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波 李候梅 蘭世和 焦光月
摘要:對朔州具有代表性的3種生豬養殖模式進行連續監測分析,為該市的生豬產業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養殖模式;生豬;生產監測
中圖分類號:S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2-0067-02
2014年以來,生豬市場疲軟,價格持續下滑,極大地挫傷了養殖積極性。為了找到適合生豬飼養的模式,本文采用隨機抽樣和代表性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擇了朔州市具有代表性的3種養殖模式, 9生豬養殖個點作為監測對象,連續半年分4次現場采集數字,通過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找到適合該市生豬產業發展的養殖模式,進而為朔州市生豬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 監測點的選擇
共選擇9個生豬生產監測點,規模養殖場3個,均是現代化豬場;養豬小區3個和養殖專業戶3個。
2 生豬生產監測結果
2.1 規模化豬場
3個規模化豬場占地面積共286 667 m2,建筑面積85 500 m2,總投資11 900萬元,現存欄豬44 350頭,其中能繁母豬4 671頭,半年生產性支出6 185.4萬元,總收入9 217.2萬元,凈利潤3 031.6萬元(表1)。
平均每頭母豬固定資產投資2.55萬元;二是存欄母豬頭均出欄肥豬9.96頭,生產水平基本上接近行業較高水平;三是經濟效益普遍較好,平均每頭母豬半年收益就達6 490元;四是三場單位固定資產收益大體相當,說明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規模與收益并無明顯的相關性;五是規模場技術已基本成熟,生產較穩定。
2.2 養殖小區
3個養殖小區占地總面積240 000 m2,總建筑面積24 381 m2。豬存欄10 035頭,其中能繁母豬1 068頭。出欄豬10 057頭,支出1 445.4萬元,收入1 842.9萬元,純利潤397.5萬元(表2)。
養殖小區特點是:一是投資較規模場小,平均每頭母豬固定資產投資1.83萬元;二是存欄母豬平均出欄豬10頭,與規模場相當。可能與新建加之監測時間為夏秋季節有關;三是養殖效益母豬頭均3 722元。
2.3 養殖專業戶
3個養殖專業戶養殖戶占地面積86 667 m2,總建筑面積12 700 m2,總投資1 263.5萬元,豬存欄5 465頭,其中母豬696頭,出欄生豬4 370頭,支出681.2萬元,收入816.8萬元,利潤135.6萬元(表3)。
3個養殖專業戶實質上是家庭豬場,規模較大,適合于勞動力多的家庭。主要特點是:一是固定資產投資較小,頭均投資固定資產1.26萬元;二是固定資產投資收益率10.73;三是母豬頭均出欄豬5.6頭,說明養殖技術水平不高;四是母豬頭均盈利1 450元,是3種模式中盈利能力最差的一種。
3 結論
①3種模式中母豬頭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場最大,小區次之,專業戶最小。投資收益率順序基本與此一致。②現代化養豬技術成熟,是養豬的主要形式。③專業戶技術不成熟,頭均出欄肥豬5.6頭。④養豬小區剛剛興起,需要注意防疫等問題。
3.2 建議
強化生豬疫病防控;認真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增強競爭力;加強技術指導服務,提高現代畜牧業生產水平。
摘要:對朔州具有代表性的3種生豬養殖模式進行連續監測分析,為該市的生豬產業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養殖模式;生豬;生產監測
中圖分類號:S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2-0067-02
2014年以來,生豬市場疲軟,價格持續下滑,極大地挫傷了養殖積極性。為了找到適合生豬飼養的模式,本文采用隨機抽樣和代表性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擇了朔州市具有代表性的3種養殖模式, 9生豬養殖個點作為監測對象,連續半年分4次現場采集數字,通過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找到適合該市生豬產業發展的養殖模式,進而為朔州市生豬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 監測點的選擇
共選擇9個生豬生產監測點,規模養殖場3個,均是現代化豬場;養豬小區3個和養殖專業戶3個。
2 生豬生產監測結果
2.1 規模化豬場
3個規模化豬場占地面積共286 667 m2,建筑面積85 500 m2,總投資11 900萬元,現存欄豬44 350頭,其中能繁母豬4 671頭,半年生產性支出6 185.4萬元,總收入9 217.2萬元,凈利潤3 031.6萬元(表1)。
平均每頭母豬固定資產投資2.55萬元;二是存欄母豬頭均出欄肥豬9.96頭,生產水平基本上接近行業較高水平;三是經濟效益普遍較好,平均每頭母豬半年收益就達6 490元;四是三場單位固定資產收益大體相當,說明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規模與收益并無明顯的相關性;五是規模場技術已基本成熟,生產較穩定。
2.2 養殖小區
3個養殖小區占地總面積240 000 m2,總建筑面積24 381 m2。豬存欄10 035頭,其中能繁母豬1 068頭。出欄豬10 057頭,支出1 445.4萬元,收入1 842.9萬元,純利潤397.5萬元(表2)。
養殖小區特點是:一是投資較規模場小,平均每頭母豬固定資產投資1.83萬元;二是存欄母豬平均出欄豬10頭,與規模場相當。可能與新建加之監測時間為夏秋季節有關;三是養殖效益母豬頭均3 722元。
2.3 養殖專業戶
3個養殖專業戶養殖戶占地面積86 667 m2,總建筑面積12 700 m2,總投資1 263.5萬元,豬存欄5 465頭,其中母豬696頭,出欄生豬4 370頭,支出681.2萬元,收入816.8萬元,利潤135.6萬元(表3)。
3個養殖專業戶實質上是家庭豬場,規模較大,適合于勞動力多的家庭。主要特點是:一是固定資產投資較小,頭均投資固定資產1.26萬元;二是固定資產投資收益率10.73;三是母豬頭均出欄豬5.6頭,說明養殖技術水平不高;四是母豬頭均盈利1 450元,是3種模式中盈利能力最差的一種。
3 結論
①3種模式中母豬頭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場最大,小區次之,專業戶最小。投資收益率順序基本與此一致。②現代化養豬技術成熟,是養豬的主要形式。③專業戶技術不成熟,頭均出欄肥豬5.6頭。④養豬小區剛剛興起,需要注意防疫等問題。
3.2 建議
強化生豬疫病防控;認真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增強競爭力;加強技術指導服務,提高現代畜牧業生產水平。
摘要:對朔州具有代表性的3種生豬養殖模式進行連續監測分析,為該市的生豬產業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養殖模式;生豬;生產監測
中圖分類號:S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2-0067-02
2014年以來,生豬市場疲軟,價格持續下滑,極大地挫傷了養殖積極性。為了找到適合生豬飼養的模式,本文采用隨機抽樣和代表性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選擇了朔州市具有代表性的3種養殖模式, 9生豬養殖個點作為監測對象,連續半年分4次現場采集數字,通過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找到適合該市生豬產業發展的養殖模式,進而為朔州市生豬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 監測點的選擇
共選擇9個生豬生產監測點,規模養殖場3個,均是現代化豬場;養豬小區3個和養殖專業戶3個。
2 生豬生產監測結果
2.1 規模化豬場
3個規模化豬場占地面積共286 667 m2,建筑面積85 500 m2,總投資11 900萬元,現存欄豬44 350頭,其中能繁母豬4 671頭,半年生產性支出6 185.4萬元,總收入9 217.2萬元,凈利潤3 031.6萬元(表1)。
平均每頭母豬固定資產投資2.55萬元;二是存欄母豬頭均出欄肥豬9.96頭,生產水平基本上接近行業較高水平;三是經濟效益普遍較好,平均每頭母豬半年收益就達6 490元;四是三場單位固定資產收益大體相當,說明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規模與收益并無明顯的相關性;五是規模場技術已基本成熟,生產較穩定。
2.2 養殖小區
3個養殖小區占地總面積240 000 m2,總建筑面積24 381 m2。豬存欄10 035頭,其中能繁母豬1 068頭。出欄豬10 057頭,支出1 445.4萬元,收入1 842.9萬元,純利潤397.5萬元(表2)。
養殖小區特點是:一是投資較規模場小,平均每頭母豬固定資產投資1.83萬元;二是存欄母豬平均出欄豬10頭,與規模場相當。可能與新建加之監測時間為夏秋季節有關;三是養殖效益母豬頭均3 722元。
2.3 養殖專業戶
3個養殖專業戶養殖戶占地面積86 667 m2,總建筑面積12 700 m2,總投資1 263.5萬元,豬存欄5 465頭,其中母豬696頭,出欄生豬4 370頭,支出681.2萬元,收入816.8萬元,利潤135.6萬元(表3)。
3個養殖專業戶實質上是家庭豬場,規模較大,適合于勞動力多的家庭。主要特點是:一是固定資產投資較小,頭均投資固定資產1.26萬元;二是固定資產投資收益率10.73;三是母豬頭均出欄豬5.6頭,說明養殖技術水平不高;四是母豬頭均盈利1 450元,是3種模式中盈利能力最差的一種。
3 結論
①3種模式中母豬頭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場最大,小區次之,專業戶最小。投資收益率順序基本與此一致。②現代化養豬技術成熟,是養豬的主要形式。③專業戶技術不成熟,頭均出欄肥豬5.6頭。④養豬小區剛剛興起,需要注意防疫等問題。
3.2 建議
強化生豬疫病防控;認真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增強競爭力;加強技術指導服務,提高現代畜牧業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