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源+成力為
摘 要:利用創業板上市的290個企業2007—2010年的企業數據,統計分析這些企業研發投入的分布特征,如行業分布、地區分布以及研發投入的集中度情況。統計結果分析表明:從整體來看,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研發投入總量逐年增加,對研發創新越來越重視,但相對于銷售收入的研發投入強度增長有限;從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業的數量和研發投入總量占比最大,而社會服務業和采掘業的研發投入強度最高;從地區分布來看,東部地區研發投入總量以及研發強度均最高;從企業年限看,企業年齡三年以下的企業年限短上市快,技術水平高,研發投入也強。
關鍵詞:創業板;研發投入;分布特征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0-0104-04
一、引言
中國從總體上看企業的研發投入低下,原因在于研發需要的投入大,收效慢,需要長期投資,短期內研發的新成果轉化為產品得到利潤很難,而中國的企業大都屬于利益驅動型,另外代理問題等的存在,使得很多企業放棄了利用研發新產品新工藝所能帶來的增值空間。
雖然改革開發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長迅猛,但中國大部分產業處于產業鏈低端,中國近年來主張建設自主創新型國家,創新能夠從根本上推動一個國家的前進和發展。路風和慕玲[1]認為提升自主創新最主要的是要提升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從趙立雨和師萍[2]也可以看出企業是最大的研發部門。目前國內外對于企業的研發投入的研究日益廣泛,然而創業板上市企業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最集中的優質企業,目前對他們的研究卻少之甚少。
趙立雨和師[2]統計了中國1998—2007年的總體研發投入情況來測度中國研發投入的有效性,數據顯示雖然中國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一直在不斷上升,但這一比率始終小于2%,而絕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大于2%。尹志鋒和陳明(2011)[3]分析全球前2 000家企業研發投入數據考察了這些企業研發投入的基本特征,結果發現研發具有產業異質性,并且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相比中型企業具有較高的研發強度和研發增長率。郭研和劉一博[4]分析影響高科技企業研發的主要因素,民營中小企業研發動力最強,而國有控股的高科技企業獲得更多的政府資金支持但研發績效最低。高科技企業的規模對研發投入密度具有顯著的負效應,規模越大的高科技企業研發投入占收入的比例越低(Ming-Liang等,2010)[5]。
本文運用2007—2010年中國創業板上市企業數據,對研發投入的分布特征進行系統地描述性統計,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二、描述性統計分析
參與研發活動的企業在逐年增加,2009年、2010年相繼突破50%,相比其他上市公司的研究結果顯示出創業板的企業更加注重研究開發階段。研發費用也在逐年攀升,有2008年的接近9個億上漲到2010年的22個億。這不僅得益于中國對于建設自主創新型國家的政策,也得益于2009年創業板的正式啟動。
但銷售收入的增長比例更高,以至于2009年的研發投入強度要大于2010年,這也從側面顯示出研發投入對于企業發展產生的影響很大,能大幅度提高收入,另一方面,研發投入需要更多的設備等支持,固定資產的上漲幅度也很大。并且2009年創業板上市對于很多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和營業收入也有很大的影響。2009年與2010年的研發投入強度相差很小,總體來看相較于2008年創業板的企業整體研發投入在不斷地增強。
(二)創業板企業研發的投入行業分布和地區分布
三、主要結論及建議
本文通過統計和分析創業板290個企業研發投入的行業、區域、年限以及集中度的分布情況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創業板的企業中進行研發投入的企業比例均在40%~50%左右,相比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上萬個大樣本所得出的10%左右的數據來看,創業板企業非常注重研發投入,以技術創新帶動企業發展;第二,從行業角度看,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業的企業數量占比達到80%以上,如制藥、軟件信息等高科技企業占比很大,如此之外,社會服務業和采掘業的研發強度最高均超過3%,社會服務業以國有企業居多,國家政策為建設自主創新型國家對國有企業的研發投入更加支持,而采掘業研發投入對于資金需求量很大,于是統計的研發強度相對較高;第三,從區域分布情況看,東部企業個數占到80%以上,中西部20個省的上市企業還不到20%,研發投入強度也相比東部區域小;第四,成長年齡只有3年以及3年以下的企業研發強度相對高,企業的成立年限短,技術水平高,研發投入較強。
通過上述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對企業提出以下建議:第一,接近2/3的創業板上市企業沒有研發投入,而有研發投入的企業其研發投入的資金也相對較少,上市后融到的資金應更多地應用于研發投入方面,來提高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術水平。第二,信息技術業和制造業雖然研發投入總量最高,但研發投入強度明顯落后,對于其中眾多的高科技企業,應積極研發具有高精尖的技術產品。第三,隨著企業年齡的增長,企業從高速成長階段進入成熟期階段,成熟期的企業應更加注重研發投入,通過創新來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避免進入衰退期。此外,在國家政策方面,中國應加大對于中西部20個省的新興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使更多符合條件的中西部地區企業優先上市融資,從而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路風,慕玲.本土創新、能力發展和競爭優勢[J].管理世界,2003,(12):57-82.
[2] 趙立雨,師萍.對中國研發投入有效性的測度[J].統計與決策,2010,(9):71-73.
[3] 尹志鋒,陳明.大型研發企業的研發投入分析——基于全球前2000家企業研發投入數據[J].當代經濟管理,2011,(5):22-27.
[4] 郭研,劉一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與研發績效[J].經濟科學,2011,(2):117-128.
[5] Ming-Liang.R&D intensity,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hresholdl[J].Applied Economics,2010,(42):389-401.
Abstract:Through data of GEM from 2007 to 2010,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of R & D investment.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R&D investment of GEM increased year by year,but compared to sales revenue R&D intensity limited growth.R&D investment in manufacturing and IT industry was the largest.R&D intensity in social services and extractive industries was the highest.R&D investment in eastern region was the highest.Enterprises of the age below three years appear on the market were early,high technical level and R&D investment were stronger.
Key words:GEM;R&D investment;distribution
[責任編輯 吳明宇]endprint
摘 要:利用創業板上市的290個企業2007—2010年的企業數據,統計分析這些企業研發投入的分布特征,如行業分布、地區分布以及研發投入的集中度情況。統計結果分析表明:從整體來看,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研發投入總量逐年增加,對研發創新越來越重視,但相對于銷售收入的研發投入強度增長有限;從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業的數量和研發投入總量占比最大,而社會服務業和采掘業的研發投入強度最高;從地區分布來看,東部地區研發投入總量以及研發強度均最高;從企業年限看,企業年齡三年以下的企業年限短上市快,技術水平高,研發投入也強。
關鍵詞:創業板;研發投入;分布特征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0-0104-04
一、引言
中國從總體上看企業的研發投入低下,原因在于研發需要的投入大,收效慢,需要長期投資,短期內研發的新成果轉化為產品得到利潤很難,而中國的企業大都屬于利益驅動型,另外代理問題等的存在,使得很多企業放棄了利用研發新產品新工藝所能帶來的增值空間。
雖然改革開發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長迅猛,但中國大部分產業處于產業鏈低端,中國近年來主張建設自主創新型國家,創新能夠從根本上推動一個國家的前進和發展。路風和慕玲[1]認為提升自主創新最主要的是要提升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從趙立雨和師萍[2]也可以看出企業是最大的研發部門。目前國內外對于企業的研發投入的研究日益廣泛,然而創業板上市企業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最集中的優質企業,目前對他們的研究卻少之甚少。
趙立雨和師[2]統計了中國1998—2007年的總體研發投入情況來測度中國研發投入的有效性,數據顯示雖然中國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一直在不斷上升,但這一比率始終小于2%,而絕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大于2%。尹志鋒和陳明(2011)[3]分析全球前2 000家企業研發投入數據考察了這些企業研發投入的基本特征,結果發現研發具有產業異質性,并且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相比中型企業具有較高的研發強度和研發增長率。郭研和劉一博[4]分析影響高科技企業研發的主要因素,民營中小企業研發動力最強,而國有控股的高科技企業獲得更多的政府資金支持但研發績效最低。高科技企業的規模對研發投入密度具有顯著的負效應,規模越大的高科技企業研發投入占收入的比例越低(Ming-Liang等,2010)[5]。
本文運用2007—2010年中國創業板上市企業數據,對研發投入的分布特征進行系統地描述性統計,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二、描述性統計分析
參與研發活動的企業在逐年增加,2009年、2010年相繼突破50%,相比其他上市公司的研究結果顯示出創業板的企業更加注重研究開發階段。研發費用也在逐年攀升,有2008年的接近9個億上漲到2010年的22個億。這不僅得益于中國對于建設自主創新型國家的政策,也得益于2009年創業板的正式啟動。
但銷售收入的增長比例更高,以至于2009年的研發投入強度要大于2010年,這也從側面顯示出研發投入對于企業發展產生的影響很大,能大幅度提高收入,另一方面,研發投入需要更多的設備等支持,固定資產的上漲幅度也很大。并且2009年創業板上市對于很多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和營業收入也有很大的影響。2009年與2010年的研發投入強度相差很小,總體來看相較于2008年創業板的企業整體研發投入在不斷地增強。
(二)創業板企業研發的投入行業分布和地區分布
三、主要結論及建議
本文通過統計和分析創業板290個企業研發投入的行業、區域、年限以及集中度的分布情況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創業板的企業中進行研發投入的企業比例均在40%~50%左右,相比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上萬個大樣本所得出的10%左右的數據來看,創業板企業非常注重研發投入,以技術創新帶動企業發展;第二,從行業角度看,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業的企業數量占比達到80%以上,如制藥、軟件信息等高科技企業占比很大,如此之外,社會服務業和采掘業的研發強度最高均超過3%,社會服務業以國有企業居多,國家政策為建設自主創新型國家對國有企業的研發投入更加支持,而采掘業研發投入對于資金需求量很大,于是統計的研發強度相對較高;第三,從區域分布情況看,東部企業個數占到80%以上,中西部20個省的上市企業還不到20%,研發投入強度也相比東部區域小;第四,成長年齡只有3年以及3年以下的企業研發強度相對高,企業的成立年限短,技術水平高,研發投入較強。
通過上述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對企業提出以下建議:第一,接近2/3的創業板上市企業沒有研發投入,而有研發投入的企業其研發投入的資金也相對較少,上市后融到的資金應更多地應用于研發投入方面,來提高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術水平。第二,信息技術業和制造業雖然研發投入總量最高,但研發投入強度明顯落后,對于其中眾多的高科技企業,應積極研發具有高精尖的技術產品。第三,隨著企業年齡的增長,企業從高速成長階段進入成熟期階段,成熟期的企業應更加注重研發投入,通過創新來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避免進入衰退期。此外,在國家政策方面,中國應加大對于中西部20個省的新興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使更多符合條件的中西部地區企業優先上市融資,從而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路風,慕玲.本土創新、能力發展和競爭優勢[J].管理世界,2003,(12):57-82.
[2] 趙立雨,師萍.對中國研發投入有效性的測度[J].統計與決策,2010,(9):71-73.
[3] 尹志鋒,陳明.大型研發企業的研發投入分析——基于全球前2000家企業研發投入數據[J].當代經濟管理,2011,(5):22-27.
[4] 郭研,劉一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與研發績效[J].經濟科學,2011,(2):117-128.
[5] Ming-Liang.R&D intensity,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hresholdl[J].Applied Economics,2010,(42):389-401.
Abstract:Through data of GEM from 2007 to 2010,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of R & D investment.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R&D investment of GEM increased year by year,but compared to sales revenue R&D intensity limited growth.R&D investment in manufacturing and IT industry was the largest.R&D intensity in social services and extractive industries was the highest.R&D investment in eastern region was the highest.Enterprises of the age below three years appear on the market were early,high technical level and R&D investment were stronger.
Key words:GEM;R&D investment;distribution
[責任編輯 吳明宇]endprint
摘 要:利用創業板上市的290個企業2007—2010年的企業數據,統計分析這些企業研發投入的分布特征,如行業分布、地區分布以及研發投入的集中度情況。統計結果分析表明:從整體來看,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研發投入總量逐年增加,對研發創新越來越重視,但相對于銷售收入的研發投入強度增長有限;從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業的數量和研發投入總量占比最大,而社會服務業和采掘業的研發投入強度最高;從地區分布來看,東部地區研發投入總量以及研發強度均最高;從企業年限看,企業年齡三年以下的企業年限短上市快,技術水平高,研發投入也強。
關鍵詞:創業板;研發投入;分布特征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0-0104-04
一、引言
中國從總體上看企業的研發投入低下,原因在于研發需要的投入大,收效慢,需要長期投資,短期內研發的新成果轉化為產品得到利潤很難,而中國的企業大都屬于利益驅動型,另外代理問題等的存在,使得很多企業放棄了利用研發新產品新工藝所能帶來的增值空間。
雖然改革開發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長迅猛,但中國大部分產業處于產業鏈低端,中國近年來主張建設自主創新型國家,創新能夠從根本上推動一個國家的前進和發展。路風和慕玲[1]認為提升自主創新最主要的是要提升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從趙立雨和師萍[2]也可以看出企業是最大的研發部門。目前國內外對于企業的研發投入的研究日益廣泛,然而創業板上市企業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最集中的優質企業,目前對他們的研究卻少之甚少。
趙立雨和師[2]統計了中國1998—2007年的總體研發投入情況來測度中國研發投入的有效性,數據顯示雖然中國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一直在不斷上升,但這一比率始終小于2%,而絕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大于2%。尹志鋒和陳明(2011)[3]分析全球前2 000家企業研發投入數據考察了這些企業研發投入的基本特征,結果發現研發具有產業異質性,并且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相比中型企業具有較高的研發強度和研發增長率。郭研和劉一博[4]分析影響高科技企業研發的主要因素,民營中小企業研發動力最強,而國有控股的高科技企業獲得更多的政府資金支持但研發績效最低。高科技企業的規模對研發投入密度具有顯著的負效應,規模越大的高科技企業研發投入占收入的比例越低(Ming-Liang等,2010)[5]。
本文運用2007—2010年中國創業板上市企業數據,對研發投入的分布特征進行系統地描述性統計,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二、描述性統計分析
參與研發活動的企業在逐年增加,2009年、2010年相繼突破50%,相比其他上市公司的研究結果顯示出創業板的企業更加注重研究開發階段。研發費用也在逐年攀升,有2008年的接近9個億上漲到2010年的22個億。這不僅得益于中國對于建設自主創新型國家的政策,也得益于2009年創業板的正式啟動。
但銷售收入的增長比例更高,以至于2009年的研發投入強度要大于2010年,這也從側面顯示出研發投入對于企業發展產生的影響很大,能大幅度提高收入,另一方面,研發投入需要更多的設備等支持,固定資產的上漲幅度也很大。并且2009年創業板上市對于很多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和營業收入也有很大的影響。2009年與2010年的研發投入強度相差很小,總體來看相較于2008年創業板的企業整體研發投入在不斷地增強。
(二)創業板企業研發的投入行業分布和地區分布
三、主要結論及建議
本文通過統計和分析創業板290個企業研發投入的行業、區域、年限以及集中度的分布情況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創業板的企業中進行研發投入的企業比例均在40%~50%左右,相比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上萬個大樣本所得出的10%左右的數據來看,創業板企業非常注重研發投入,以技術創新帶動企業發展;第二,從行業角度看,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業的企業數量占比達到80%以上,如制藥、軟件信息等高科技企業占比很大,如此之外,社會服務業和采掘業的研發強度最高均超過3%,社會服務業以國有企業居多,國家政策為建設自主創新型國家對國有企業的研發投入更加支持,而采掘業研發投入對于資金需求量很大,于是統計的研發強度相對較高;第三,從區域分布情況看,東部企業個數占到80%以上,中西部20個省的上市企業還不到20%,研發投入強度也相比東部區域小;第四,成長年齡只有3年以及3年以下的企業研發強度相對高,企業的成立年限短,技術水平高,研發投入較強。
通過上述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對企業提出以下建議:第一,接近2/3的創業板上市企業沒有研發投入,而有研發投入的企業其研發投入的資金也相對較少,上市后融到的資金應更多地應用于研發投入方面,來提高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術水平。第二,信息技術業和制造業雖然研發投入總量最高,但研發投入強度明顯落后,對于其中眾多的高科技企業,應積極研發具有高精尖的技術產品。第三,隨著企業年齡的增長,企業從高速成長階段進入成熟期階段,成熟期的企業應更加注重研發投入,通過創新來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避免進入衰退期。此外,在國家政策方面,中國應加大對于中西部20個省的新興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使更多符合條件的中西部地區企業優先上市融資,從而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路風,慕玲.本土創新、能力發展和競爭優勢[J].管理世界,2003,(12):57-82.
[2] 趙立雨,師萍.對中國研發投入有效性的測度[J].統計與決策,2010,(9):71-73.
[3] 尹志鋒,陳明.大型研發企業的研發投入分析——基于全球前2000家企業研發投入數據[J].當代經濟管理,2011,(5):22-27.
[4] 郭研,劉一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與研發績效[J].經濟科學,2011,(2):117-128.
[5] Ming-Liang.R&D intensity,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hresholdl[J].Applied Economics,2010,(42):389-401.
Abstract:Through data of GEM from 2007 to 2010,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of R & D investment.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R&D investment of GEM increased year by year,but compared to sales revenue R&D intensity limited growth.R&D investment in manufacturing and IT industry was the largest.R&D intensity in social services and extractive industries was the highest.R&D investment in eastern region was the highest.Enterprises of the age below three years appear on the market were early,high technical level and R&D investment were stronger.
Key words:GEM;R&D investment;distribution
[責任編輯 吳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