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夏娟
這里的“動”,與葉瀾教授關于課堂教學的重要命意“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中的“活力”意思有點相近。學生在課堂上只有心“動”了,情“動”了,也才必然會有其腦“動”和口“動”。否則,學生的心是“灰”的,情是“冷”的,硬讓其“動”腦“動”口,也只能是枉然!以下,筆者就自己在學習數學課堂中如何采取有效策略來演繹數學課堂的“動”來進行研究。
一、教師演示操作,細致觀察感知
在“認識圓”中的一次教學中,教師是這樣設計的:
師:老師帶來一個非常美的字,圓,你能用“圓”字組詞嗎?生:團圓、圓潤、圓滿……師:圓是平面圖形中最美的圖形。圓在哪兒,你能舉例嗎?生:鐘面、硬幣、光盤……師:足球、排球、橙子是圓嗎?生:它們是球體。教師給橙子(精心挑選的球狀橙子)做一個“手術”(師演示將橙子切開),讓學生觀察截面。生:截面是個圓形,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橙子的皮在外圍是一條曲線。師:(出示由波浪線圍成的圖形和一個橢圓)它們是圓嗎?通過給橙子做“手術”這一輕巧的設計,使學生從活生生的球狀水果中得到一個平面圖形,學生對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qū)別無需更多的言語解釋,在操作演示的過程中就潤物無聲地理解了。同時,對圓這一平面圖形的認識更是直觀鮮明:截面中,橙子皮正好是一條封閉的曲線,這條曲線圍成的圖形就是一個圓。再通過對兩個圖形的辨析,學生對圓的初步認識在生動形象的演示活動中通過自主觀察、感知,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二、學生活動探索,順理成章理解
“強扭的瓜不甜”,強加給學生的知識,學生不易理解、掌握,而自己動手做過了、想過了、想通了,自然理解掌握得順暢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探索活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身臨其境,去感悟、理解,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認識分數”一課,讓學生動手找分數:①明確分工。每位組員根據所給材料分一分,并說一說你得到分數的過程;同時組長負責把研究結果記錄在“研究報告”上。②學會交流。一人演示時,小組其他成員認真觀察,仔細聆聽,積極補充。③講究效率。音樂聲響起開始活動,聽到鈴聲結束討論。“把若干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學生要理解是有一定難度的。于是,教師設計了將12枚棋子看作一個整體,來動手找分數這一探索活動,學生通過動手擺,通過思考和交流,找到了1/2,把12枚棋子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1/2;找到了1/3,把12枚棋子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1/3;找到了1/4,把12枚棋子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1/4;找到了1/6,把12枚棋子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1/6;找到了1/12,把12枚棋子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1/12。學生又發(fā)現:棋子的枚數沒有變,得到的分數卻在變。這是為什么呢?“把若干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這一結論的得出就順理成章了。
三、實踐活動拓展,興趣盎然鞏固
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了,要加以鞏固,不一定要單純依靠問答式、做題目等常用的學生已經沒有新鮮感的形式。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走進“社會”,扮演不同的角色,運用所學知識參加一些實踐活動。這樣,學生會非常開心地參與,并想方設法圓滿地解決問題。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教師可以帶大家到“數學學具制作工廠”參加實踐勞動,做一名心靈手巧的“工人”,每人實踐制作一個長方體。這里有一些材料(投影出示材料的類型、表格),先請各小組商量一下,填寫領料單,再請小組長到老師這個“保管員”處領取材料,最后各自“工作”。
孩子們個個興奮極了,人人爭當“工作能手”。“我要領8個頂點,因為長方體有8個頂點;三種不同長度的小棒,每種4根。”在填寫領料單的過程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就復習了長方體的特征。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必須將相同長度的小棒作相對的棱,無形中又鞏固了“相對的棱,長度相等”這一知識。在制作好后,教師又問:“什么決定了長方體的大小?”“棱的長度。”“我們要研究12條棱嗎?”“只要研究3條。”整個過程學生興趣盎然,而且自覺主動地鞏固所學知識,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出色地完成實踐任務。
四、游戲活動延伸,深化數學知識
游戲是學生喜愛的,在課堂教學中會經常出現。但游戲活動的設計不能只追求表面的熱鬧,而要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后靜靜地思考、感悟,對所學知識深化、提煉、升華。如教學“找規(guī)律(周期問題)”一課,課后題目:穿珠子的游戲。給學生各色圓片來代表珠子,5顆珠子為一組,照這樣穿下去,從左起第24顆珠子必須是紅色。(學生進行游戲活動)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發(fā)現:從左起第4顆珠子都是紅色。師:為什么從左起第4顆珠子是紅色,第24顆珠子就是紅色。生:24÷5=4(組)……4(顆)。所以,從左起第24顆珠子是紅色。師:除了從左起第24顆珠子是紅色,還有哪幾顆也是紅色?生:從左起第4顆、第9顆、第14顆、第19顆珠子也是紅色。師:只要保證什么?生:除法算式中的余數是4。這樣的游戲活動,讓人眼前一亮。它不僅是單純的擺一擺,而是在理解所學規(guī)律后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活動,是對孩子們思維能力的歷練。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孩子們將會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能靈活變通地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數學課堂是活的課堂,是充滿生機的課堂。因此,我們要共同努力,創(chuàng)設充滿靈性與活力的課堂,以豐富多彩的活潑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真正“動”起來,從而使我們的數學課堂魅力四射。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盛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