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鈞 蔡旭姣
楊柳依依春風熏,燕語喃喃冬日暖。初識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黃浦區教育局副局長楊燕,就被她溫婉淡然的氣質所吸引。作為一名常年從事教育事業的女代表,她以特有的細膩、柔和,孜孜以求、傾情履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如何當好人大代表”的命題,贏得了選民的信任和支持。
做人民訴求的代言人
“在人生的長河中,能有這樣一段難得的經歷,成為人民訴求的代言人,享有與人民和國家直接相連的機會,體會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楊燕代表履職手冊的扉頁上有這么一段話,她說這是得知自己當選為人大代表后的第一反映,也是一直激勵自己不斷學習、認真履職的原動力。
作為一名初任代表,她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責任,也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在代表履職方面知識的匱乏。為此,她主動申請參加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代表履職學習班,認真聆聽每一堂課,學習每一門課程,一次次汲取老代表的履職經驗,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了解人大代表的權利和義務,在最短時間內明確了自己的責任與定位,初步掌握了履職必備的基本方法與技巧。在工作之余,她認真自學憲法、地方組織法、代表法、監督法等法律法規和履職資料,不斷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和代表工作常識,并借助市、區人大組織的各類活動,努力向社會、向老代表學習,開闊視野,使自己想問題、看事情能夠站在更深更高的層次,盡快提升自我的履職能力和水平。
發揮專長積極為民履職
“關注熱點難點,進行調查研究,化為代表意見,是我履職的研究型課程,我是來自教育系統的人大代表,關注和思考上海教育事業的發展責無旁貸。”楊燕代表出生在教師家庭,上海師范大學畢業后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之后又走上了教育行政領導崗位,從事教育事業近30年。
在當選為上海市人大代表之后,她的書面意見及建議中有相當多一部分是涉及教育問題的,如合理配備幼兒園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完善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績效工資等。楊燕代表說:“這些年,教育領域的硬件設施已經非常好了,現在更應該關注教育的軟實力提升,拿學前教育來講,保育工作是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的基本條件,但當前上海的保育人員,很多是從社會上招聘的‘40、‘50人員,流動性大、無專業背景、整體素質不高,無法滿足保育基本需求。”如何破解幼兒園班級衛生保育專業崗位缺失的難題?楊燕代表充分發揚了她嚴謹的治學精神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走訪了全市20余家幼兒園進行實地調研,深入研究了幼教領域全國、上海的相關法律政策,經過認真和系統的總結、思考,形成了重視幼兒健康保育、合理配備幼兒園衛生保健專業人員的書面意見,書面意見總共2500多字,從政策法規、現實困難、對策建議等層面論述了加強幼兒園衛生保健隊伍建設的緊迫性、重要性,并提出了有針對性、可操作的合理建議。這份書面意見,得到市人大、市教委的重視,市教委專門下發辦理意見,納入采納解決范疇,正在逐步加以推進。
多方面履職為民服務
“我珍惜每一次調研與履職的機會,因為參加這些活動,有助于我在履職乃至人生征程中慢慢學會胸懷更大度,思考有深度,視野有寬度,思想有遠度。”
熟悉教育領域,卻并不局限于該領域,楊燕代表關注的目光還涉及到很多方面,而這些關注并非僅僅流于表面。她在走訪調研、抽樣問卷、深入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在上海逐步推行“新聞報道”手語同步翻譯的建議,為滿足廣大聽障人士需求、推進城市無障礙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她全程參與了對本市玻璃幕墻的工作調研,視察了本巿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和其他代表一起急群眾之所急,交鋒交流,建言獻策;她參與了對“文化事業發展”專題書面意見辦理和跟蹤辦理工作的督辦檢查,與政府部門正面“交鋒”,出謀劃策共同解決問題;她還與區人大代表一起多次走訪社區,召開選民座談會,零距離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準確傳遞群眾的關注與期盼。
躬耕杏壇盡朝暉,建言獻策為人民。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楊燕說她的履職之路才剛剛起步,在這一段人生長河的難得經歷中,她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更加美麗的笑容,心系教育,傾情履職,為祖國的未來,為上海的未來,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