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麗娜
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出版業,科技圖書策劃編輯應在變化中尋求發展,從點滴的變化中尋找思路、挖掘選題,只有真正做到以變應變,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出版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如何在變化中求發展,筆者以為,應善于發現變化、積極適應變化、主動服務變化。
善于發現變化
作為科技圖書的策劃編輯,要善于發現變化、用心去發現變化,從而在點滴變化中尋找思路、挖掘選題。筆者以為應重點關注兩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政策層面的變化。政策層面的變化主要包括組織機構的變化,政府或行業新的政策、法規、條文的出臺以及原有政策、法規、條文的變更。作為科技圖書的策劃編輯要密切關注本行業相關的新聞報道、與行業主管部門保持緊密聯系,及時了解本行業的變化,以這些變化為基點,策劃新的選題。例如,鐵路旅客意外傷害強制保險的取消導致鐵路旅客票價全面調整,旅客票價調整直接的影響是原有的《鐵路旅客票價表》必須重新出版,間接的影響是與票價有密切關系的客運業務實作方面的書應根據新票價積極組織再版,涉及票價問題的書在重印時都應對此部分內容進行更改。
二是技術層面的變化。技術層面的變化主要是指技術、設備的更新帶來的變化。了解技術層面的變化就要求策劃編輯與技術開發單位和新技術、新產品的一線使用者有良好的溝通渠道,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出版的圖書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切實地服務讀者。例如,高速鐵路的開通運營,大量新設備、新技術的投入使用,使得現場急需指導高速鐵路相關業務的圖書,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滿足現場需要,中國鐵道出版社組織策劃了《高速鐵路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培訓教材》,全套教材涵蓋了行車組織、客運、機務、動車組、供電、工務、信號、通信等鐵路主流專業,這套教材的出版對提高高速鐵路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保障高速鐵路運營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積極適應變化
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家托馬斯·哈代說過:“人的生命就是不斷地適應再適應”。適應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適應是為了進步和發展。作為科技圖書策劃編輯更應該積極地適應變化,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調整選題策劃方向,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發展,從而贏得市場,在同業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決定撤銷鐵道部,將鐵道部擬訂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并組建國家鐵路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這一機構改革對隸屬于原鐵道部的中國鐵道出版社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原鐵道部統一編制的規章、規范,原鐵道部的統編職工培訓教材都受到影響;部委的合并重組,使得其他出版社也可能介入鐵路相關方向的出版。變化是不可逆轉的,排斥、抵觸只能坐以待斃。這就要求中國鐵道出版社的編輯們盡快調整心態、積極適應變化,轉變原有思路,開拓新的市場,尋找新的選題。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中國鐵道出版社的領導為編輯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充分調動其在各個鐵路局所在地發行分部的積極性,把觸角深入到鐵路基層站段,組織策劃了《北京鐵路局職工崗位應知應會學習手冊》(64種)、《鐵路崗位過冬防寒培訓教材》(14種)、《非正常情況應急處置培訓教材》(17種)等系列圖書,這些圖書的策劃是在對鐵路現場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滿足基層職工的實際需求為立足點,以指導現場實際工作為根本而出版的,圖書出版后深受讀者喜愛。
主動服務變化
當感知變化到來的時候,除了要接納、適應之外,科技圖書策劃編輯還應為推動變化的深入開展服務,將變化轉化為動力。
2013年6月15日鐵路全面實施貨運組織改革,以推動鐵路貨運全面走向市場,努力為全社會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鐵路貨運服務。鐵路走向市場,無論對于鐵路企業還是鐵路職工,這個轉變都是巨大的。作為鐵路圖書的策劃編輯,不僅僅要努力使自己理解、適應這種轉變,還有責任去推動這種轉變。為了使鐵路干部職工深刻理解鐵路改革的重大意義、目標要求,增強鐵路走向市場的堅定性和自覺性,使出版的圖書能夠真正服務于鐵路改革,中國鐵道出版社積極與呼和浩特鐵路局聯系,策劃出版了《鐵路走向市場教育讀本》。這本書的出版,對于廣大鐵路干部職工摒棄“鐵老大”思想,樹立市場意識、效率意識、服務意識,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變化是一種抉擇,優秀的策劃編輯可以在變化中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將變化轉化為發展的動力;變化是一種機遇,優秀的策劃編輯可以牢牢把握機遇,將變化轉化為自身核心競爭力。作為策劃編輯,只有真正地做到以變應變,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出版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作者單位系中國鐵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