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忠 (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中醫院口腔科,寧夏青銅峽 751600)
·臨床與轉化醫學·
全鋯冠與氧化鋯全瓷冠在后牙固定修復中的臨床效果比較
孫慶忠 (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中醫院口腔科,寧夏青銅峽 751600)
目的:對牙缺失患者分別進行全鋯冠與氧化鋯全瓷冠后牙固定修復,比較分析全鋯冠與氧化鋯全瓷冠用于修復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3-01/2014-02收治的56例因后牙缺失而需要修復的患者,根據牙齒缺損程度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采用不同材料進行固定修復.其中實驗組29例90顆后牙進行氧化鋯全瓷冠橋修復,對照組27例 87顆后牙進行氧化鋯全鋯冠橋修復,并統一追蹤觀察 1~3年,通過對義齒的邊緣適合性、牙冠外形,牙齦健康情況,是否崩瓷、色澤、破裂等情況進行對比評價.結果:對所有檢查的指標進行比較發現,兩組病例修復效果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邊緣美觀性、密合性及抗折強度方面,采用氧化鋯全鋯冠與氧化鋯全瓷冠橋修復均能夠滿足臨床的要求.
氧化鋯全鋯冠;氧化鋯全瓷冠;后牙固定修復;臨床效果
隨著科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口腔修復材料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對于后牙的修復要求也逐步提高.氧化鋯全瓷材料的出現,能夠滿足患者對后牙修復的需求,已經逐漸廣泛用于后牙部分牙體缺損、變色等病例的修復治療[1].氧化鋯全瓷冠是一種新興的口腔修復材料,其透明度、光澤度及折射率均與牙釉質接近,且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類似金屬,是目前用于牙科治療的強度最高的陶瓷材料[2].由于其生物相容性良好,邊緣密合度較優,并且美學效果絕佳,這使得氧化鋯全瓷修復廣泛運用于后牙固定修復中.尤其對于后牙連續缺損(2顆及以上),缺失間隙較大的病例,固定橋修復已成為常規的修復方式之一[3].
在口腔臨床治療中,后牙固定橋修復是一種常見的修復方式.對于固定橋材料的選擇要求較高,既需要強度高、抗磨耗、堅固耐用,同時也要自然、和諧以及逼真,從而具有美學效果.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氧化鋯陶瓷材料的問世使后牙固定橋的修復有了新的進展,它超強的抗折裂性和韌性徹底解決了后牙全瓷橋修復所面對的挑戰,因此被稱為“陶瓷鋼”[4].但是,氧化鋯陶瓷材料用于口腔臨床治療的時間較短,臨床療效觀察還不足,加之目前的研究樣本量偏少,因此其臨床應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研究采用全鋯冠與氧化鋯全瓷冠對后牙缺失的患者分別進行固定修復,追蹤觀察1~3年,對兩種材料的臨床修復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以下是具體研究內容.
1.1 研究對象 選擇本院 2013-01/2014-02收治的56例因后牙缺失而需要固定修復的患者,根據牙齒缺損程度及缺損處間隙大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采用不同材料進行固定修復.其中實驗組 29例,對照組27例.實驗組中男性18例,女性 11例,年齡34~68(平均56.0±10.3)歲;對照組中男性 19例,女性8例,年齡36~72(平均59.0±11.6)歲.研究對象選擇標準為:①后牙牙體缺損,單獨或連續缺失1~2顆;②缺隙處牙槽黏膜無紅腫現象;③缺損處若有殘根,則殘根必需足夠大,已進行完善的根管治療;④基牙松動度小于Ⅰ度;⑤牙周組織狀況較好,口腔衛生良好;⑥由于全鋯冠橋需要的厚度較小,缺隙處咬合較正常的患者進行氧化鋯全瓷冠橋,而合齦相差3~5 mm者進行氧化鋯全鋯冠橋.實驗組 29例90顆后牙進行氧化鋯全瓷冠橋修復,對照組 27例87顆后牙進行氧化鋯全鋯冠橋修復.
1.2 修復材料 1.2 mm、16 mm高強度纖維,RTD MATCHPOST纖維套裝(法國),賽拉格硅橡膠印膜材(瑞士康特齒科),快干型藻酸鹽印模材(拜爾海琴),德國西諾德公司的氧化鋯全瓷系統,Goldent-GRC排齦線(德國),玻璃離子水門汀粘接劑(日本).
1.3 修復方法 遵循傳統的全瓷冠原則進行兩種基牙預備,制備無角全肩臺(凹孤狀).①氧化鋯全瓷冠基牙預備:進行局部麻醉后,基牙預備方法類似于金屬烤瓷牙預備方法,用排齦線排齦,咬合面磨除1.6~2.0 mm,非咬合面磨除1.0~1.4 mm,近遠中鄰面為1.5 mm;肩臺深度為齦下 0.49 mm,肩臺為凹形(120°),寬度為0.9 mm,咬合聚合度為4~8°,為斜面淺凹形.②全鋯冠基牙預備:咬合面磨除1.0~1.4 mm,非咬合面磨除 1.0~1.2 mm;全肩臺寬度 0.3 mm,深度為齦下0.5~1.0 mm,斜面淺凹形.③如果所選基牙符合標準中的殘根冠,先采用高強度的纖維樁恢復基牙外形,然后再進行基牙預備.④根據患者基牙齦溝的深度、頸緣大小,選擇合適的排齦線進行排齦,通常使用2根排齦線.在制取陰模前,拉出上面一根,而下面一根仍滯留在齦溝內帶線取模,取完模后才取出.⑤使用賽拉格硅橡膠印模材制取工作模型兩次.⑥用藻酸鹽印模材制取非工作印模,并制備超硬的石膏模型.⑦檢查制取的硅橡膠工作模型及非工作模型,若未出現紕漏,則選擇好牙色后填好設計單,分別制作氧化鋯全瓷、全鋯修復體.⑧待修復體制作完成并取回后,約患者返院復診,試戴修復體,調改咬合合適后,再送回制作中心拋光上釉,修復體再次返回后,約患者再次復診,使用進口的玻璃離子水門汀進行粘結.患者試戴修復體時,要調磨修復體鄰接順利就位,且能夠與鄰牙緊密相鄰,調磨咬合面,直至與對頜牙牙尖交錯位時輕輕接觸,然后才對修復體拋光上釉.
1.4 臨床修復觀察及標準 在患者戴牙后1~3年進行隨訪觀察,記錄并分析修復效果.檢查項目包括義齒的邊緣適合性、牙冠外形,牙齦健康情況,是否崩瓷、色澤、破裂等情況.檢查采用美國公共健康協會修正標準[5].牙冠的顏色:A級:邊緣無著色;B級:修復體齦緣著色,牙齦未著色;C級:明顯著色;邊緣密合度:A級不卡探針;B級:稍微卡探針,但沒有明顯的間隙;C級:探針可進入間隙,并可探及牙本質;根據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牙齦狀況的檢查標準[3]進行基牙牙齦檢查:牙齦情況:A:牙齦健康;B:輕微牙齦炎癥,探診時少量出血,無牙齦萎縮現象;C:牙齦明顯炎癥;修復體的外觀形態:A:修復體外表完好;B:有少量缺損,但不影響美觀和使用;C:修復體具有明顯缺陷,出現崩瓷、開裂、折斷、脫落.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7.0統計學軟件來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 t檢驗,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種不同材料的烤瓷冠臨床修復效果比較 經過1~3年隨訪追蹤觀察發現,兩組分別進行氧化鋯全瓷冠和全鋯冠后牙固定修復均具有較好的邊緣密合度,就色澤而言,氧化鋯全瓷冠比全鋯冠的色澤更自然.但是,在隨訪觀察中發現有實驗組全瓷冠固定修復患者中,有2顆出現折裂,1顆出現崩瓷,而對照組全鋯冠固定修復患者中并未出現折裂或者崩瓷的現象,僅有2顆在牙冠顏色方面比較異常.將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比較發現,臨床效果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1),無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種不同材料的烤瓷冠臨床修復效果比較
傳統的金屬烤瓷冠中,盡管牙冠邊緣密合,但是由于具有金屬特性,極易導致牙齦染色,導致臨床美學效果極差.氧化鋯全瓷材料又叫“瓷鋼”,它是一種氧化物陶瓷材料,內部不含金屬,能夠防止細菌附著,光線通透性良好,還具有較強的硬度、韌性、耐磨性、強度和穩定性等優良的性能,可以廣泛應用于后牙牙體缺損后的固定修復[6].氧化鋯陶瓷具有較高的機械參數,抗壓強度接近金屬,集美觀與功能于一體,且氧化鋯全瓷冠制作能達到最佳的精確度.
采用全鋯冠與氧化鋯全瓷冠進行固定修復治療時,邊緣密合度對于全冠修復體獲得摩擦固位起到關鍵作用,可以大大降低邊緣滲漏,減少齲的發生[7],未經密合的冠邊緣不僅會影響修復體的固位力,而且還會影響牙周健康.從本次研究看出,在冠邊緣的密合性方面,氧化鋯全瓷冠與全鋯冠均能滿足臨床需求,并且對基牙、牙周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修復 1~3年的隨訪中,全組病例均未見到牙齦炎、頸緣染色及牙周炎出現.僅全瓷冠固定修復患者中,有2顆出現折裂,1顆出現崩瓷,而全鋯冠固定修復患者中并未出現折裂或者崩瓷的現象.后者僅2顆出現異常,總體恢復效果均較滿意.
氧化鋯質地硬,可與金屬媲美,冠的最小厚度在1 mm左右就能滿足臨床需要,而氧化鋯全瓷冠的基牙磨除厚度必須要達到一定程度才具有較好的抗折強度,因而兩者基牙預備過程有一定的差別[8],所以氧化鋯全瓷修復體與全鋯冠修復的病例選擇具有顯著差異,需要分別選擇,按照標準入選,便于后期修復治療和臨床效果觀察.總之,經過本次研究發現,對患者分別采取全鋯冠與氧化鋯全瓷冠后牙固定修復后,臨床治療效果無顯著性差異,均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1]閆嘉群,宋 蓉,印明晶,等.In-Ceram氧化鋁全瓷冠與氧化鋯全瓷冠在前牙修復中的臨床效果比較[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1,45(4):349-351.
[2]李 偉,楊建軍,王大山,等.氧化鋯全瓷修復體與氧化鋯基臺的適合性[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16(21):3903-3906.
[3]孫 鳳,張相皡,晁春良,等.CAD/CAM氧化鋯全瓷冠橋隨訪4年的臨床分析[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1,12(1):22-25.
[4]劉亦洪,王 勇,張慶輝,等.基底冠設計對氧化鋯全瓷冠抗力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6(1):71-75.
[5]姚 希,李昀生,胡冬梅,等.不同材料烤瓷冠在后牙種植修復中的對比[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12):1858-1863.
[6]呂 卉.氧化鋯全瓷修復后1年的牙周狀況分析[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3(6):367-368.
[7]李 偉.氧化鋯全瓷修復體與氧化鋯基臺適合性的實驗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12.
[8]羅仁惠,李 俊,朱 燕,等.氧化鋯全瓷冠與貴金屬烤瓷冠修復體生物相容性比較的回顧性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4,30(1):48-50.
Clinical effects comparison of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 and zirconia crown in molar fix prosthesis
SUN Qing-Zhong
Stomatology Hospital in Qingtongxia,Qingtongxia 751600,China
AIM:To compare the repairing effects between the 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 bridge and zirconia bridge in aesthetics restoration of molars.METHODS:82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damage of teeth,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restorated with the all-ceramic crown bridge(29 patients,90 molars)and zirconia bridge(27 patients,87 molars),followed up for 1~3 years,checked and appraised the form,marginal adaptation,color of the crowns,the gingiva and crown fracture.RESULTS:After inspection,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restorations(P<0.05).CONCLUSION:The two kinds of restoration can both meet clinical needs in the aesthetics,marginal adaptation and the flexural strength.
zirconia bridge;zirconia all-ceramic crown bridge;
R783
A
2095-6894(2014)06-023-03
2014-08-05;接受日期:2014-08-17
孫慶忠.主治醫師.Tel:0953-3724276 E-mail:1019982045 @qq.com
molar fix prosthesis;clinical eff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