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崗
(河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河南鄭州 450052)
公路遠程供電方案選擇
王武崗
(河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河南鄭州 450052)
結合高速公路設備用電需求,通過對傳統的供電方案與分布式智慧節能供電方案的對比分析,確定高速公路設備的最佳供電方案。同時以12公里高速公路設備供電為例,分別采用傳統10KV供電和分布式智能供電兩種方案進行供電,并對兩種方案進行對比分析。
高速公路;綠色低碳;分布式智能供電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黨的十八大提出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的總要求中,將“綠色發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形勢下,交通運輸部決定開展綠色低碳公路主題性試點工作,進一步推動公路交通的綠色發展、低碳發展。
三門峽至淅川高速公路(以下簡稱三淅高速)作為重要的能源運輸和旅游觀光通道,同時項目施工難度最大、橋隧比高(58.58%),沿線環境敏感度高,具備中部山區高速公路的典型特征。以三淅高速作為綠色低碳試點,通過全方位、全過程貫徹綠色低碳理念,探索綠色低碳公路的建設管理經驗。秉持這一理念,三淅高速不僅將被建成“感知公路”、“數字公路”和“智能公路”,同時還在全線橋梁實施黃光LED霧燈,在跨河橋梁下建設橋面徑流凈化與事故應急系統。為保證這些感知設備、數字設備、智能交通設備、環保設備的有效供電,本文從供電可靠性、維護難易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來確定一種高效可靠的供電方案。
1.1 低壓380V直接供電方案
低壓380V供電系統,即通過變電站低壓配電柜向外場設備直接供電,供電距離一般在4km以內[1]。為了保證長距離供電遠端設備的用電質量,經常會采用增大電纜截面積的辦法。此方法可以提高供電能力,但是也會快速增加電纜成本,具體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低壓380V直接供電方案系統圖
1.1.1 方案優點
(1)供電電纜和設施要求耐壓等級低,較經濟。(2)建設和維護成本較低。(3)設計施工難度適中。
1.1.2 方案不足
(1)傳輸距離短(一般在4km以內),供電能力弱。(2)由于系統內為三相電壓,因此負載端需要三相平衡。(3)電纜成本根據傳輸距離和負載情況變化幅度較大。
1.2 高壓10kV間接供電方案
高壓10kv間接供電方案,從變電所高壓柜引出10kv電壓傳輸至負載較集中的位置,通過變電箱變壓至380V向附近的負載供電。具體方案如圖2所示。

圖2 高壓10kV間接供電方案系統圖
1.2.1 方案優點
(1)傳輸距離遠(一般在10km-14km范圍內)。(2)供電能力強。
1.2.2 方案不足
(1)供電電纜和設備耐壓等級要求高,造價成本高。(2)設計和施工難度較高。(3)由于10kV電壓通過變壓器降壓為380V后,仍需要通過電纜傳輸至附近用電點,因此需要敷設10kV等級和1kV等級兩條電纜,造成電纜重復敷設。(4)負載端需要三相平衡。(5)為保證用戶端不對電網產生影響,需要配置昂貴的隔離變壓器。
1.3 升降壓660V供電方案
660V升降壓供電方案,在變電所設置升壓變壓器,將380V升壓至660V,傳送至負載較集中的位置,再通過降壓變壓器降壓至380V向附近的負載供電。具體方案如圖3所示。

圖3 升降壓660V供電方案系統圖
1.3.1 方案優點
(1)相比10kV供電方案,供電電纜和設備耐壓等級要求降低,較經濟。(2)相比10kV供電方案,設計和施工難度降低。(3)相比380V供電方案,供電距離長,供電能力強。
1.3.2 方案不足
(1)與10kV方案相同,電纜需要重復敷設,負載端需要三相平衡。(2)只適用于中距離(一般在4km-10km)、中等負載容量供電,長距離、大容量供電能力不足。
1.4 風光互補供電方案
風光互補供電方案在風能或太陽能較為充沛的地方比較適用,系統使用中無污染,維護簡便,能源豐富[2]。系統圖如圖4所示。

圖4 風光互補供電方案系統圖
1.4.1 方案優點
(1)系統使用中無污染。(2)無需繁雜布線。(3)能源豐富。(4)維護簡便。
1.4.2 方案不足
(1)供電能力有限,太陽能轉化效率低。(2)使用范圍受限。當地年平均風速大于3.5m/s,同時年度太陽能輻射總量不小于5 000MJ/m2是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推薦使用區。(3)設備造價昂貴。(4)蓄電池壽命極短,維護成本高[3]。(5)太陽能板、蓄電池等設施易被盜。
1.5 分布式智慧節能供電系統
采用三相380V輸入,采用IGBT作為主要功率元件的大功率逆變技術,將三相電轉化為單相電,并通過上端電源柜輸出單相3.3KV(660V~10kV可選)電壓。通過電纜將電力輸送到各用電點。在用電點(一個、多個或串型用電點)再通過下端電源箱將3.3KV電壓轉變為220V電壓向負載供電。具體方案如圖5所示。

圖5 分布式智慧節能供電系統方案圖
1.5.1 方案優點
(1)傳輸距離遠(4~30km)。(2)經濟實用,由于采用單相電壓輸出,可減少電纜芯數,降低電纜造價。(3)單相電壓輸出,負載端無需三相平衡。(4)供電質量穩定,由于采用3.3kV電壓傳輸,線路壓降小,電壓穩定。(5)良好的防雷擊功能。可配備冗余回路,實現容錯設計,可以有效抵御雷擊過電壓。(6)線路電壓可調。根據外場負載設備,可選擇660V~10kV電壓進行傳輸。(7)下端電源箱輸出回路電壓可控、可調。下端電源箱可輸出多個回路,可對每個回路進行開關、調壓操作。(8)上端電源柜可同時接入多路市電,可同時接入柴油發電機等應急發電設備。(9)上端電源柜可配置蓄電池,實現不間斷智能供電和應急供電功能。(10)上端電源柜通過CPU處理模塊將用戶側與電網側隔離,防止用戶側用電對電網的影響,同時防止電網側的浪涌電流對用戶用電設備的沖擊。(11)上端電源柜可對系統進行功率因數補償,有效提高系統功率因數,節省電能。
1.5.2 方案不足
(1)不宜對距離短且成放射狀的設備供電。(2)下端電源箱無法提供三相電源。
根據以上分析,本文對各供電方案的優缺點進行對比,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高速公路供電方案優缺點分析對比表
根據對比表1可知,分布式智慧節能供電更適合于負荷沿高速公路呈帶狀分布,用電設備遠離供電點,且電負荷為單相負荷,如情報板、攝像機、微波車輛檢測器、氣象檢測器等。
以12km高速公路全程監控進行方案對比,監控攝像頭間隔1km,路段內還有門型情報板、F型情報板、超速抓拍、車輛檢測器等設備[4]。
3.1 分布式智慧節能供電

圖6 分布式智慧節能供電系統方案案例圖
3.2 傳統10KV供電方案

圖7 傳統10KV供電方案案例圖
3.3 方案對比分析
傳統10kV供配電系統制造電纜共需用銅9.79噸,智慧節能供電需用銅1.41噸,節約銅比例為85.6%。智慧節能供電也能更好地保證3相負載平衡,較高的功率因數,憑借其較高的智能化程度,能更好地保證電源質量,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表2 供電方案電纜用量對比表
[1]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第二版)[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57-60.
[2]沈輝,曾祖勤.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87-205.
[3](澳)D.A.J.Rand(美)P.T.Moseley閥控式鉛酸蓄電池[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154-264.
[4]河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三淅高速公路西坪至寺灣(豫鄂省界)段機電詳細設計[M].2013:1.
TM76
A
1003-5168(2014)04-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