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聯通集團研究院副總工 劉紅旗
互聯網新時代的智慧家庭思考
◎ 中國聯通集團研究院副總工 劉紅旗

在對智慧與智能概念進行辨析的基礎上,深度分析了互聯網新時代技術及業務的發展狀況,詳細探討了智慧家庭的內涵及應用需求,最后,根據目前智慧家庭的技術發展狀況,對智慧家庭未來的組網方式及技術發展進行了預測與探討。
智慧;智能;智慧家庭;未來發展
前一段時間看到《中國科學報》在討論,質疑現在智能的泛在化,什么都是智能,現在又開始熱炒智慧,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從家庭來講又有智慧家庭、智能家居及數字家庭等概念,究竟這些詞用起來是否準確,這里進行了一些思考,首先對智慧和智能的概念進行辨析,見圖1。
智能本來是人作為高級動物所具有的能力,由于人類科學技術及信息技術的發展,開始出現人工智能和機器智能,但這種智能是人賦予的,因為從人腦的結構來講,大約有500到1 000億個細胞,現在計算機的發展要趕上人腦的話,需要100年的時間,業界也有這種說法,未來機器智能可能會超過人的智能。但不管怎么說,智能從信息技術解決的角度來分析,所謂的智能離不開信息和數據,數據是客觀事物直接的描述,是信息的載體。一個智能的形成離不開信息,對客觀事物直接或者間接的表述就是信息,它是數據的內核。

圖1 智慧與智能的概念辨析:信息-智能模型
再往上一層需要有知識,什么是知識?就是對客觀事物確信的成果,可通過信息的手段來獲取、使用及傳播。而智能是利用信息和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智在漢字里是聰明的意思,能是能力,智能即聰明的能力。智是聰明,慧也是聰明,在現在的背景下去理解這兩個概念即綜合運用知識系統解決深、大、難、雜問題的能力是智慧,而智能僅是利用簡單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互聯網新時代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大特征:
1)通信技術快速演進,表現形式為泛在互聯,泛在連接。
寬帶網絡與通信:通信技術解決了用一些共用的資源來解決任何人、任何事,在任何時間及地點之間進行通信。通信網的泛在連接,不僅是地點、時間、空間的問題,還有媒體形式的問題,要適配這些需求,通信網也在不斷演進。從目前來看,底層的傳輸層為智能光網絡,接入層采用PON技術,從核心網絡來說則采用SDN,從無線接入網來說有3G,現在已進入4G時代,5G也正在制訂規范。
移動互聯:信息的交互擺脫了時間空間限制。
萬物互聯:信息交互的對象擴展到人、物、事(流程)。
制造互聯:信息交互進入到生產細節。
以上均是互聯網新時代泛在智能發展的必要條件。
2)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表現形式為泛在計算。
本文中,各DG單元初始虛擬阻抗值相等,僅利用本地和鄰居的虛擬阻抗和電流信息調節。另外,負荷迅速變化且等效輸出阻抗仍然存在差異時,為了確保電流的均勻分配,在下垂控制中添加電流控制器,進一步調節輸出電流,使各DG單元控制中實現相同的電流增量。
微電子與普適計算:從信息發展的角度來進,泛在計算就包括微電子、普適計算技術、傳感器、智能終端、智能消費電子和智能穿戴設備,它的計算能力進入到方方面面。
云計算:云計算實際上是一種基于網絡計算資源集約化的服務模式,它主要的特點是彈性高效,通過云計算,通過網絡可把超級計算能力不受時間、不受地點約束送到各個方面。
大數據:大數據主要體現為幾個大,一個是數據量的大,一個是數據種類的多,但信息量的單體價值量低,因為有了大數據處理能力,就能夠捕捉到整體的信息,并挖掘內在的知識。
軟件技術:開源軟件作為一種開放創新的模式,不僅加快軟件開發速度,同時加快了開發周期,是一種互聯網的模式。
總結:這個時代是信息高效傳播、高效創新、ICT深度融合、泛在智能的時代,是一個正在進入以創新2.0為特征知識社會的時代,最近有人提出一個新的觀點,未來智慧城市是以知識社會形態為背景,最大的特點是創新的2.0,即用戶創新、群體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
智慧家庭是以家庭為載體,以家庭成員為對象,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健康、安全、舒適、低碳、智能、充滿親情和關愛的生活方式,智慧家庭是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理念在家庭層面的應用和體現,智慧家庭也是智慧城市的最小單元。從技術層面來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連接。在家庭里上連通信網、互聯網、物聯網和廣播網,通過家庭網關,下連家庭泛在網絡;第二個要素是智能化終端。包括可以連網的通信、娛樂、家電、生活服務、穿戴等設備。第三是智能化的服務與應用,這一類應用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本地的,一類是云端的。其內涵如圖2所示。
全世界各地對智慧家庭的理解各不相同,以北美和歐洲為例,北美人把被動式安全放在第一位,遠程家庭監控放在第二位,家庭管理自動化、能源管理是第三、四位,最后是家庭健康。而歐洲把能源管理和家庭健康放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其次為家庭管理自動及遠程監控,而把被動式的安全管理放在最后一位。
這里把智慧家庭應用需求分為五類,一個是通信類,第二個是休閑娛樂類,第三個是智能控制類,第四個是智能安防類,這些是家庭范圍內直接的需求。另外一些需求是在云里,即第五類的智慧城市及智慧社區的應用。智慧家庭系統包括三個環節:云、管、端。端包括家庭的泛在網絡,在這個網絡里有幾種類型的媒體流,一個是媒體類的數據,一個是控制類數據,一個是通信類數據,其通過家庭網關連接;管即電信的網絡或其他承運的網絡,主要體現在智能管道、智能互聯及智能的運行維護;通過云端將智慧城市、社區等第三方應用加進去。智慧家庭應用及系統架構見圖3、圖4。

圖2 智慧家庭的內涵

圖3 智慧家庭應用類型

圖4 智慧家庭系統示意圖
1.家庭寬帶技術
主要的家庭寬帶接入技術,一個是銅線,主要為DSL、ADSL,帶寬為4M~8M;一個是光纖,分為:光纖到路邊FTTC,光纖到大樓FTTB,光纖到家庭FTTH。光網絡最主要的技術為無源光網技術——PON,有兩種技術標準EP?ON及GPON。其中EPON源于IEEE的標準,GPON是來自于ITU-T的標準,現在這兩種技術均有應用,二者在家庭ONU市場各占50%,預計未來GPON的發展會更快。兩種技術的區別主要在于第二層,GPON考慮了一些不同業務類型的分裝。這兩個組織的特點,ITU是以電信組織為成員,因此考慮了運營商的需求和思路較多,IEEE成員專家較多,主要考慮創新。
2)家庭智能網關技術
在網關技術層面,現在的智能網關(以某公司的技術產品為例)可以把傳統電視、視頻監控、視頻會議、媒體服務等業務均放到一個平臺上,在硬件平臺方面,已可以支持非常豐富的接口技術。
2.智慧家庭終端與發展預測
智慧家庭的終端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類:數據與通信終端、移動便攜終端、消費電子終端及家控節點。其中,移動便攜終端、消費電子終端及家控節點均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
3.協議標準
目前影響智慧家庭發展的最大瓶頸在于標準,在標準方面,影響最大的的為DLNA——數字生活網絡聯盟,其主要是解決幾個問題:規范了在家庭范圍內網絡的的互聯、網絡的協議;媒體的傳輸、設備的發現、設備的控制及設備的管理及媒體的格式等。家庭組網方面主要技術包括PLC、WiFi、藍牙等。
目前最受關注的技術為IEEE802.11低功耗的WiFi。家庭組網案例見圖5。
劉紅旗,中國聯通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中國聯通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教授級高工。長期從事通信技術及其管理工作。曾獲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一等獎;全國郵電特等勞動模范,郵電部有突出貢獻技術管理專家。

圖5 家庭組網案例
TN915
A
【本文獻信息】劉紅旗.互聯網新時代的智慧家庭思考[J].電視技術,2014,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