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斌
(鄭州大學,河南鄭州 450002)
淺析網絡安全防范與策略
姚斌
(鄭州大學,河南鄭州 450002)
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重視。保障網絡安全問題,可以采取軟硬件保護,病毒防范,網絡訪問限制等一系列措施,為網民營造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保障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網絡安全;網絡安全防范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已滲透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日益加深,與此同時,網絡安全也成為一個亟待重視的嚴峻問題。網絡安全面臨著網絡規模不斷擴大、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傳播網絡病毒、各種操作系統安全漏洞、網民的網絡安全意識薄弱、網絡安全協議及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的安全隱患。
1.1 系統和應用程序漏洞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統是XP或Win7兩種版本。常言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操作系統也不例外,存在著一些漏洞和缺陷,在漏洞的補丁更新之前,這些漏洞往往很容易被黑客所利用。并非只有操作系統漏洞,一些應用程序在設計和開發的過程中也難免會有漏洞,這些漏洞也成了黑客攻擊的對象;一些軟件開發人員為了便于維護而設置的軟件“后門”,也可能成為網絡安全的隱患。
1.2 網絡通信的脆弱性
隨著通訊技術的更新,網絡通信不僅僅依靠有線通信,眼下無線通信技術已登上舞臺,無線通訊介質通常是微波、電磁波、紅外、激光等,無限信號裸露在空氣中極易被竊取或竊聽,當今網絡資源日益廣泛,黑客攻擊的范圍也就越廣泛,ARP攻擊是較常見的網絡攻擊。
1.3 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的發展和變種越來越快,為網絡病毒的廣泛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染性、隱蔽性、潛伏性、破壞性等特點。病毒對系統和應用程序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曾經風靡一時的“熊貓燒香”“U盤病毒”、“ARP病毒”、“文件夾病毒”等病毒發作,就造成很多網民一度恐慌。
1.4 網絡安全制度不健全
網絡安全不僅要依靠有效的安全技術和防范措施,還要采取有效的管理和強有力的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做保護。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凈化網絡環境,規范個人網絡行為,懲治網絡犯罪。
2.1 系統保護
網民應及時安裝各種安全補丁程序,系統補丁可以將病毒或者黑客利用的后門堵死,有效地保護系統,不給入侵者有可乘之機。為了更安全的防范,還可以使用保護卡或者軟件保護對系統進行保護或還原,常用的還原卡有:藍光卡、增霸卡、噢易Free卡等和一系列的軟件保護。通過上述一系列的保護可以避免誤刪誤改導致系統故障。
2.2 數據加密及MAC綁定
(1)數據加密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網絡中傳輸的數據、文件等,保護網絡傳輸數據。加密是運用一種特殊的算法將數據轉變為加密數據,通常使用的加密方式有:鏈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為了確保安全,可將鏈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結合在一起使用。
(2)ARP協議,也就是所說的地址解析協議,主要作用就是網絡地址轉換。ARP協議就是為了獲取目的主機的MAC地址,為了提高通信效率,網絡上的每一臺主機都有一個ARP緩存表。ARP攻擊就是通過偽造IP地址和MAC地址實現ARP欺騙,在網絡中產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網絡阻塞,為此可以進行MAC綁定。如圖。
2.3 病毒防范
最理想的反病毒就是防御,但并不是裝上防病毒軟件就高枕無憂了,要定期查殺病毒,及時升級殺毒軟件,以確保能查殺新的病毒。有了防范措施,還應做到不訪問非法網站,不安裝一些非常規的軟件(避免安裝流氓軟件),不給病毒留入侵的余地。
2.4 完善網絡安全法規,加強網絡監管
可以通過對網絡用戶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建立相應大安全管理機構,不斷完善和加強網絡的立法和執法力度。近些年我國已出臺網絡安全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規。僅僅有了網絡安全法律法規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加強網絡法律的監管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網絡執法隊,使其熟練掌握網絡信息技術、安全技術,能夠在第一時間內查處打擊網絡犯罪,提高執法效率。在這片虛擬的世界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計算機網絡安全是通信技術、密碼技術、病毒防范、信息安全技術的總和。在得益于網絡的同時,網絡上的一些信息也受到了威脅,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綜合各方面因素針對網絡安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應當加強網絡安全管理,不斷提高全民網絡道德水準和網絡安全意識。
[1]關景華,魏斌.探討高校機房網絡安全及管理[J].河南科技,2013,6.
[2]袁津生,吳硯農.計算機網絡安全基礎[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7.
TP393
A
1003-5168(2014)04-0020-01
姚斌(1986.7—),男,漢族,鄭州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