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萊斯特—重慶中國協會”與渝萊友好交往

2008年3月15日—21日,英國萊斯特市迪克斯學校的師生代表訪問團再次來到巴縣中學(現重慶市實驗中學)進行為期一周的友好訪問和交流。
友好城市是一國地方政府發展對外關系的重要渠道與成果。然而在友城關系建立之后,由于政府部門無法對所有的友城關系給予同等的重視,可能會存在著兩城之間關系疏遠的現象。重慶與萊斯特為保證雙方關系的持續、健康發展,建立了專門組織——“萊斯特—重慶中國協會”,對兩城友好關系進行專門管理。這種通過專門組織協調與促進兩地關系發展的模式,是重慶與萊斯特友城關系發展的特色所在。
“萊斯特—重慶中國協會”成立于1995年2月,政府對其非常重視,邀請了萊斯特市前市長亨利·鄧菲先生擔任首任會長。該機構一經成立就積極投入到加速渝萊關系發展的工作中,成為推動兩地經貿合作、公眾交往的主要負責機構。其在經貿與文化交流方面成果顯著。在經濟交往方面,1996年,協會會長亨利·鄧菲先生率領的萊斯特市代表團對重慶進行了訪問,主要考察了重慶的經濟發展計劃,并與重慶就中小企業合作展開討論。在此次的代表團中,不僅有政府官員,也有商界人士。通過組織商界人士直接訪渝,促進了渝萊兩地企業的直接對接。協會這一舉措,不僅有利于經貿合作的有效達成,還有利于豐富渝萊友好關系發展的渠道,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溝通網絡,促進渝萊友城關系的穩固與升級。而在文化交往方面,1999年,時任“萊斯特—重慶中國協會”秘書長的大衛博士來渝擔任巴縣中學(現重慶市實驗中學)的外教。其在渝工作期間,積極聯系與組織巴縣中學與萊斯特市文化教育機構的交流。在其推動之下,重慶巴縣中學與英國萊斯特市迪克斯學校正式建立友好學校關系,成為渝萊之間第一對友好學校。在這對友好學校的示范作用下,重慶與萊斯特市的文化教育交流逐年加深,時至今日,重慶與萊斯特市在各個層次的教育機構中都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這兩個故事雖可能只是渝萊關系發展中的細枝,但卻反映出“萊斯特—重慶中國協會”在推動渝萊關系方面的務實舉措。該協會的工作人員通過親自參與渝萊交往,為兩地各領域的公眾往來實現了牽線搭橋的作用。在政府的宏觀指導之下,以專門機構負責的方式將渝萊關系發展由政府文件上的宏觀設計,變為具體務實的合作項目。這種方式,對于穩固地方政府已有友城關系方面具有積極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