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部隊要能打仗、打勝仗,離不開有良好身心素質的官兵。有專家指出,心理問題已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和世界性難題。特殊的軍營生活和多樣化軍事任務,更容易誘發官兵心理問題,個別嚴重的甚至發生輕生自殺現象。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促進官兵身心健康,已成為思想政治工作越來越現實的問題。
一、心理問題已成為影響官兵成長、部隊建設的重要因素,必須提高思想認識,積極應對,主動作為
官兵自殺事件雖屬個別問題,但官兵的心理問題已成為部隊建設不容回避的重大現實問題,心理服務工作已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一是變被動抓為主動抓。切實改變一些單位對心理服務工作“沒有問題不去抓、有了問題不會抓、出了問題被迫抓”的被動局面,轉變觀念,積極作為,真正把心理服務工作作為黨委支部的議事內容,干部骨干的應盡職責,日常教育管理的必要環節。二是變隨意抓為常態抓。切實改變心理服務工作忽冷忽熱、時緊時松、隨意性大的現象,像預防感冒發燒、預防訓練傷一樣,抓好心理服務工作,使之成為一項日常性、基礎性、長期性工作,得到常態落實。三是變少數人抓為全員抓。切實改變心理服務工作依靠政治干部、心理咨詢師等少數人員單打獨斗的做法,發動大家一起來做,人人都當心理服務信息員、疏導員、小教員。
二、心理問題難掌握、難排查、難解決,必須把握特點規律,掌握心理服務工作的主動權
當前,基層普遍反映心理服務有“三難”:情況難掌握。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官兵對心理健康標準不清楚,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心理問題;絕大部分官兵認為心理問題是個人隱私,羞于啟齒。隱患難排查。心理問題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潛藏性,出于種種顧慮,官兵普遍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實心理。半數官兵把心理問題看成是精神疾病,認為不光彩。問題難解決。心理問題一般都是由現實問題誘發的,只要現實問題仍存在,心理問題就很難得到有效解決。做好心理服務工作,要助于研究把握特點規律,因勢利導、對癥下藥。一是在對象上,不僅要關注新兵,也要關注老兵和士官、干部;不僅要關注性格沖動、脾氣暴躁的人員,也要關注性格內向、精神抑郁的官兵;不僅要關注經歷坎坷、發揮受挫的官兵,也要關注領導器重、發展順利的官兵;不僅要關注傳統意義上的“個別人”“重點人”,也要關注那些容易被忽視的“放心人”“老實人”。如那些不喜外出、不打電話、不亂消費、不常違紀,是傳統意義上的“中不溜”戰士,往往容易被忽視,出了事才大吃一驚。二是在時機上,既要關注個人發展受挫、家庭變故、身患疾病、婚戀矛盾等敏感時期,又要關注日常細枝末節,從飲食、睡眠、情緒、語言等捕捉信息;既要關注新兵入伍、士官轉改、干部調整前后,也要關注任務轉換、環境變化、崗位調整時期。一些出現問題的官兵就是正處于崗位調整適應期,時間上有一定的規律性。三是在手段上,運用專業技術手段是必要的。但對基層而言,更重要、更有效的還是做好經常性思想工作,廣泛開展談心交心、“雙四有”等活動,豐富基層文化生活,營造和諧團結、催人奮進的人際環境。
三、心理服務工作落實難、難落實,必須健全制度機制,規范抓、科學抓
當前,基層單位心理服務工作落實難、難落實,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必須健全完善制度機制,狠抓終端落實,使心理問題遠離官兵。一是心理監測分析要注重科學化。結合新兵入伍、人員調整等時機,對官兵進行心理測試,建立心理檔案;把心理預測與行為考察結合起來,從家庭環境、個人經歷、所受教育等方面分析性格成因;定期開展心理形勢分析,搞好心理風險評估。對患有心理疾患的官兵,要落實心理骨干、黨員、干部“三包一”制度和離槍、離彈、離重要崗位的要求,確保不發生問題。二是心理咨詢疏導要注重常態化。堅持定點咨詢與巡回咨詢相結合、平時普遍咨詢與特殊時期重點咨詢相結合、面對面咨詢與網絡在線、電話咨詢相結合,促進心理咨詢疏導工作常態化落實。要依托電話、網絡開展“背靠背”咨詢疏導,掌握官兵心理變化的真實情況;要注意保護官兵隱私,讓官兵愿意把心理問題說出來;要定期開展心理宣泄活動,讓官兵釋放心理壓力;心理咨詢師走出心理咨詢室,主動靠上去做心理咨詢疏導工作。三是心理教育訓練要注重系統化。把心理教育訓練納入部隊教育訓練總體范疇,統一安排部署,統一組織實施,經常抓、反復抓、長期抓。特別是心理行為訓練,出于安全考慮,目前普遍落實不夠好,需要加以改進。四是心理關愛幫助要注重立體化。開展心理服務不能單靠部隊的力量,也不能單靠家庭的力量,更不能完全依賴醫院、心理醫生,必須上下聯動、軍地協作、多方共管。要構建團有心理醫生、營有心理咨詢師、連有心理骨干的三級縱向網絡,部隊、家庭、醫院共管的三方橫向網絡,全方位實施心理服務。
四、心理服務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搞好組織保障,確保取得實效
心理服務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教育、訓練、衛生、保障等子系統,涉及作訓、宣傳、群聯、衛生等部門,需要發揮整體合力,協調組織保障。一是以堅強的組織領導為保證。從各部門內部看,負責心理服務的干部均為兼職,工作職責不清、能力素質不強;從各部門之間看,心理教育疏導、心理行為訓練、心理健康維護、心理疾病防治等工作交叉重疊,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各自為政。必須理順關系、統籌力量、整合資源、形成合力。二是以過硬的人才隊伍為支撐。基層心理服務骨干隊伍組織不夠健全、能力素質偏弱、專業人才缺乏、工作動力不足。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鼓勵干部報考國家心理咨詢師,建立一支專兼結合、業務精通、素質全面的心理服務人才隊伍;要把心理服務知識技能納入各級各類集訓活動,使基層干部骨干都具備開展心理服務工作的能力。三是以必要的基礎設施為保障。要樹立心理服務“值得投入、必須投入、大力投入”的理念,建好用好心理行為訓練場、心理咨詢室、心理宣泄室等基本場所建設,購置配備必要的心理檢測器材、設備,為心理服務工作提供有力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