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B族維生素可謂是維生素中的大家族,目前發現的共有八個成員,它們分別是: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3、維生素B5、維生素B6、維生素B7、維生素B12、維生素Bc。
它們在寶寶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直接或間接作為新陳代謝中的輔酶,關系到神經、消化等各系統能否正常運行。更有意思的是,他們之間還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
家族八成員各自的作用
成員一:維生素B1
·構成輔酶,維持體內正常代謝。
·促進胃腸蠕動。當缺乏時,易導致食欲減退。
·對神經組織的作用:維生素B1缺乏易導致腳氣病。
·與心臟的關系:維生素B1缺乏會引起心臟功能失調。
食物來源:葵花籽仁、花生、大豆粉、瘦豬肉、全麥粉、小米、玉米、糙米等。
TIPS:維生素B1含量因食物種類而異,且受收獲、儲存、烹調、加工等條件影響。所以盡量選用粗加工的谷物類,且烹調時間及溫度不宜過長、過高。
成員二:維生素B2
·構成輔酶參加物質代謝。
·參與細胞生長。當缺乏時易導致皮膚黏膜受損,如眼角炎、口角炎、外生殖器炎癥。
·參與維生素B6和維生素B3(煙酸)的代謝。
·與機體鐵的吸收、儲存和動員有關。補充維生素B2對防治缺鐵性貧血有重要意義。
·具有抗氧化活性。
食物來源:動物內臟、蛋類、奶類、大豆和綠色蔬菜等。
TIPS:維生素B2對光和熱比較敏感,所以建議陰暗、低溫條件儲存及烹調。
成員三:維生素B3(煙酸)
·構成輔酶。
·保護心血管,缺乏可引起癩皮病,前期癥狀有體重減輕、疲勞乏力、記憶力差、失眠等,加重時會出現皮炎、腹瀉、癡呆。
食物來源:肝、腎、瘦畜肉、魚、堅果、乳、蛋、玉米等。
TIPS:玉米中的煙酸為結合型的,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只有經過堿處理的玉米才能水解為游離型的煙酸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吃玉米建議單獨烹調,在制作過程中加堿。
成員四:維生素B5(泛酸)
·構成輔酶,參與代謝。
·參與血紅素及膽固醇的合成。
·參與脂肪酸合成。
食物來源:泛酸在自然界有廣泛的食物來源,如肉類(尤其動物內臟)、蘑菇、雞蛋、甘藍和某些酵母、全谷物食物等。
TIPS:食物中的泛酸在正常儲存條件下是相當穩定的,但在熱和堿性、酸性條件下不穩定,所以建議低溫烹調此類食物。
成員五:維生素B6
·參與氨基酸代謝。
·參與糖原和脂肪酸的代謝。
·其他功用,如缺乏時典型的臨床癥狀是:脂溢性皮炎、小細胞性貧血、癲癇樣驚厥,以及憂郁和精神錯亂的一些神經癥狀。
食物來源:豆類、畜肉、肝臟、魚類、蛋類、水果、蔬菜、奶類等。
TIPS:遇堿較不穩定,對酸、熱較為穩定,所以可以在烹調時點醋,有利于維生素B6的保存。
成員六:維生素B7
·作為輔酶參與代謝。
·參與消化酶合成,促進消化。
食物來源:奶類、蛋黃、動物肝臟等。
TIPS:維生素B7對氧化劑不穩定,加熱易被破壞,加工時可用加入富含維生素C或維生素E的食物來防止。
成員七:維生素B12
·構成輔酶,參與代謝。
·參與脂肪酸合成,進而影響神經。
·參與紅細胞生長。
食物來源:動物食品,如肉類、動物內臟、貝殼類及蛋類。
TIPS:乳母如果是素食者,注意單獨補充維生素B12制劑。
成員八:維生素Bc(葉酸)
·作為輔酶參與代謝。
·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生長。
·參與脂代謝。
食物來源: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食品中,如動物內臟、雞蛋、豆類、酵母、綠葉蔬菜等。
TIPS:食物加工過程中損失大約50%~90%,補充劑比膳食攝入生物利用度更高,但需在營養師指導下服用。
食補B族維生素
【三色豆腐】
食材:北豆腐、大蝦、豌豆、淀粉、小蔥、亞麻籽油、鹽
DIY
1.食材均清洗干凈后,大蝦去蝦線、去皮;
2.鍋中放適量水,北豆腐焯水,豌豆煮至綿軟后撈出備用;
3.北豆腐切成2~3厘米小塊,大蝦切碎,小蔥切末備用;
4.淀粉加適量水,攪拌均勻備用;
5.炒鍋燒熱后,放入少量亞麻籽油,加入蔥末爆香;
6.倒入大蝦碎,炒至變色后放入豆腐、豌豆;
7.炒至均勻后,放入水淀粉,待汁液濃稠后,關火,放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TIPS:3歲以下寶寶不建議吃整粒豌豆,媽媽可根據寶寶咀嚼能力,將豌豆做成豌豆末、豌豆碎等。
【雞肝粥】
食材:雞肝、糙米、糯米、香芹、鹽
DIY
1.食材清洗干凈后,雞肝切小塊在水中浸泡半小時;
2.糙米、糯米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熬住;
3.雞肝切碎粒,鍋中加適量水,焯水后瀝干備用;
4.香芹取嫩葉,切碎備用;
5.炒鍋燒熱后,倒入少量亞麻籽油,放入焯好的雞肝碎,炒1~2分鐘出鍋;
6.將炒好的雞肝放入米粥中,繼續熬10分鐘,放入香芹葉碎關火,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TIPS:動物內臟富含B族維生素、鐵、鋅等,因為安全問題媽媽往往不敢選擇,但每周吃一次是可以的。在購買時,建議選擇有機食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