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錦春
摘 要:本課題通過對低年級小學數學師生語言互動方式的研究,總結了創設主動表達的語言環境,提高教師的提問技巧,增強教師的示范與引導以及采用多樣方法、互動交流的教學策略,旨在增強課堂活力,提高教學效益。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數學;師生語言互動;策略
師生語言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它所涵蓋的內容非常多,包括問題的提出、學生的討論回答、教師的評價等因素。現實課堂教學中“滿堂問”“拖泥帶水”“低效評價”等現象仍然不少,其關鍵因素是師生語言策略的低下。語言是引導學生融入學習的最佳載體,互動是聯系師生情感的紐帶,師生語言互動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低年級的小學生進入學校不久,還沒有建立自我學習能力,而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如果教師不注重教學方法,就會使學生感覺課堂枯燥無味,喪失其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和興趣。因此,研究低年級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師生語言互動策略,不僅能夠促進師生的交流互動,建立融洽的課堂氛圍,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快樂、更高效地探究知識、提高能力,對促進師生有效的教與學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結合長期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和當前教改的要求,提出以下師生語言互動策略。
一、創設主動表達的語言環境
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中以學生的主動表達為中心,努力為學生的表達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勇于表達、樂于表達。低年級的小學生理解能力較弱,應多采用具體可感、生動形象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融入其中。因此,教師既要熟練地運用教具、學具和多媒體手段,又要注意運用舉例、故事、情景、聯想、比較等各種方式創設主動表達的語言環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的參與和表達,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建立學生的美好情感和信心,為課堂中師生的語言互動提供良好的氛圍。
二、提高教師的提問技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提問對師生的語言互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問題不僅能啟發思維、激發興趣,而且能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其中,促進師生交流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提問技巧包括語言的準確性、思考性、邏輯性和靈活性。提問準確性是指問題必須清楚明了,準確具體,簡短而容易回答;提問思考性指的是教師是“說”而不是“背”,教師不僅要清楚自己想要說什么,還要了解學生在想什么,特別是要在知識的關鍵處、理解的疑難處、思維的轉折處、規律的探求處設問,從而促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主動表達;提問邏輯性是指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應該由淺入深,條理清晰,承上啟下,然后一環扣一環地設問,使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化,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問靈活性則要求教師的提問要靈活多變,生動形象,既要展開話題,又要避免跑題太遠,能夠用學生聽得懂的話提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增強教師的示范與引導
低年級學生缺乏數學語言,但他們的模仿能力強,因此教師要做好解題思維表達的示范,教師的示范利于學生的模仿,能夠讓低年級的學生用合理的數學語言回答問題。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認真傾聽,聽懂學生要表達的意思,并及時作出評價,特別是學生“卡殼”時教師要引導提示,規范學生用詞的準確、合理、完整,這樣有助于學生思維表達的清晰與完整,
四、多樣方法,交流互動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表達、會表達、愛表達,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經常創設富有童趣的情境,采取競賽與獎勵、游戲與體驗、討論與練習、操作與演練等多種互動技巧,通過講故事、猜謎語、分享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等多樣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課堂的學習效益。
例如可以采用“打電話”來進行表達游戲。教師可以說:“小朋友們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打個電話告訴你的好朋友吧,注意要讓你的好朋友聽懂喲!”這個游戲與生活接近,能夠讓學生打開“話匣子”,與周圍的同學盡情地交流。再如采用小組輪流說,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討論后每組請一名代表進行交流。教師可以說:“小朋友們碰上困難了,小組討論一下,一起來想辦法。”這樣做,既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面對別人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又有了傾聽別人講話的機會,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充分地交流互動,從而帶動課堂氣氛。
綜上所述,教學語言是教師向學生表達思想、傳遞信息、溝通情感的橋梁和紐帶,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表達技巧,采用合理的語言互動策略,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充分融入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鼓勵和支持學生表達自我的意見。通過對師生數學語言互動策略的研究,希望能改變教師只重知識傳授的現狀,做到在把握知識目標的同時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信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等多個方面,從而創造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李三秀.提高數學交流能力的途徑[J].江西教育,2002(19).
[2]王寶大,史衛澤.教師口語訓練[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上海市奉賢區西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