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艷青
摘 要:全國公安院校招錄培養體制改革更加注重實戰動手能力,教育對象發生了較大變化,課時也作了相應調整。本文提出只有采取改進教學方法、建立綜合考核機制等措施,才能適應招錄體制改革的新要求。
關鍵詞:經偵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政法人才
為培養政治業務素質高、實戰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政法人才,政法院校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于2008年拉開了序幕。公安院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司法體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積極開展公安民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面向高校畢業生和退役士兵實行定向招錄、專業化培養,為基層公安機關培養、輸送公安人才。面對新形勢,公安院校將面對前所未有的改革。同時,招錄培養體制改革不可避免地會給經偵課程教學帶來沖擊,使其課程實用性較差、師資水平不高等弊端凸顯。針對這種情況,如何做好經濟犯罪偵查課程教學,值得深思。
一、公安招錄培養體制教學模式的特點
公安招錄培養體制教學模式的特點,主要是將其與公安院校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比較總結出的特點。
1.教學目的和要求更加注重實戰動手能力
公安教育改革就是要努力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和警察職業意識,為基層公安機關培養輸送高素質的應用型、實戰型專門人才。公安院校招錄培養體制改革后,由于從制度層面保證了“入學即入警” ,使得培養目標更加明確。可以看出,與公安院校以往人才培養的目標相比,公安“體改生”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從事基層公安工作的民警,而且這些培養對象在入學時就已經明確了畢業后從事公安工作的地區、崗位和警種。這種針對性的培養在教學目的和要求上更加注重學員的實戰動手能力。因此,在教學上將增加實踐課程,將更加突出實際執法技能的教學,也更加推動和促成教學與實戰的一體化。
2.教育對象知識層次差異明顯,專業背景多元化
根據招錄培養方案,體改生主要是從高校畢業學生和退伍士兵中招收,而傳統的公安專業學生招錄體制是在參加普通高考的高中畢業生中招錄學生。招錄培養體制改革前的教育對象在年齡、閱歷和文化基礎上具有高度的同質性,教學時無須太多考慮學生的差異。相較之下體改生的知識層次差異明顯,專業背景多元化。由此可見,文化基礎的差距大是顯而易見的。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學員對公安工作缺乏感性的認識,甚至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同時,也不能忽視高校畢業生和退伍士兵在社會閱歷以及年齡跨度上也有較大差別,進而導致其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較大差異。這些都會給教學帶來較大困難。
3.教學課時不同
體改生教學中,相關課程的教學課時將被精簡壓縮,同時公安部明確要求要加強實踐課程的教學課時。這也就意味著教學內容相比以往傳統公安專業教學會有較大的調整,更注重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的執法技巧訓練。需要我們注意的是,由于體改生中不少學員以前所學知識均與警察這個職業沒有太多關聯,所以許多課程幾乎是從零起點開始學習,這無疑更加大了學習的難度。同時,面對年齡差異較大、知識結構參差不齊、社會閱歷迥異的學員,對授課教師講課的方式方法、課程進度、難易程度的把握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二、經偵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經濟犯罪已有逐漸成為主流犯罪的發展趨勢。因此,大力強化經偵工作,努力建設堅強的經偵隊伍迫在眉睫,也直接關系到打擊經濟犯罪工作的成效。而目前經偵隊伍的現狀還不能完全適應當前各項工作的需要,部分經偵民警辦案能力不強,執法效率不高,大大影響了辦案質量與工作效率。這其中公安院校的經偵課程教學就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目前體改生的業務技能提高。
1.課程實用性較差,教育對象難以兼顧
在體改生的經偵課程教學中,有些教師往往是以不變應萬變。不顧教學課時不同、教育對象層次差異和多元化的背景,依然套用傳統公安專業學生招錄體制下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學生每個階段學習的內容和掌握的程度均未進行嚴密的論證。由此,課程教學的內容往往重復陳舊,流于形式。
教學中涉及經偵技能、經濟、法律知識的方面,在教學中往往講的比較籠統,沒有明顯針對性,難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提高業務技能。特別是有關經濟方面的知識,許多學生以前沒有系統學過,甚至沒有接觸過相關方面的知識。教學中因受課時所限,教師對經濟知識只能簡略提及,不敢深入或者各自為政,條塊分割,往往讓學生們難以形成理論體系,學習難度較大。法律方面,雖然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但教學中教師往往無視教育對象的層次差異,內容千篇一律,從而造成針對性不強,學生有時難以適從。
2.教師缺乏實戰經驗,教學方法陳舊
我國公安院校的教師大多數來源于學校,沒有經歷過長期的公安實踐鍛煉。因此公安院校教師不太了解基層經偵工作。實戰經驗的不足,對教學質量則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最終導致教學質量不高。
筆者曾到省經偵總隊鍛煉,能切身感受到實戰的重要性以及對教學的裨益。但由于教學任務重,教師們忙于日常教學工作,很難抽出整塊時間專心致志到公安一線去親身體驗經濟犯罪偵查的全過程。由于實戰經驗的缺乏,必然對教學質量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經偵教學的形式呈現單一化的傾向,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以及“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法普遍存在。另外,實習針對性不強,未達到實習的目的。大部分學生的實習地點基本都是派出所和刑警隊,去經偵部門實習的學生少之又少,甚至沒有。這樣就導致學生所學的經偵理論知識很難在實踐中加以檢驗,難以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3.教育對象對其職業淡漠,學習動力不足
體改生因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不同,其知識背景和社會閱歷也參差不齊,同時對其自身定位不準和對現狀的不滿,往往使其對警察的認知感和對警察事業的奉獻精神非常欠缺。由此,這種對警察事業的淡漠,決定了他們在學習上難有動力。同時,不少體改生認為自己工作崗位已經確定,順利畢業之后就可高枕無憂,加之原來在大學和部隊一些風氣的影響,使之學習熱情不高。這種不濃的學習風氣自然會在經偵課程的教學中有所體現,甚至出現缺課、逃課現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