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龍輝
(湖南岳陽電視轉播臺,湖南 岳陽 414000)
地面數字電視系統加入CA的思考
沈龍輝
(湖南岳陽電視轉播臺,湖南 岳陽 414000)
國標地面數字電視正進入推廣普及階段,針對地面數字電視公益服務,思考如何著眼未來,創新地面數字電視覆蓋體系。提出地面數字電視的發展應加入CA,采取條件接收、免費收看的方式,從而建立廣播電視公益服務長效運行機制,確保直播衛星、有線、無線三大覆蓋方式全面協調與健康發展。
地面數字電視;公益服務;條件接收;無線網絡;大數據
在直播星、有線電視數字化后,迎來了地面無線電視的數字化。廣播電視數字化是廣播電視領域的一場重大技術變革,也是一項關乎民生社稷的公益工程。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面數字電視傳輸標準DT?MB和音視頻編解碼標準AVS+的確定,將推動地面數字電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發展地面數字電視,必須堅持公共服務的原則。地面電視數字化為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可以實現三大功能:1)提供最基本的廣播電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收聽收視需求,即公益服務功能;2)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一定要滿足系統安全播出標準的可管理、可控制功能;3)廣電科技是一種生產力,可大幅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未來業務需求的功能[1-3]。
地面數字電視建設和實施是一項全國性的重大系統工程,面向未來,總體思考,做好地面數字電視頂層設計的規劃和方案,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和重大意義。
完整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應該包括公益服務體系和市場服務體系。公益體系由政府免費提供基本的廣播電視服務,解決廣播電視覆蓋中存在的公平問題。市場體系立足于廣播電視的增值業務,采取低收費方式,滿足更深層次的文化渴求。只有把握公共服務的本質內涵,才能更好地保證地面數字電視的公益屬性,更好地促進地面數字電視科學發展。
1.1 公益服務的概念
“公益”是指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其意是“公共利益”。一般指不把利潤最大化當作首要目標,且以社會公益事業為主要追求目標的組織。地面數字電視定位為純粹的公益事業,旨在為廣大群眾提供免費的廣播電視公共服務。
1.2 基本型公益服務
廣播電視數字化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開始啟動我國地面數字電視工作,數模同播[4-5]。數字電視采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提供的節目內容更多、節目質量更高、節目形式更豐富。數字化實現了在模擬覆蓋基礎上的提質,免費播出中央和本地廣播電視節目,滿足了廣大群眾迫切要求提高和改善廣播電視覆蓋水平和質量的基本需求。
1.3 增值型公益服務
按照《地面數字電視廣播覆蓋網發展規劃》[6],地面數字電視將提供標清、高清、3D電視、超高清電視及多樣化、個性化的多種服務,以滿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廣大農村家庭大多數仍舊只能接收3~5套質量較差的模擬節目。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多數家庭大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消費能力。只有轉變思維方式,在保障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基礎上提供個性化有償服務,以豐富節目內容、拓展服務領域、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豐富的選擇機會,賦予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市場化供給的新內涵。
1.4 低收費方式促進公益服務持續發展
從我國1998年啟動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踐來看,如中央無線覆蓋工程、直播星與地面電視數字化推廣等,由于建設時間長、節目套數少、建設規模大、維護成本高等問題,都存在著無法解決的返盲問題,陷入了公共服務的“公益沼澤”。
地面電視數字化工程最終目標是實現戶戶通、優質通、長期通。如何建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長效運行機制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充分利用數字電視技術,提供增值節目服務,以低收費的有償服務來彌補公益事業的投入不足。從長效運行機制出發,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將公益服務和市場服務這兩個并不矛盾的因素統一起來。遵循市場規律,建立符合公益范疇的公共服務模式。
在地面電視數字化過程中,要實現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功能的多樣化,只有利用數字技術手段,在地面數字電視的技術架構中加入條件接收(CA)系統,就可以輕松實現播出平臺的可控制和可管理目標。
條件接收只是一種加強管理和控制的技術手段,同樣可以實現廣大群眾免費收看。將地面數字電視建成為一個可管可控的廣播電視播出平臺,符合公共服務發展的要求,符合信息化發展趨勢,符合廣電發展的客觀規律。
我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存在著三大覆蓋方式,必須得到協調發展。在CMMB、直播星覆蓋工程實踐中,當初均采取清流不加密的播出方式,導致廣播電視服務遭到沖擊和失控,危及了廣播電視節目的正常傳輸秩序和安全管理。后來采取了條件接收的方式進行技術升級,但已經造成了大量的遺留問題和資金浪費,前車可鑒。
2.1 條件接收的原理
條件接收系統是數字電視廣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負責完成用戶授權控制與管理工作,保證只有已經被授權的用戶才能收看到節目。條件接收系統集成了多種先進技術,包括加解擾、加解密、機頂盒、智能卡等諸多技術,也包括用戶管理、節目管理、收費管理等數據庫方面的應用技術。用戶管理存儲用戶的信息和管理用戶的權限,它給用戶發送控制權限命令,對用戶的數字電視產品進行服務。數字電視條件接收系統如圖1所示。

圖1 DTMB條件接收系統框圖
2.2 條件接收系統的管理功能
條件接收系統是地面數字電視安全播出的必然要求。它能實現數字電視廣播業務的授權管理和接收控制,是數字電視接收控制的核心技術保障系統,是數字電視的顯著特征之一。CA技術用于單向數字電視廣播,通過對傳輸流的加密,實現對節目內容有條件的接收。條件接收系統的基本功能:1)只容許被系統授權的用戶使用某些業務;2)可以清楚地知道地面數字電視覆蓋范圍內有多少用戶。
3.1 重建地面電視覆蓋秩序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國內一些地方先后發展了不符合國家標準、不符合國家政策的地面數字電視,并且大都是商業運作,用戶規模不小,造成了市場混亂,其參與主體是各級廣電單位,這是開展公益地面數字電視項目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妥善處理這些遺留問題,保證原用戶利益不受損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采用條件接收的技術手段,無疑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案,能夠緩解社會矛盾,讓其用戶平穩過渡,重建地面電視傳輸覆蓋的新秩序。
3.2 協調三種覆蓋方式的發展
現階段及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國廣播電視傳輸覆蓋仍將采用無線、有線、直播衛星等多種方式。如何促使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三大覆蓋方式有序且健康發展,是廣電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采用條件接收的技術手段,無疑可以起調控作用。
按照總局提出的地面數字電視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技術平臺、統一管理等要求,可設立省級地面數字電視運營主體。模擬電視與數字電視的本質區別是數字化后電視用戶很容易進行管理和控制,可以很簡單地將用戶組成網絡。無線電視用戶雖是一個個獨立的散戶,但都可由省級數字電視前端系統提供節目內容和管理,屬性明確,形散而神不散,將龐大的無線電視用戶通過CAS、SMS等技術手段就能連接在一起,進而可組成一個有相當規模的無線數字電視網絡,有網絡就有其潛在價值。地面電視數字化可實現從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到傳輸覆蓋網絡的本質改變,是一次實現跨越發展的絕好機遇。有線電視、直播星覆蓋都是以網絡的形式存在和發展的。
4.1 現實價值
模擬電視覆蓋時,統計的廣播電視覆蓋率是根據各發射臺發射的功率等級、基站情況、覆蓋范圍內人口分布來進行理論估算的。至于覆蓋范圍到底有多大?覆蓋范圍內有多少活躍用戶?真實情況無從知曉。采用條件接收系統后,通過智能卡的發放和管理就能得到具體的用戶數量、用戶信息。加入條件接收系統輕易地解決了所在區域廣播電視覆蓋人口及分布的真實情況,是決策參考的重要依據。根據網絡用戶信息,在特定的時間可針對特定地域的用戶提供更精準的應急廣播服務。
4.2 未來業務拓展的潛在價值
電視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化消費,廣播電視數字化的最終目標是讓廣大群眾看到更多更好的電視節目,不能僅滿足于模擬覆蓋時的4~5套電視節目。通過提供不同層次的地面數字電視業務,選擇適合群眾需要和喜愛的節目,收取低廉的費用,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所收費用既可用于網絡的運行維護開支,保證網絡長久地良好運行,還可為一些低收入家庭免費提供機頂盒。通過網絡增值業務的開發、挖掘,獲取地面電視“數字化的紅利”,最終建設成為兼顧公益與商業,涵蓋廣播與電視、高清與標清、固定與移動的大型無線數字網絡。無線數字網絡將會顯現出巨大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價值,成為廣電新的經濟增長點。
堅持廣電公益事業、公共服務的基本原則,做好地面數字電視的頂層設計。充分發揮數字電視的技術特點,創新無線傳播體系,不斷探索地面數字電視發展的新模式。構建一個符合現代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體系的地面數字電視覆蓋網絡,既可使廣播電視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又可滿足地面數字電視未來的業務需求,且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1]張光華.以有償公益地面電視推動農村數字電視發展[J].電視技術,2011,35(8):1-3.
[2] 王效杰.加快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的建設[EB/OL].[2013-10-09]. http://info.broadcast.hc360.com/2013/04/091454553822.shtml.
[3] 楊允忠,楊云君.云南廣電村村通長效機制市場化運作初探[J].電視技術,2013,37(3):33-35.
[4]GY/Z175—2001,數字電視廣播條件接收系統規范[S].2001.
[5]GY/T236—2008,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傳輸系統實施指南[S].2008.
[6]廣發[2012]113號,地面數字電視廣播覆蓋網發展規劃[S].2012.
廣西:六項舉措促全區新媒體業務健康發展
2月20日,廣西自治區廣電局制定印發2014年互聯網站管理工作計劃,明確促進廣西互聯網視聽節目等新媒體業務健康文明發展的六項重點工作:一是繼續清理未經批準擅自開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網站,重點加強對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的管理,確保全區網絡視聽節目的良好傳播秩序;二是糾正戶外大屏幕、車載電視、樓宇電視等戶外公共視聽載體未經批準擅自播放廣播影視節目行為,確保全區公共視聽載體安全播出;三是對全區視聽新媒體產業發展現狀開展調研,編撰《廣西視聽新媒體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四是鼓勵主流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網絡廣播電視臺,推動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與網絡廣播電視、移動多媒體、手機電視等新媒體的資源互動和深層融合,推動組建“廣西網絡廣播電視臺”;五是鼓勵、繁榮全區網絡劇、微電影創作、發展,適時組織相關培訓、研討及優秀作品展播活動;六是加快三網融合業務開發,加快廣西IPTV監管平臺建設。
Thinking of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System w ith CA
SHEN Longhui
(Hunan Yueyang Rebroadcasting Station,Hunan Yueyang 414000,China)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terrestrial digital TV is entering the stage of popularizing.Based on the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public service,how to focus on the future and innovation of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coverage system is analyzed.The development of terrestrial digital television should be added to the CA is proposed.The conditional access and free to watch the way is taken to establish long-term mechanism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public service,and ensure that the 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cable,wireless three coverage of the coordinat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errestrial digital TV;public service;conditional access;wireless network;big data
TN949.197
A
?? 京
2013-11-15
【本文獻信息】沈龍輝.地面數字電視系統加入CA的思考[J].電視技術,2014,38(6).
沈龍輝(1966—),高級工程師,主研廣播電視的覆蓋與傳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