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小學低年級課文語言優美,文章短小,內容簡單,通俗易懂。我覺得可以采取以讀代講的方法進行這一時期的閱讀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朗讀訓練,并且要能夠做到持之以恒,這樣才會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他們成為優秀的人才。對于如何抓好低年級的閱讀教學,筆者有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培養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采用自由式朗讀的方法
低年級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課文又采用全部拼音的形式出現,這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閱讀平臺。所以,在教學之初,我們就可以在理解課題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地去朗讀課文。
例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時,我先讓學生閱讀全文,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大概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壁虎為什么要去借尾巴?它的尾巴哪去了?它向誰借尾巴了?最后它借到尾巴了嗎?這些淺顯有趣的問題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能極大地調動他們的求知欲望,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通過認真朗讀課文就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于是,我抓住有利時機布置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提出以下幾方面的自讀要求:①借助拼音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②思考前面提出的問題。③讀完后數出自然段并標上序號。要求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自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認讀生字的能力,又讓他們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長期堅持訓練,學生自學生字和整體感知課文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從而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二、訓練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的能力,采用理解性閱讀的方法
低年級的課文語言優美、內容生動有趣,是一個個飽含知識的載體。要想訓練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性朗讀的能力,就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和點撥。每篇課文都有一兩個重點段,每段話一般有一個或幾個重點詞,學生讀書時也能找出哪里寫得精彩,哪里是最能感動人的地方,哪里還有不明白的地方。這些重點詞句及精彩、疑惑之處就是閱讀的重點,也是需要反復品讀、認真體會的地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讀出感情,首先,要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低年級課文中有許多生動有趣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中最能體現感情朗讀的就是人物的語言。不同的語言能夠體現體現人物的各自特點,這就是課文的重點。如《春雨的色彩》一文通過寫一群小鳥在屋檐下躲雨時的爭論,既表現了小鳥的天真可愛,又向人們展示了春天的一幅幅美麗畫卷:草地綠了,桃花紅了,油菜花黃了……這篇課文只要讀好它們之間爭論的語言,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了。因此,我著重讓學生采取形式多樣的讀法去讀對話部分:自己讀、小組展示讀、分角色朗讀。我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又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并根據課文內容設計這樣一些練習:春雨落在紫羅蘭花上,紫羅蘭紫了,按照小鳥們的說法春雨是( )色的;春雨落在梨樹上,梨花白了,按照小鳥們的說法春雨是( )色的……這樣,就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了閱讀質量。
其次,要讀出感情,還要注意把握語速和語調。學生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選用合適的語速語調朗讀課文,只有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才能做到這一點。如《美麗的公雞》,通過公雞的語言,就可以看出公雞的驕傲和自高自大。因此,指導學生讀好公雞的語言,可以使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文中,公雞前三次的語言分別是:“長嘴巴的啄木鳥,咱們倆比一比,到底誰美。”“鼓眼睛的小蜜蜂,咱們倆比一比,到底誰美。”“大肚皮的青蛙,咱們倆比一比,到底誰美。”這三次說話,都可以看出公雞的傲慢無禮。教學中,可這樣出示以下問題幫助學生來理解課文:①自讀課文,看一看公雞都和誰去比美了?其他小動物是什么態度?②把公雞和啄木鳥、蜜蜂、青蛙的對話畫出來,再讀一讀。③想一想,公雞為什么要說這些話?其他小動物為什么是那樣的態度?④指導朗讀,師生予以評價。⑤分角色朗讀課文。以上教學以朗讀為主線,把朗讀、思維、表達融為一體,指導學生很好地感悟了公雞的特點。
三、提高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采用運用性朗讀的方法
學習任何一種知識都要講究靈活運用,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練習。要想提高閱讀能力,最好的辦法還是讀書。因此,在學生熟練地朗讀并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要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如在學完《家》這篇課文后,我讓學生結合課文的寫法,用“( )是( )的家”練習說話。低年級的孩子天真可愛,想象力很豐富,再加上他們接觸的新鮮事物多,因此他們表達的欲望十分強烈,說起話來也條理清楚、形象生動、比喻貼切。如搖籃是寶寶的家,夜空是星星的家、森林是小鳥的家等。這種遷移性的訓練,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與方法及時地加以運用,不僅培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總之,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形式各異,這就需要我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斷鉆研新課改理論,改進教學方法,從而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河北省遷安市上莊鄉平林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