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娣
(三明市三元區實驗小學,福建 三明 365001)
提高小學生寫字水平的有效做法
鄧秀娣
(三明市三元區實驗小學,福建 三明 365001)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當前學生寫字能力和水平下降,寫字教學質量滑坡。必須加強寫字教育。如何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呢?作者認為:教師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注重運用多樣評價方法,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寫字水平 寫字習慣 教學評價
漢字是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之一,它記錄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之根。書寫漢字,可以對這一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文字產生敬畏之情,激發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各個學段提出明確的寫字要求:一二年級“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書寫規范、端正、整潔”。三四年級“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五六年級“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為了把寫字落到實處,《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規定了書寫練習時間:“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可以說,作為指導語文教學綱領性文件的課程標準,2011版課標更加重視寫字教學。崔巒老師在一次人教版實驗教材教學觀摩研討會做總結性講話時指出:“字是一個人的另一張名片,是一個人語文素養、文化素養的一部分。我們要讓孩子踏下心來,好好地寫字,我們的老師也要寫好字。現在,我國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不能丟掉這一傳統。評估語文課的質量,不要忽視這一點。”不容置疑,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
可是,有調查表明,我國學生寫字水平在下降。那么,學生為什么如此忽視寫字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不少家長、老師和學生都認為只要學習好,字寫得好不好已經無所謂了;應試教育超量練習而不顧書寫質量;信息化社會的來臨對手寫漢字的沖擊,等等。
當前學生寫字水平下降,學校寫字教學質量滑坡。因此,寫字教育必須加強。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字水平呢?
在學校里,教師的字寫得好不好,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態度和熱情。因為學生天生喜歡模仿,教師常常是學生的重要模仿對象,教師的示范作用顯得特別重要。要讓學生寫規范字,教師必須率先垂范,自己就要注重寫字,寫好字,寫規范字。老師們應做到在課堂上認真板書好每一個字,在學生作業評語中寫好每一個字,做好學生的表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如果教師的字寫得特棒,無形中就給學生樹立了榜樣,學生往往就喜歡上寫字,甚至迷上書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非常重視寫字習慣的培養,對寫字姿勢、書寫習慣給予前所未有的強調,把“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作為一項教學目標,從第一學段一直講到第三學段。要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1.培養正確的坐姿、握筆的好習慣。
這一條老師們大都比較重視,許多老師把正確坐姿及握筆的要點編成順口溜,如:“右手握筆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胸離桌子約一拳,手離筆尖約一寸。”讓學生熟記成誦。
2.培養先看后寫,認真觀察字形的好習慣。
教師要引導學生寫字前認真地看,揣摩字形。注意什么地方容易寫錯,注意怎樣寫才好看,逐步把字寫漂亮。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不頻繁使用橡皮擦的習慣。
3.培養按照筆畫順序書寫的好習慣。
教師要教給學生基本筆畫和筆順的重要性,說明基本筆畫筆順和漢字的關系就像打地基和建高樓的關系一樣,對此要做重點指導。對漢字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下工夫指導,要給學生邊示范邊講解,讓學生從老師的示范中學會怎樣起筆、運筆、頓筆、呼應、避讓、穿插,等等。
4.培養完整書寫的好習慣。
教師要教育學生寫字時不要看一筆寫一筆,寫詞語時不要看一個寫一個,而要完整地寫整個字或者整個詞。
5.培養學生“提筆即是練字時”的好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咱們天天為了實際需要而寫字,其實天天在練字。”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們會發現,學生練字時是一種書寫,寫得還挺不錯的,可是,做起作業來又是另一種書寫,讓人不敢恭維。因此,教師對學生要反復強調,一定要將練字融入到日常的作業中,形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不管是什么地方,不管是什么時間,只要提起筆來寫字,就要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總之,任何一種好習慣的培養都要靠長期的檢查督促,單單把要點、道理講清楚,是遠遠不夠的。為此,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重視和監督,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寫字教學評價是指導學生寫好漢字的重要環節,成功的評價往往能激發學生的寫字熱情,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因此,在寫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運用多樣評價方法,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1.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1)教師評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的寫字進行評價。比如可以通過課堂指導評價學生的寫字,也可以通過批改學生作業評價學生的寫字,但評價中要注意避免平時課堂教學評價中常用的“好”、“棒”等抽象性評價,而采取有針對性的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例如:“這個字寫得規范、工整,加油!”“這個字的捺寫得很漂亮。”“最近你的字進步很大,繼續努力。”等等。教師的評價語不泛泛而談,說到點子上,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家長評
學生的寫字作業有一部分是在家里完成的,老師對學生家庭作業的書寫姿勢,書寫習慣等顯然是不易控制的,只能由家長進行正確指導。所以讓家長督促、評價孩子的寫字,是寫字評價的一項重要措施。老師要與家長協作,指導家長開展評價工作,從姿勢是否正確,寫字態度是否專心,書寫習慣是否良好等方面進行監督和指導。
(3)學生自評
教師、家長評價,常常容易忽略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因此提高學生寫字能力,學生自我評價是一個好的方法。首先教給學生評價寫字的方法,可以從筆畫、結構兩方面進行評價。通過自評,學生不但對字從整體結構到部件、筆畫,有了初步的感知,強化了記憶,提高了識字的準確性,而且強化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寫好字的自覺性。
(4)學生互評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應該引導學生互相評價。互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評價過程,如“誰的字寫得好?好在哪里?還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等等。大家互相評價,不斷反思、總結,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促進學生共同提高。
2.注重評價手段的多樣化。
小學生好勝心特別強,又喜歡得到別人的表揚。針對這個特點,教師要注意評價手段的多樣化,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增強自主練字的動力。
(1)創造活動展示平臺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入門的向導。學生一旦對寫字有了興趣,就能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寫出來的字就比較規范、端正、整潔。因此老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平臺,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如開展寫字比賽、參加各種書法比賽活動,舉辦優秀寫字作品展覽,評選“寫字小能手”、“小小書法家”等榮譽稱號。通過活動的開展,激勵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寫字中,真正做到一筆一畫寫好字。
(2)完善考試評價標準
在平時的語文學科考試評分標準中可以增加書寫評價項目。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制定增加卷面書寫得分的標準,以此促進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設立寫字考級制度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對他們的寫字水平給予肯定,每學年可以舉行一次寫字考級。平時練習時,教師要滲透考級的要求,幫助學生找到差距,為提升寫字水平打好基礎。考級證書既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又多了一把評價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