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春
(廣東粵嘉電力有限公司,廣東 梅州 514032)
某火力發電廠5,6 號鍋爐配套安裝了2 臺TMC-1000 型進爐煤采樣機,由于原設備廠設計中存在的局部不合理性和實際使用中進爐煤的濕度較大,導致運行故障較多,給入爐煤的正常取樣工作帶來較大負面影響。為此,該廠對入爐煤采樣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對采樣機進行了優化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采樣頭。原采樣頭驅動鏈條與采樣斗均在系統皮帶頭部漏斗內(見圖1),致使煤塊等雜物經常落到鏈條上,造成鏈條卡死,無法取樣。這是最大的缺陷。

圖1 采樣斗驅動鏈條被煤塊卡死
(2)縮分器。落料口與縮分鼓之間距離太小,且縮分鼓未設清掃裝置,造成落料口與縮分鼓之間容易堵煤。特別是南方雨水多,煤濕,加之電廠用煤水分較高、灰分大、粘性也大,容易出現煤樣排料不暢,進而出現積壓堵塞的現象。如圖2 所示。
(3)原采樣頭取樣斗門靠自重關閉,動作不可靠,遇有積煤或塊狀物卡阻時,取樣斗門會誤開關或無法關閉。
(4)給料機螺旋葉片靠出料端容易出現因煤樣排料不暢而發生積壓堵塞的現象。
(5)原就地控制系統采用的是PLC+TD200 控制,操作麻煩,對故障顯示不直觀,調整不方便。

圖2 落料口與縮分鼓間易堵煤
(1)重新設計采樣頭和驅動裝置,對原來的采樣頭和驅動裝置進行改造。將采樣頭取樣部分與驅動部分布置在落煤斗外側的2 個不同的封閉箱體內,如圖3 所示,并根據需要更換部分電纜、相關限位和限位保護系統部件,以徹底杜絕因煤塊飛濺到驅動鏈條上而引發的故障。行走導軌采用5 號輕軌,可使運行平穩順暢。
(2)根據現場實際尺寸和位置,重新設計防堵型縮分器和落料管。
(3)增大落料口的孔徑和落料口與縮分鼓之間的距離; 在縮分鼓下方增設不銹鋼自動清掃器,及時掃清縮分鼓上的粘煤,保持縮分鼓整潔。如圖4所示。
(4)改進采樣頭取樣斗門關閉裝置,解決開關不可靠的問題。將開閉門機構改進為撞塊形式,使取樣斗門開閉靈活、可靠。

圖3 重新布置的采樣頭與驅動裝置

圖4 對落料口與縮分鼓的改進
(5)對靠近出料端的給料機螺旋葉片進行防堵塞工藝結構改進,以解決煤濕時煤樣因排料不暢出現的積壓堵塞問題。
(6)將PLC+TD200 就地控制系統改為對故障信息顯示更為直觀、更加安全可靠、操作更加靈活方便的PLC+HMI 液晶觸摸屏就地控制系統。
該廠5,6 號鍋爐進爐煤采樣機優化改造項目于2009年7月竣工,驗收合格后投入使用,至目前為止已實現連續安全穩定運行。根據該廠Q4 缺陷系統統計,改造后至目前僅出現過3 次不同類型的缺陷,較改造前6 個月內累計出現28 次缺陷的情況大幅度減少。優化改造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和自動化水平,確保了進爐煤采樣機的可靠運行,最大程度地提高了采樣的準確性和代表性,節約了維護成本和檢修維護工作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孫 剛.商品煤采樣與制樣[M].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2 曹長武.電力用煤采制化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