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如藍


他在-71℃的北極向她求婚,然后駕帆船“北京號”穿越大洋,完成環球航海,在南極長城站,他和她舉辦了一場由企鵝見證的婚禮。
天很冷,愛很熱
張昕宇和梁紅的父母都在同一家大型國企任職,所以他們算青梅竹馬了。后來,張昕宇去部隊當兵,退伍后拿著兩萬元復員費,和梁紅一起到北京創業。他們先后開過小飯店,擺過燒烤攤,做過導游。2000年,他們轉行做外貿,生意越做越大,到2005年時,已經有了千萬身家。
每天像賺錢機器一樣的日子,令張昕宇感到厭倦,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銅臭味。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張昕宇和三十多名志愿者組成一支叫“北京希望”的救援隊,攜帶各種專業工具及災區急需物資趕赴受災較嚴重的德陽縣漢旺鎮,因表現出色,“北京希望”被譽為“最專業的救援隊伍”。之后,張昕宇又趕赴德陽、綿竹任疾控隊隊長,負責五千名災民的疾病預防控制及消毒工作。災區一片片的廢墟和災民們臉上痛苦的表情,長時間在張昕宇的腦海里閃現、沖擊。十五天下來,張昕宇瘦了二十多斤,這十五天,也改變了他的人生。
從災區回到北京后不久,張昕宇的父親因病離世,痛苦之后,他頓悟了。他對女友梁紅說:“愛到極致,行到極端,我們去探險吧!”
2012年,張昕宇開始策劃環球探險之旅,他選擇的第一站令人匪夷所思,去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地處北極圈的俄羅斯奧伊米亞康村。當他跟一個英國朋友談起此事時,英國朋友的反應是:“NO!中國人,不可能!”這讓他很不服氣,外國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
2012年大年初一,張昕宇和梁紅開始了奧伊米亞康之旅。經過八天馬不停蹄地趕路,他們穿行了六千多公里,抵達奧伊米亞康村。當地只有上百戶人家,來此的游客要到村委會登記,梁紅的編號是129,是歷年來進入該村的第129位外國游客,同時,他們是有記錄以來,第一批在冬天進入這里的中國人。
當地人聽說張昕宇他們要嘗試野外露營后都覺得不可思議。晚上12點,張昕宇和梁紅鼓足勇氣鉆進了室外的帳篷,除了一壺熱水和兩套被褥,里面沒有任何取暖設備。在冰天雪地里露營,說起來浪漫,其實很危險。他們不敢睡覺,深怕進入深度睡眠后,會因體溫過低而喪命。張昕宇不停地給梁紅出算術題、腦筋急轉彎。第二天上午10點,兩人鉆出帳篷,他們發現,放在帳篷外的溫度計全被凍壞了。那晚的最低溫度是-54℃。他們創造了兩項紀錄,梁紅成了世界上第一位在極寒之地成功露營的女性,張昕宇則成了第一位在-54℃環境下野外露營的中國男性。
回程那天,張昕宇拉著梁紅來到世界極寒地紀念碑前,那里是-71℃,他要給梁紅一個驚喜。在紀念碑下拍了幾張照片后,身著幾層棉衣的張昕宇,像個笨拙的大熊一樣吃力地單腿跪地,掏出一個戒指盒打開,迎著呼嘯的風雪大聲喊道:“梁紅,嫁給我吧!”這個戒指是張昕宇從北京買的,此行上萬里,一直帶在身上。梁紅先是覺得驚訝,而后興奮地尖叫,看到男友被霜雪染成白色的眉毛和眼睫毛,她不由得熱淚盈眶:“我愿意。”不料,北極圈求婚雖然浪漫,代價卻很慘痛。張昕宇剛把戒指套到未婚妻手上,轉眼間,她的手指竟被冰冷的婚戒粘掉了一層皮!他心疼不已,只得小心翼翼地又把戒指從梁紅手上取下來,裝進盒子里交給她。梁紅說:“其實,再掉幾層皮我都不介意,因為我們多年的愛情已經瓜熟蒂落了!”
是探險而非冒險
從北極回來后,張昕宇與梁紅的探險像上了軌道的列車,越開越快。
張昕宇著手準備索馬里探秘之旅時,梁紅擔心當地充斥著恐怖襲擊、綁架,每天槍聲不絕,不安全。但拗不過張昕宇,還是答應去了。
2012年5月13日凌晨,張昕宇一行四人從北京出發,先在索馬里的鄰國落地,然后轉機去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在這架老舊的飛機上,座位沒有安全帶,機艙內沒有空調,機身由于變形到處漏風,在空中飛的時候像喝醉了酒一樣搖晃,好在最后他們還是安全地降落在了摩加迪沙機場。
走出機場,城市里的房屋大多早已坍塌,幸存的房子上也彈孔密布,大街上坐滿了拿槍的人。抵達摩加迪沙的第三天,梁紅在當地辦的手機卡收到一條短信,對方讓他們主動給10萬美元,否則就綁架他們,贖金是100萬美元。梁紅把短信拿給向導看,向導說這很正常,只能加強安保防范。第二天,一名安保人員帶張昕宇和梁紅見了一個長相兇狠的男子,對方自稱是當地的軍閥頭目,可以擺平很多事情,希望他們正視短信里的要求。梁紅很吃驚,因為她的手機卡是安保人員幫忙辦的,這說明安保人員可能是綁匪中的一員。
張昕宇和梁紅決定玩一招金蟬脫殼,他們告訴安保人員,想去附近一個城市玩兩天再回來,故意在賓館留下一箱行李。衛隊把他們送進機場,看著他們飛去了索馬里的第二大城市哈爾格薩。劫后余生的梁紅向張昕宇感嘆:“生命真好,我們應該惜福啊。”
在俄羅斯死亡之城切爾諾貝利,他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無處不在的核輻射。
張昕宇說,當時圍繞在他們身邊的是茂密森林和鳥語花香,耳邊聽到的只有風聲,手中用于測量輻射數值的蓋革計數器一直不停地發出“嘀嘀嘀”的報警聲。在穿越一個核輻射禁區的時候,張昕宇和梁紅停了車把蓋革計數器伸出去,數值一下飆升到人體接受值的四萬倍。當時兩人雖然都穿著防護服,但是他們知道,再厚再好的防護服也不可能阻隔這樣高的輻射。
“那會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所謂‘鬼城,是多么恐怖的地方,因為你沒處躲,沒處藏,不知道哪里突然一下輻射值就高起來了,輻射無處不在。”梁紅回憶。此前,張昕宇是連拍X光片都會感到害怕的人,可是為了“行到極致”的夢想,他們堅持挑戰極限,當然所有的探險,張昕宇和梁紅都會做足準備工作,爭取把危險降到最可控的范圍內,張昕宇說:“我們是探險,不是冒險。”
不管張昕宇去哪里,旅途有多危險,梁紅都不離不棄陪著他。張昕宇常常想:這樣幸福的探險,世上又能有幾人?
最漫長驚險的婚禮
2013年6月19日,張昕宇和梁紅在北京舉行了南極航行探險的啟航儀式,也是他們環球婚禮的啟動儀式,梁紅換上了婚紗,顯得格外美麗。
7月5日,“北京號”帆船從上海啟航,一路向南。進入鄂霍次克海后,海水淡化器突然出現了故障,而船上的柴油又不足以支撐他們快速抵達下一個目的地。無奈之下,“北京號”臨時停靠俄軍廢棄的軍事基地新知島尋找柴油,可惜收獲甚微。幾近絕望的船員不得不起錨繼續向不遠處的美軍廢棄軍事基地阿圖島前進,這次他們終于找到了需要的柴油和維修海水淡化器的零件。8月23日,“北京號”順利抵達旅行的第二站——阿留申群島的荷蘭港,已經很久沒有吃到新鮮食物的船員們在荷蘭港大飽口福。
最可怕的一段航程發生在北太平洋風暴帶。一個風團還沒挨過,另一個風團又撲過來,“北京號”在六米浪高的海域里航行兩天,接著又在四米浪高的海域里飄搖了四天,才算駛離了令所有人筋疲力盡的巨浪區。正當大家想松一口氣時,一個更大的危機又悄然向他們靠近。原本風平浪靜的海面突然下起了大雨,緊接著是一場巨大的風暴來襲,“北京號”的前帆被狂風整體吹飛,船載雷達也被狂風吹掉,全船電路在暴風雨中統統短路。看著滿目瘡痍的“北京號”,張昕宇告訴其他船員:“準備救生艇,隨時棄船。”好在風暴來得快去得也快,在漸漸平息的風暴里,張昕宇最終還是將船上的部分受損部件修理好,湊合著繼續啟航了。
2014年2月20日,張昕宇和梁紅到達南極。2月25日傍晚,他們實現了在南極結婚的夢想。婚禮上,張昕宇又給了梁紅一個驚喜——在南極之旅啟程之初,他就給世界各國政要寫信,希望他們能給新娘梁紅一些祝福,沒想到他很快就收到了不少回信:
波蘭總統布羅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在回信中說:“謝謝您與我們分享如此非凡的航海探險。在這場攜手而行的探險旅程中,祝福您和新婚妻一帆風順!”
加納總統馬哈馬在回信中寫道:“為了這樣勇敢無畏的環球航海,也為了如此非同凡響的婚禮,我們向您表示祝福!”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祝詞,則成為他們二人愛情最好的詮釋:“愛情不是終日彼此對視,愛情是共同瞭望遠方,相伴旅行。”
2014年2月,張昕宇和梁紅的新書《侶行》出版,他們想借此與全世界的人分享他們一路驚心動魄又浪漫至極的旅程。如今,他們依然在路上,攜手旅行已經成了他們最喜愛的生活方式。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