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花
摘 要: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課程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電工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專業理論課。努力使每個學生掌握這門課程是任課教師的目標,因此積極探索各種教學方法尤為重要。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踐總結出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課程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電工類專業?專業理論課?教學方法
筆者從事中等職業教學工作已二十多年了,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這門課也教了好些年,這門課程的特點是計算很少,需要理解的卻很多,更主要的是需要以動手訓練為主。因生源特殊,學生學習基礎薄弱還參差不齊,相差頗多,這給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如何能使學生更快、更好、更容易地掌握這門課程不僅是考驗教師對這門課程的理解,而且要求教師更多地探索各種教學方法的動力。
一、明確教學目標,合理確定學生應具備的能力結構與知識結構,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課程總共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為常用低壓電器及其安裝、檢測與維修;第二單元為電動機的基本控制線路及其安裝、調試與維修;第三單元為常用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線路及其安裝、調試與維修;第四單元為變頻調速系統。
第一單元是初步認識,是基礎,學生只有在掌握各種常用低壓電器的結構及原理的基礎上才能懂得第二單元各種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除此之外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能按照電路圖或者接線圖準確無誤地動手接線。通過動手訓練進一步領會各種線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種電器在線路中所起的作用,通過解決在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學生可以規范操作、提高能力。在掌握各種基本控制線路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識讀常用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線路及安裝、調試與維修,進而對變頻調速系統有初步了解。
四個單元的內容中重點在一、二單元,明確告知學生常用低壓電器的結構原理及用途必須掌握;第二單元各種基本控制線路的原理必須清晰明白,且能準確熟練完成各種線路的接線及操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合理利用各種教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這門課程由于內容較為生硬,如果按照上數學課那樣講解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合理應用各種教具,積極探索各種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動手實踐尤為重要。
如教具萬用表的選擇及應用:接觸器的輔助觸頭有常開和常閉兩種,對于這兩種觸頭的講解,教材中的定義是:接觸器未通電動作時觸頭的狀態。概念有點籠統,必須加以明白。此時讓學生們使用萬用表,按照老師的指導,用萬用表測量接觸器的輔助觸頭,通過萬用表的讀數來講解:電阻讀數是無窮大的那個觸頭就是常開輔助觸頭。因為它在線圈未通電時是斷開的;電阻讀數為零的那個觸頭就為常閉輔助觸頭,因為那個觸頭在線圈未通電時是閉合的。通過這樣的一個方式就可以讓學生清晰明白地了解常開觸頭與常閉觸頭。再進一步講解常閉觸頭在線圈通電后是要先斷開的,常開觸頭在線圈通電后是要后閉合的,動作的順序是有先后的;線圈斷電后的復位則相反,線圈斷電后常開觸頭先要斷開,常閉觸頭則后恢復閉合,這一點明確要求學生必須掌握,這樣就有利于第二單元基本控制線路的理解。
再如第二單元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各種控制線路的講解,利用多媒體進行生動明了的教學。講解線路工作原理時,當合上電源開關、按下啟動按鈕時,控制線路中就有電流通過,此時利用多媒體手段,配以動畫就可以讓學生明白了解電流的流向及線路通電的先后順序。由于控制電路與主電路的通電時間間隔很短,學生們并不能用肉眼來判斷先后,但這個事實的確存在,此時多媒體手段的應用可以說恰如其分。在理解了線路工作原理之后,必須強調學生動手訓練,通過實際操作加深印象,熟悉原理,提高實踐能力。
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如接觸器自鎖與接觸器聯鎖這兩個概念,采用對比的方法講解效果就不錯。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的含義不同;其次自鎖與聯鎖所使用的輔助觸頭不同;再來不同的觸頭在線路中所接位置不同,由于種種的差別決定了在線路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再如講解接觸器與繼電器這兩節內容時就可以采用歸納的方法來講解。因為接觸器、中間繼電器、電流繼電器、電壓繼電器它們的工作原理有相同的部分那就是電磁式工作原理,但由于各電器所帶觸頭結構,大小不同,所以承受電流的能力也不同,從而展開講解各電器觸頭在線路中的位置及所起作用。
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講解,比如按照教材安排,先從三相異步電動機正轉控制線路講解,再講解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線路,由淺入深,由簡到難,最后再通過總結歸納來加深學生們對各線路的認識。通過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完第二單元的各種控制線路后,可以向學生提問,以使學生們對所學知識有個歸類,對所學內容更加清晰明白。
(作者單位:陽泉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