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萍,帕麗旦木·阿不力克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六人民醫院婦產科,新疆 烏魯木齊830013)
·臨床與轉化醫學·
探討 HIV患者合并宮頸病變與 CD4+T淋巴細胞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吳愛萍,帕麗旦木·阿不力克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六人民醫院婦產科,新疆 烏魯木齊830013)
目的:探討 HIV/AIDS患者合并宮頸病變(包括不同級別的宮頸上皮內瘤變和浸潤癌)與 CD4+T淋巴細胞水平的相關性.方法:采用流式細胞技術分析 40例 HIV/AIDS合并宮頸病變者 CD4+T淋巴細胞在外周血中的數量,根據CD4+T淋巴細胞的計數分成為 4個組,A組:大于 350/mm3,B組:200~350/mm3,C組:100~199/mm3,D組:小于 100/mm3.統計宮頸病變程度,以便得出 HIV患者其宮頸病變程度和 CD4+T淋巴細胞水平具有何種關聯.結果:各組宮頸病變的患者數分別為:A組5例(其中CINⅡ4例、CINⅢ1例);B組9例(其中 CINⅡ1例、CINⅢ6例、宮頸浸潤癌2例);C 組9例(其中CINⅡ2例、CINⅢ5例、宮頸浸潤癌2例);D組17例(其中CINⅡ1例、CINⅢ8例、宮頸浸潤癌8例).各組不同級別的宮頸上皮內瘤變與浸潤癌的發生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6.07,P<0.05).結論:HIV患者合并宮頸病變程度越重,CD4+T淋巴細胞水平越低.HIV感染者應該嚴格進行宮頸癌篩查,及時診斷和治療宮頸癌前病變以阻斷宮頸癌的發生.
HIV;宮頸上皮內瘤變;CD4+T淋巴細胞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會導致人體感染引起艾滋病.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發生于癌癥之前,與宮頸浸潤癌的發生有著很大的相關性,主要可以分為宮頸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兩種.宮頸癌(cervical cancer)是婦科病中的一種惡性腫瘤,具有高發病率以及高死亡率的特征,嚴重威脅著世界女性的生命安全[1].HIV/AIDS與宮頸癌或者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同時發生的問題目前越來越受到關注,因為二者有相同的發病基礎.在本文中,收集了我院診治的HIV/AIDS并且合并有宮頸癌或者其癌前病變患者的病例資料40例,并分析其免疫狀態CD4+T淋巴細胞水平.
1.1 研究對象 HIV/AIDS合并包括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以及浸潤癌等在內的宮頸病變的患者40例.
1.2 方法
1.2.1 病理學診斷和分級 入選病人的活檢標本均進行病理學檢查,明確病理診斷,結合盆腔檢查進行臨床分期.以細胞的異形程度來對 CIN進行分類:CIN I級指的是:極輕度、輕度的非典型增生;CINⅡ級指的是: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級指的是: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在治療前已對其參照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2]進行了宮頸癌的臨床分期.
1.2.2 CD4+T淋巴細胞檢測與分組 選取流式細胞統計CD4+T淋巴細胞的計數,由此來估測 HIV感染者的臨床分期,≥200/mm3-HIV感染者,<200/mm3-艾滋病患者.并將患者分成4組,A組:CD4+T淋巴細胞數量 >350/mm3,B組:CD4+T淋巴細胞數量200~350/mm3,C組:CD4+T淋巴細胞數量100~199/mm3,D組:<100/mm3.分析上述分組中的患者宮頸病變情況,從而了解CD4+T淋巴細胞計數與宮頸病變之間的關系.
1.3 統計學處理 將研究中所得到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計量數據采用 χ2檢驗,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統計得知具有不同 CD4+T淋巴細胞水平患者宮頸病變程度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07,P<0.05).

表1 不同的CD4+T淋巴細胞水平與患者宮頸病變程度的相關性
HIV不僅會造成 CD4+T受體的淋巴細胞數目驟減,同時還將破壞CD4+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直至造成免疫功能缺陷,當患者發展到艾滋病期時,此時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已經非常低下,惡性腫瘤的發生風險和正常人相比顯著增加[3],可造成女性患者的宮頸病變由宮頸不典型增生發展為原位癌,最終導致浸潤癌這一系列的連續進展過程.本研究主要分析了 CD4+T淋巴細胞水平與合并有宮頸病變的HIV/AIDS患者的宮頸病變程度之間的關系,方法是:將不同水平 CD4+T淋巴細胞的HIV/AIDS患者納入不同的分組,對不同程度宮頸病變的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結果顯示,CD4+T淋巴細胞水平越低,CIN的級別相對越高,宮頸浸潤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
本研究發現 CD4+T淋巴細胞水平降低,宮頸發生病變的級別越高,宮頸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提示CD4+T淋巴細胞水平與宮頸病變密切相關.對于HIV/AIDS患者,可以通過對CD4+T淋巴細胞水平的監測,及時診斷和治療 CIN,阻斷宮頸癌的發生.對于 CD4+T淋巴細胞水平 <350/mm3的 HIV/AIDS患者,建議進行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復制,重建或維持免疫功能,避免 CD4+T淋巴細胞的進一步破壞,阻斷CIN的惡變,使其進行自然消退.CD4+T淋巴細胞水平>350/mm3者,可以考慮進行該治療.CD4+T淋巴細胞水平<100/mm3且合并宮頸浸潤癌HIV患者,在進行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的同時,應行手術治療,或選擇同期放化療.
[1]樂 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61 -268.
[2]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學組.艾滋病診療指南[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6,24(2):133-144.
[3]劉明恒,陳 旭.艾滋病相關性惡性腫瘤8例臨床特點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08,15(3):930-931.
R735.2
A
2095-6894(2014)06-104-02
2014-04-23;接受時間:2014-05-07
吳愛萍.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合并婦產科疾病的診治及感染性疾病的母嬰阻斷治療.Tel:0991-3197560 E-mail:1046447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