國西部重要的離岸金融中心和國際金融結算中心,金融業占GDP比重提高到6.1%,居全國各城市第四位,不良資產率僅1%左右,位居全國前三。擁有銀行、證券、保險和各類金融中介服務等功能互補的金融組織體系,金融機構數量為西部各地之首。重慶已經有四十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11家外資銀行機構,重慶市境內上市公司30家[2],重慶市已建成金融資產交易所、藥交所,并成為全國第三大路演中心。重慶市成為“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必將為秀山縣金融示范區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將可以從人力、財力、技術、管理等多方面提供支援。
(四)重慶市作為城鄉統籌試驗區
200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重慶市和成都市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發改經體[2007]1248號),重慶是唯一一個城鄉統籌的直轄市,中國兩大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
2009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要求加快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把重慶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秀山縣的城鄉統籌必然要求其金融體系的支持,如果秀山縣能抓住這個機遇,大力發展武陵山區金融,完善金融體系,加大農村金融改革,加大金融市場建設力度,實行金融創新,秀山縣金融業發展的前途遠大。
(五)重慶市“兩翼”萬元增收工程實施
重慶發展的短板在“兩翼”,“兩翼”發展的難點在農村,農村發展的癥結在農民收入太低。“兩翼”農戶的萬元增收要求金融提供積極的支持,來完成重慶市的整體發展計劃。秀山縣必然要求發展農村金融體系。
(六)國家金融改革發展要求
國家“十五”規劃的主要任務是解決了國有金融機構的“體制改革”問題。國家“十一五”規劃的主要任務是解決了“產品創新”問題。國家“十二五”時期的金融改革與發展,根據中央的安排,應該著力推動“體系完善”。“十二五”時期要不失時機地將金融改革、開放和發展工作的重心從微觀層次的金融“改革”轉向宏觀層次的金融“發展”,即從健全國有金融機構的微觀體制、創新金融產品等轉移到健全國家整體金融體系、完善金融服務功能等方面來。
相對于秀山縣來說,從健全國有金融機構的微觀體制、創新金融產品、建立健全縣域整體金融體系、完善金融服務功能等方面的任務都需要完成。
五、挑戰
(一)農村金融發展
秀山縣的縣城金融發展形勢比較好,但農村金融還存在不少問題。雖然縣農村金融在制度建設、體系構建和功能完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金融抑制的現象依然存在,并成為農村金融狀況的鮮明特點。農村金融處于較為嚴重的抑制狀態和被邊緣化境地,農村金融體系尚未健全,農村金融組織功能不夠完善,農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滿足,農村金融服務不到位。因此我們應重點對農村金融發展滯后的原因進行剖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構建多元競爭、功能互補、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農村金融體系。鼓勵金融機構向農村發展,鼓勵農村民間金融的建立,金融資源和服務需要向農村作一定的傾斜。
(二)金融體系的制度建設和規范
金融機構入駐后,集聚了眾多的金融機構,建設了金融市場后,金融市場的運行管理,金融信息的傳遞和規范、金融工具的創設,如何規范和監管,需要制定一整套的金融制度和規范,如何防范金融風險等都需要大量的勞動。
總之,秀山縣的經濟實力、金融實力、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區位條件已基本滿足建立示范縣的要求。建設民族地區金融示范縣是可行的,但要積極爭取國家金融管理當局、國家民委、重慶市對示范縣的大量支持,并克服困難,經過一定時間,實現民族示范縣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 任淮秀,汪濤.投資經濟學:第3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 愛新覺羅·毓鳴.重慶[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2814.htm,2012-12-01.
Abstract:Using SWOT analytic method,this article analyzes on constructing a financial representative county of minority in Xiushan.By analyses on the four fields of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constructing a financial representative county of minority in Xiushan.
Key words:Xiushan;financial representative county of minority;SWOT analysis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