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保稅商圈加速形成

市民前往重慶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選購商品。

市民來到重慶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參觀進口轎車。
作為“兩帶”交匯的戰略支點,重慶保稅港區依托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帶來的巨大物流優勢和保稅港先行先試的改革優勢,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保稅物流、保稅貿易等戰略投資者,推動形成重慶保稅商圈,為重慶探索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帶來多重利好。
據悉,在保稅港區水港功能區除了交易中心(一期)外,還有保稅港區與綠地合資建設的國際貿易港城,以及香港普泰投資建設的中國進口食品城。全部建成總建筑面積達150萬方,將在兩江新區形成集購物、休閑、娛樂、商務為一體的城市新型商圈。
保稅港有關負責人說,該交易中心(一期)開業后,與位于解放碑商圈WFC等地的延展平臺形成聯動,并按照商品類別實行差異化經營。延展平臺更加偏重于母嬰用品、化妝品等類別,而交易中心(一期)則作為中樞,依托保稅港區,集報關、倉儲、物流、展示展銷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至此,以交易中心(一期)為中心,各大主城商圈為點,重慶將構建一個覆蓋整個西部各大重點商圈的商業體,將保稅展示、展銷模式從保稅港區延展至整個西部地區。
據了解,保稅商圈的形成,在“兩帶”戰略的依托下,必將引入更多的高端商品和服務理念,加強重慶商圈經濟的外向型依存度,給重慶商圈帶來蛻變。
重慶市委常委會日前審議通過《關于黨政機關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不直接分管人財物等工作的暫行規定》,強化對“一把手”權力的制約監督。
《規定》明確指出: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財務、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行政審批和其他不宜直接分管的工作。因特殊情況確需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直接分管的,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向組織人事部門備案。
重慶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聯合發布消息稱,今年前三季度,重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00.83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位居全國第一。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11.36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5078.97億元,增長12.6%,其中工業增加值4164.32億元,增長12.4%;第三產業增加值3710.50億元,增長8.6%。
今年前三季度,重慶實現進出口總值4514.42億元,同比增長52.9%,較全國平均水平高51.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2920.31億元,進口總額1594.11億元,分別增長45.5%和68.6%,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提高41.9和68.7個百分點。
重慶市統計局發言人張富民說,前三季度,重慶新簽訂外資項目170個,簽訂合同外資額20.83億美元,同比增長15.1%,實際利用外資60.5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實際利用內資4643.76億元,增長20.5%。
重慶市發改委消息:新建鄭州至萬州鐵路項目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項目建成后,與先期建設的重慶至萬州高速鐵路貫通運營,重慶到鄭州全線運營約1030公里,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9小時52分縮短到約5小時,重慶至北京的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25小時縮短為6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