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邢寧寧 李曉明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96~97頁。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正確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通過知識遷移,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學生能夠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受到愛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理解和掌握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算法和算理。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一)出示課件,復習舊知
1.“組成”我知道
師:在美麗的森林王國里,一只可愛的小兔子去拜訪大樹爺爺,途中它遇到了一些考驗,你能幫幫它嗎?
生:10個十是(100)。
生:100里面有(10)個十。
2.“筆算”我能行
師:大樹爺爺出了兩道題要考小兔子。聰明的你,也會做嗎?
(學生獨立完成豎式計算36 + 19、36 - 19,教師巡視檢查。)
師:完成的同學和你的同桌說一說: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時,要注意什么?
生1:(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生2:(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你們真聰明,得到了大樹爺爺的表揚!美麗的森林王國是小動物的家,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看!我們的家園多美啊!(課件出示圖片。)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它變成了這個樣子。看到這幅圖片,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怎么做?
生:太臟了!人們不應該亂扔垃圾。我會把垃圾撿起來。
師: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地球的環保衛士。為此,花園小學的環保小衛士們開展了“愛我家園、清除白色垃圾”的活動。這是他們收集礦泉水瓶的情況(出示例題)。仔細觀察,根據圖上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并列出算式嗎?
生1: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算式是180 + 340。
生2:第一周比第二周少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算式是340-180。
生3:第二周比第一周多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算式是340-180。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評析:教師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對學生進行愛護環境的思想教育。】
二、 探究新知
(一)教學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
1.自學交流
師:請你嘗試獨立計算180 + 340。算完后,和你的小伙伴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2.暴露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教師收集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暴露的問題。
(1)忘記進位 (2)計算錯誤
3.總結算法
師:我發現大部分同學都采用筆算的方法,我們來看看這位同學做的。你是怎么算的?
生:個位0+0=0,十位8+4=12,百位1+3=4。
師:誰想說點什么?
生1:百位應該是5。
生2:十位滿10向百位進“1”,百位要加上“1”,所以是5。
師:和你的小伙伴說一說“1”表示什么。
生:“1”表示1個百。
師:“1”是怎么來的?
生:十位8+4=12,滿10個十,也就是1個百,所以向百位進“1”。
師:你是從哪位算起的?
生:從個位算起。
師:你想提醒這位同學注意些什么?
生:計算時要認真,計算要準確。
4.其他算法
師:還有其他算法嗎?
生:18+34=52,180+340=520。
5.練一練
師:請用豎式獨立計算230 + 580、360 + 190,完成的同學,請你來當小老師,幫你的小伙伴檢查對錯。
師: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再次交流學生易錯點。)
(二)教學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
1.自學交流
師:請你嘗試獨立計算340-180,算完后,和你的小伙伴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2.暴露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教師收集學生在試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忘記退位 (2)計算錯誤
3.總結算法
師:你有什么問題想問這位同學嗎?
生:百位是怎么算的?
生:3-1=2。
生:十位不夠減,從百位退“1”,所以百位是3-1-1=1。
師:十位是怎么算的?
生:十位上14-8=6。
師:14是怎么來的?
生:從百位退的1個百,退到十位當10個十,10+4=14。
師:筆算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還應該注意什么?
生:還應該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師:你想提醒這位同學注意些什么?
生:計算時要看清運算符號,認真計算。
4.其他算法
師:還有其他算法嗎?
生:34-18=16, 340–180=160。
5.練一練
師:請用豎式獨立計算640-160、550 + 270,完成的同學,請你來當小老師,幫你的小伙伴檢查對錯。
針對學生易錯點,緊扣筆算加、減法的注意事項,再次交流。endprint
【評析:教師教學新知部分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自學——暴露問題——小組交流——全班解惑等活動,充分暴露學生在自學、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再由學生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遷移學會新知。同時,使學生在批判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建構新知。】
三、應用新知(智力大闖關)
1.我會填
教師出示法則,學生填空。(略)
2.我是森林小醫生
3.走進生活
去年植樹350棵,今年植樹280棵,一共植樹( )棵。
上半年使用360個,下半年使用290個,下半年比上半年少使用( )個塑料袋。
4.開放題
5.拓展延伸
1300 + 2900 = 3200 – 1800 =
6.打氣球
學生在練習本上快速計算,起立匯報計算結果。(略)
【評析:習題部分的設計從基礎到開放再到延伸,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螺旋上升。在鞏固新知的同時,更注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認知,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應用意識和思維的創新性。】
四、總結新知(略)
評析:
本節課教學清新自然,圍繞森林王國展開,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形成一條環保主線貫穿始終,使學生在解決身邊的真實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自己來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
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學生自學——暴露問題——小組交流——全班解惑環節組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努力做到學生能學會的不講,學生交流中能解決的問題不講,教師在全班交流中針對學生的問題展開追問,讓學生在思考和批判中建構知識,這樣的教學是針對學生真實問題的教學,充分體現了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整個教學是學生的自學,暴露的是學生的問題,交流的是學生的困惑,追問的是學生的認知沖突,做到問題讓學生提,分析讓學生想,思路讓學生講。給予學生廣闊的思考空間,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所以整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中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
練習的設計是由基礎性習題——批判性習題——生活中問題——開放性習題——拓展性習題——訓練性習題6部分組成,學生通過自主解決——自我反思——自我解決——自我推理——自我概括方式進行學習。在這6部分習題中暗含著基礎知識的培養——反思性的學習——解決實際問題——創新意識——推理能力等的培養。這樣的習題設計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從多方面幫助學生掌握算法、理解算理。讓學生運用本節課的知識,在層層深入中解決問題,力求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達到融會貫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下培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總之,整節課的教學,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師生、生生互動良好,較好地實踐了新課標的理念。endprint
【評析:教師教學新知部分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自學——暴露問題——小組交流——全班解惑等活動,充分暴露學生在自學、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再由學生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遷移學會新知。同時,使學生在批判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建構新知。】
三、應用新知(智力大闖關)
1.我會填
教師出示法則,學生填空。(略)
2.我是森林小醫生
3.走進生活
去年植樹350棵,今年植樹280棵,一共植樹( )棵。
上半年使用360個,下半年使用290個,下半年比上半年少使用( )個塑料袋。
4.開放題
5.拓展延伸
1300 + 2900 = 3200 – 1800 =
6.打氣球
學生在練習本上快速計算,起立匯報計算結果。(略)
【評析:習題部分的設計從基礎到開放再到延伸,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螺旋上升。在鞏固新知的同時,更注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認知,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應用意識和思維的創新性。】
四、總結新知(略)
評析:
本節課教學清新自然,圍繞森林王國展開,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形成一條環保主線貫穿始終,使學生在解決身邊的真實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自己來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
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學生自學——暴露問題——小組交流——全班解惑環節組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努力做到學生能學會的不講,學生交流中能解決的問題不講,教師在全班交流中針對學生的問題展開追問,讓學生在思考和批判中建構知識,這樣的教學是針對學生真實問題的教學,充分體現了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整個教學是學生的自學,暴露的是學生的問題,交流的是學生的困惑,追問的是學生的認知沖突,做到問題讓學生提,分析讓學生想,思路讓學生講。給予學生廣闊的思考空間,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所以整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中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
練習的設計是由基礎性習題——批判性習題——生活中問題——開放性習題——拓展性習題——訓練性習題6部分組成,學生通過自主解決——自我反思——自我解決——自我推理——自我概括方式進行學習。在這6部分習題中暗含著基礎知識的培養——反思性的學習——解決實際問題——創新意識——推理能力等的培養。這樣的習題設計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從多方面幫助學生掌握算法、理解算理。讓學生運用本節課的知識,在層層深入中解決問題,力求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達到融會貫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下培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總之,整節課的教學,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師生、生生互動良好,較好地實踐了新課標的理念。endprint
【評析:教師教學新知部分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自學——暴露問題——小組交流——全班解惑等活動,充分暴露學生在自學、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再由學生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遷移學會新知。同時,使學生在批判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建構新知。】
三、應用新知(智力大闖關)
1.我會填
教師出示法則,學生填空。(略)
2.我是森林小醫生
3.走進生活
去年植樹350棵,今年植樹280棵,一共植樹( )棵。
上半年使用360個,下半年使用290個,下半年比上半年少使用( )個塑料袋。
4.開放題
5.拓展延伸
1300 + 2900 = 3200 – 1800 =
6.打氣球
學生在練習本上快速計算,起立匯報計算結果。(略)
【評析:習題部分的設計從基礎到開放再到延伸,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螺旋上升。在鞏固新知的同時,更注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認知,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應用意識和思維的創新性。】
四、總結新知(略)
評析:
本節課教學清新自然,圍繞森林王國展開,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形成一條環保主線貫穿始終,使學生在解決身邊的真實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自己來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
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學生自學——暴露問題——小組交流——全班解惑環節組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努力做到學生能學會的不講,學生交流中能解決的問題不講,教師在全班交流中針對學生的問題展開追問,讓學生在思考和批判中建構知識,這樣的教學是針對學生真實問題的教學,充分體現了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整個教學是學生的自學,暴露的是學生的問題,交流的是學生的困惑,追問的是學生的認知沖突,做到問題讓學生提,分析讓學生想,思路讓學生講。給予學生廣闊的思考空間,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所以整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中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
練習的設計是由基礎性習題——批判性習題——生活中問題——開放性習題——拓展性習題——訓練性習題6部分組成,學生通過自主解決——自我反思——自我解決——自我推理——自我概括方式進行學習。在這6部分習題中暗含著基礎知識的培養——反思性的學習——解決實際問題——創新意識——推理能力等的培養。這樣的習題設計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從多方面幫助學生掌握算法、理解算理。讓學生運用本節課的知識,在層層深入中解決問題,力求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達到融會貫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下培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總之,整節課的教學,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師生、生生互動良好,較好地實踐了新課標的理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