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珍,劉玉海,呂 杰,陳福素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內蒙古 烏蘭察布012000)
·臨床與轉化醫學·
體感振動音樂療法結合超反射腦磁治療儀治療卒中后抑郁療效觀察
張淑珍,劉玉海,呂 杰,陳福素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內蒙古 烏蘭察布012000)
目的:探討體感振動音樂療法結合超反射腦磁治療儀對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復療效.方法:選擇 2012-09/2013-09入住于本院的患有腦卒中的患者,醫師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其進行測試評價,隨機將60例患者分為干預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患者存在抑郁情緒并且伴隨失眠的癥狀.治療前兩組患者均利用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和改良 Barthel指數(MBI)進行評定.均給予兩組患者5-羥色胺,然后攝取氟西汀抑制劑,與此同時結合體感振動音樂治療療法,而干預組進行體感振動音樂療法配合超反射腦磁治療儀治療.治療6周后,由同一位康復醫師采用SDS、HAMD、PSQI、MBI對兩組患者進行評測.結果:兩組患者在治療前,SDS、HAMD、PSQI、M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 6周后,兩組SDS、HAMD、PSQI、MBI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干預組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體感振動音樂療法結合超反射腦磁治療儀能夠使腦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緒得到明顯好轉,與此同時可以提高患者睡眠的質量,使腦卒中后伴有抑郁的患者日常行為能力有顯著的提高改善.
體感振動音樂療法結合超反射腦磁治療儀;卒中后抑郁;日常生活能力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它不僅會使病患的身體病殘,而且病后的情緒會極大影響患者的心理情況,這種心理障礙則表現為人們日常所見到的抑郁癥[1].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對腦卒中后抑郁(PSD)早期得以診斷并且伴隨積極的治療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將代表性藥物5-羥色胺與氟西汀抑制劑聯合使用作為研究的重點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是一般從非藥物治療的角度來討論干預卒中后抑郁的相關方法還很少有人研究考證,我們使用體感振動的音樂療法結合超反射腦磁治療儀共同對卒中后抑郁的病患行為干預,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報道調查情況如下所示.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2-09/2013-09入住本院治療的腦卒中患者,并由康復醫師分別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測評,將存在抑郁情緒伴有失眠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30例干預組和30例對照組,排除失語癥及精神障礙患者,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對兩組患者情況比較,表明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n=30,±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n=30,±s)
性別 疾病性質組別 年齡(歲)男女 腦出血 腦梗死康復介入時間(d)干預組14 16 59.8±6.0 16 14 14.0±2.4對照組15 15 60.1±5.9 17 10 14.0±2.2
1.2 訓練方法 均給予兩組病患 5-羥色胺,然后攝入氟西汀抑制劑,并伴隨音樂體感振動療法,使用唐邦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中心制造的音樂控制器系統和音樂體感振動床,讓患者處于專業的音樂治療室內,使其躺在音樂體感振動床上,頭部置于配備枕式的音響上面,床邊的控制器可以進行自動調節,使用半臥位和仰臥位兩組姿勢,確保背側與音樂墊直接接觸,與此同時使用配備的音樂播放器播放治療的音樂處方,調整振動量及音量,治療時間為45 min/次,每周3次,連續治療6周.
干預組接著使用 CNC-3II型超反射腦磁治療儀(洛陽康貝公司).使用方法:患者取臥位或坐位,將頭環置于頭上,固定牢固,松緊程度以電極與頭之間能插入一根手指為最佳,頭環上共有五個電極,枕部玉枕穴處放置一個電極,另外四個電極分別放置于顳葉、雙側額對應在頭皮上投影的位置,治療時的磁感應強度為5~10 mT,治療時間為30 min/次,1次/d,每周6 d,治療6周.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SDS、HAMD、PSQI、M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周后,兩組SDS、HAMD、PSQI、MBI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干預組各指標均優于對 照組(P<0.01,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DS、HAMD、PSQI、MBI評分比較(n=30,±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DS、HAMD、PSQI、MBI評分比較(n=30,±s)
aP<0.05 vs本組治療前;bP<0.01 vs對照組治療后.
SDS評分HAMD評分PSQI評分MBI評分組別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6.21±19.35 49.97±18.82a14.73±4.49 11.23±3.15a14.37±2.61 13.60±2.94a31.17±3.38 59.83±7.5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干預組 56.23±19.02 40.21±18.11ab15.12±5.97 8.89±4.95ab14.76±2.32 8.56±2.12ab30.67±4.20 73.17±6.54ab
近年來,腦卒中后抑郁(PSD)作為腦血管疾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已經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熱點.PSD不僅使患者的精神狀態頹廢抑郁,還使其在康復和治療中療效不佳,從而導致病死率逐漸增加[2].就目前來說,PSD的機制尚未研究清楚,猜測內在因素是大腦內部某些特定組織遭到損壞,外在因素則為身體功能異常,家庭或社會地位的變化等,由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產生抑郁.
體感振動音樂療法分為三部分:體感音樂、體感音響和設備治療方案.
有文獻報道,交變磁場的穿透性能好,不會受到傳導介質的影響,強度一定的磁場可以使多種生物物質的活性發生改變,神經細胞的代謝發生改變,從而影響血流量,進一步調節整個神經系統,控制功能狀態.電磁場作用于枕葉、顳葉及雙側額葉,相應大腦區域神經細胞的生物電活性被磁場所影響,全面調節大腦皮層的抑制或者興奮狀態,可能成為其治療失眠癥的主要機制[3].近年來報道藥物結合音樂療法能改善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緒[4].顯示體感振動音樂療法結合超反射腦磁治療儀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療效優于藥物結合體感振動音樂療法組.另外文中在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療效研究中也發現,體感振動音樂療法結合超反射腦磁治療儀對失眠效果明顯.患者治療后有愉悅感、睡眠質量高,能積極參與康復治療,明顯提高總體康復療效.
綜上所述,體感振動音樂療法結合超反射腦磁治療可使腦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緒得到明顯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質量,使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很顯著的提高,顯示綜合治療較單一治療的優越性,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劉昌勤,解翠紅,孫圣剛.腦卒中后抑郁的發生率及其相關因素[J].中國臨床康復,2003,7(28):3840-3841.
[2]李曉華,姜 巖,張 敏.腦卒中后抑郁狀態的臨床分析[J].現代醫學,2007,35(1):52-54.
[3]劉玉海,張淑珍,格日樂.音樂-體感振動療法聯合心理疏導治療卒中后抑郁癥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1,33(3):205-206.
[4]徐小梅,孫志成.交變磁場治療失眠癥的近期療效評估[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8):106,145.
R749.1
A
2095-6894(2014)06-122-02
2014-09-07;接受日期:2014-09-20
張淑珍.研究方向:神經康復.Tel:04748158423 E-mail:zhangshuzhen200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