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兒

上海解放軍411醫院全軍口腔中心張慶福博士突發奇想,他要用3D打印技術,為患有左下頜骨造釉細胞瘤的女病人私人定制一塊下頜骨。3D打印下頜骨,這在國內醫學史上絕無僅有,他能成功嗎?打印出來的下頜骨能用嗎?
小牙疼成了大問題
2014年元旦剛過,剛從解放軍411醫院口腔中心出院的王亞芳大口呼吸著新鮮空氣,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丈夫胡東海看著她,異常激動:“我很久沒見你笑過了,還是和以前一樣好看。”丈夫的話,讓王亞芳感慨萬千,她曾經以為,自己這輩子再也不能笑了……
31歲的王亞芳是南京人,和大多數南方女性一樣長得嬌小秀氣,笑的時候,潔白的牙齒微微露出來,嬌媚動人。丈夫胡東海老實穩重,很疼老婆,靠著田里的收入,一家人過得很幸福。
2008年,王亞芳忽然覺得左邊的牙齒疼,她以為只是普通的炎癥,并沒有在意,沒想到幾天后,下頜竟腫了起來。王亞芳吃了點消炎藥,不但沒緩解,反而越腫越厲害。眼看著妻子連喝水都困難,眼睛也腫得看不見人了,胡東海急了,帶著妻子來到鎮醫院治療。
醫生檢查完后說:“你這是左下頜骨角化囊腫,要做手術。”一聽要做手術,胡東海嚇壞了。“只是個小手術,切除囊腫就行了。”胡東海還是不放心,他拉過妻子,低聲說:“要不咱們還是去市里吧,做手術還是大醫院保險。”王亞芳瞪了他一眼:“只是小手術,沒必要那么折騰。”
在鎮醫院,王亞芳做了囊腫摘除術,并拔除了兩顆牙。康復后,王亞芳便應聘到一家箱包廠做工。
哪知,好景不長,王亞芳很快發現自己的左下頜又腫了起來,牙疼得比上次更厲害。漸漸地,腫塊越來越大,本來只有下頜的一小塊,后來整張臉都腫了起來,整個面部都變了形。王亞芳發現同事們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還小聲議論,說她是不是得了什么傳染病。
王亞芳心里很難過,她對著衛生間墻上的鏡子仔細看著自己的臉,左邊臉頰的皮膚像充了氣的皮球一樣鼓了起來,本來美麗的眼睛被擠成了一條縫,五官也扭曲了,和右邊正常的臉一比,顯得丑陋又可怕。王亞芳的眼淚“唰”的一下流了出來,心里害怕極了。
從衛生間出來,手機鈴聲突然響起,王亞芳看到丈夫的名字,強打起精神,按下了接聽鍵,把情況告訴了丈夫。電話另一端,胡東海安慰她:“你別害怕,我在上海有個親戚,咱們這次去專業的醫院看,現在醫學水平這么發達,一定有辦法治好的。”王亞芳抽泣著點了點頭。
私人定制下頜骨
2013年12月11日,在丈夫的陪同下,王亞芳來到了解放軍411醫院。醫生看到王亞芳后,責備地說:“病得這么嚴重,為什么不早點到醫院就診?”王亞芳小聲說:“我以為只是牙疼,吃點藥就行了。”經過醫生診斷,確定王亞芳患上了左下頜骨造釉細胞瘤,腫瘤已經導致左側下頜骨嚴重破壞,必須立刻進行手術,切除病變下頜骨。
切除病變下頜骨并不是個復雜的手術,然而在切除病變下頜骨后用什么方法修復,醫生們卻各持己見。經過專家討論,最終提出了兩套方案:第一種手術方案是游離骨移植,這種手術方法是從身體的其他部位取骨,然后移植到缺損部位,以重建下頜骨外形及功能。然而除了會造成身體其他部位的創傷,這種手術方案最大的缺點是,術后下頜骨的形態恢復不夠理想,不可能有一塊骨頭剛好跟切除部位吻合得那么好。第二種手術方案是植入鈦重建板,鈦重建板能夠維持骨頭的連續性,然而與第一種方案相同的是,這種手術方式也無法恢復下頜骨形態。
下頜骨是面下部的主要骨性支架,通過顳下頜關節與顱骨相連,是面部唯一能活動的骨骼,與上頜骨共同負擔咀嚼功能,同時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良好的語言功能等方面也十分重要。因此,下頜骨缺損的修復必須要從形態和功能兩方面加以考慮。如果無法恢復下頜骨形態,將嚴重影響患者面部的美觀。
在參與制定手術方案的過程中,411醫院全軍口腔中心的張慶福博士也參與其中。他仔細研究了王亞芳的病情,認為這兩種方案雖然能維持下頜骨的功能,卻會影響病人的面部形態,都不是最好的辦法。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復病人本身的面部形態?張慶福陷入了思索中。
如果能有一個和病人本身下頜骨形態一致的種植假體用來修補,就能完全不影響病人本身的面部形態。張慶福的腦海中忽然靈光一現,他想起了自己2013年8月份在長春參加的一次學術交流會。在那次學術交流會上,有一家公司在推廣3D噴墨打印機。他想,3D打印機既然能打出立體的東西,就能打印下頜骨,他的構想是先CT掃描獲取病人下頜骨的形狀,再利用3D打印機打印出一模一樣的下頜骨。如果能成功,不僅對王亞芳,對很多患者來說都是天大的好事。
張慶福將這個大膽的構想提了出來,醫院領導十分重視,立即召集專家組進行討論。經過探討,專家組一致通過了張慶福的提議,決定采取這種方式為王亞芳治療。
因為從未有過這方面的經驗,一切都要靠張慶福自己摸索。通過CT掃描,張慶福獲取了王亞芳下頜骨的影像資料。隨后,他找到工程師,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對王亞芳左側的下頜骨進行了三維重建。結合計算機的輔助設計,通過反復比對,最終確定了合適的個體化下頜骨形態。
張慶福聯系上了一位從事3D打印技術研究的朋友,讓他按照下頜骨的模型,用3D打印機打印一枚下頜骨。朋友說:“打印下頜骨不難,但難的是下頜骨用什么成分構成,這很重要。”張慶福知道打印出來的下頜骨,不僅要和人體切合,而且要長久耐用,不然會給病人帶來二次手術的風險。
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張慶福提出用鈦粉做原料,制成鈦合金下頜骨。首先要將圖像輸入到3D噴墨打印機,預先選定的材料通過打印一層層沉積而得到3D實體。打印完成的下頜骨含有成千上萬個可供骨細胞附著和生長的微孔,表面還噴涂有一層性質近似人體骨骼的材料,避免病人排異。經過多次試驗,為王亞芳私人定制的下頜骨終于誕生。專家們多次驗證,確認它完全可以植入人體,但全套手術下來需要二十萬元。考慮到王亞芳的病情,院方決定先做手術再收費。
笑容再次完整
2013年12月12日上午10點,王亞芳被推入手術室。張慶福親自主刀,根據手術前定下的方案,他一點點地切除了王亞芳的病變下頜骨。他把患部處理完以后,開始植入鈦合金下頜骨。這枚特制的下頜骨,嚴絲合縫地嵌入被切除的病變部位。張慶福仔細檢查,確認精確植入后,開始進行縫合。
下午3點,王亞芳被推出手術室,手術室外焦急等待的胡東海急步邁上前。病床上的王亞芳還沒有醒過來,她的臉色蒼白,還纏著紗布,然而臉上原本腫脹的部位已經恢復正常。張慶福安慰他說:“放心吧,手術一切順利。”胡東海握住張慶福的手,激動得泣不成聲:“張醫生,我替小芳謝謝你,她終于能像以前一樣了!”
王亞芳醒來時,胡東海正趴在床頭休息。看著丈夫疲憊的身影,王亞芳輕輕抬手,想替丈夫梳理有些蓬亂的頭發,卻沒想到看似熟睡的丈夫被這樣輕微的動作驚醒了。胡東海看見已經醒過來的妻子,馬上緊張地問:“怎么了,你是不是不舒服?”王亞芳輕輕搖頭,想說什么,卻牽動了手術部位,一陣疼痛讓她皺起了眉頭。
見妻子露出了痛苦的表情,胡東海輕聲安慰她:“醫生說了,你現在需要休息,暫時不能進食,最好也不要說話。現在有些疼,忍忍就過去了。”看著丈夫心疼的眼神,王亞芳點了點頭。
一個星期后,王亞芳沒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張慶福檢查后,笑著對她說:“傷口恢復理想,疤痕也開始收縮,可以進行張閉口訓練了。”在醫生的指導下,王亞芳開始了術后訓練,很快就可以自己喝水和進食了。
經過兩周的觀察,王亞芳各項機能都很正常,也沒有出現排異現象,已經可以出院。可是二十萬元的手術費,夫妻倆只籌到了幾萬元。張慶福知道后幫他們跟院領導申請,最終減免了他們的手術費。
出院那天,張慶福親自將胡東海夫婦送到醫院門口,囑咐王亞芳按時回來復檢。半年后,他還打算為王亞芳在鈦合金下頜骨上重新種植假牙。夫妻倆握著他的手,感激得說不出話來。走出醫院的大門,看著街上喜慶祥和的景象,王亞芳和胡東海露出了輕松喜悅的笑容。
手術的成功,也讓張慶福異常喜悅:“現在很多肺、腎、心臟病人,都等待著供體移植,但因為供體少,很多病人只能無奈地走向死亡,如果腎臟也可以像王亞芳的下頜骨一樣私人定制,根據患者的血型、身高等生命體征,量身定做一枚臟器,不僅排斥性小,而且也解決了供體難的問題,那樣很多病人的生命都能得到挽救。”看著王亞芳夫婦攜手遠去的身影,張慶福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陳陟 czmocho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