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強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表明,當今世界上80%以上的疾病都與水質不良有關。由于水污染,質量差的水溶解、攜帶大量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從而使人產生急慢性中毒,甚至影響后代的健康。
水在人體內更新一輪需要5~10天的時間,如果長期喝質量差的水,就等于長期處于惡性循環狀態。好的水能溶解、攜帶各種人體必需的物質。人體不會儲存任何剩余的水分,必須每天補充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人們當前喝水習慣,決定其10年后的健康。”人們只要堅持喝好水,科學飲水,健康將時刻相伴。
正常人每天從飲食和飲水中攝取的水分,成年人大約為2500毫升/日,攝入水量的多少一般應與人體每日排出水量平衡,如下表。
正常人每日水的攝入和排出量
正常人每天除吃飯以外還需要喝1500毫升左右的水,大約6~8杯,才能滿足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
如何科學飲水,有諸多不同方法與見解,各有其長。筆者匯集各家之長,提出飲水三宜三忌的概念與方法,即喝好活力水、養生水、保險水,忌暴飲、忌以飲料代替飲水、忌長期飲濃茶。供諸君借鑒。
科學飲水三宜
一是晨起一杯活力水,神清氣爽。
晨起一杯水十分重要。有學者把早上起來的第一杯水喻為救命水,可以說是一天之中補充水的最佳時機。因為人在整夜睡眠中滴水未飲,但呼吸、排汗、泌尿卻仍在進行中,這些生理活動要消耗許多水分,清晨飲水既可及時補充水分,又可以使腸胃馬上蘇醒過來,刺激蠕動、防止便秘。更重要的是,經過長時間的睡眠后,血液濃度增高。這個時候補充白開水是最好的,能迅速降低血液濃度,促進循環。
二是餐前一杯養生水,舒心怡人。
早、中、晚三餐之前約一個小時,應該空腹喝一定量的水。飯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內只停留2至3分鐘,便迅速進入小腸并被吸收進入血液,一小時左右可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包括分泌充足的胃液以利消化,因此,飯前補充水分很重要。尤其是早餐前,多飲些水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睡前一杯保險水,安心入眠。
睡前半小時喝一杯水,可以減低血液黏稠度,預防和減少心臟病、腦卒中突發的危險,降低結石發生的幾率。
醫學研究表明,人體在睡眠的時候會自然發汗,在不知不覺中流失水分及鹽分,有引發腦卒中的危險。為了預防腦卒中或心肌梗塞,老年人睡前必須適當補充水分。老年人在晚飯后至翌日起床這段時間不飲水,血液中的水分就會不足,血液容易黏稠,起床前后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建議老年人睡前半小時要補充水分、電解質,讓身體在睡眠中仍維持平衡狀態,不僅有利于預防腦卒中,同時可以降低尿液濃度,防止和降低結石發生率。
科學飲水三忌
一忌暴飲。飲水如吃飯一樣,要細品慢咽,不能暴飲。尤其是在高溫環境下或運動過后大量出汗時,更不能暴飲。暴飲不但不能起到補水作用,反而會造成脫水。如果人體在短時間內過量飲水,會增加心臟、腎臟等臟器的負擔,打亂人體正常的生理調節能力。尤其是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患者,都不能喝太多的水,更不能猛喝,要防止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剛劇烈運動后的人也不能一次喝太多的水,否則容易引起意外。
二忌以飲料代替飲水。經常飲用高糖分飲料會造成很多健康問題,可能使人們患上糖尿病,加大患腎結石、骨質疏松、齲齒及痛風的風險,還會降低其他營養素攝入,對發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尤其不利。事實表明,沒有額外加入防腐劑、色素等添加劑的白開水和茶水才是最好的飲料。
三忌長期飲濃茶。茶與可可、咖啡并稱當今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為世界三大飲料之首,被譽為“最理想的飲料”確實不過分。因為茶葉中含有很多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常飲茶可預防多種疾病。但是,由于茶葉中也含有有害物質,特別是濃茶,對人體健康有害。
據分析,茶葉中含有2%~5%的咖啡因,濃茶中咖啡因含量更高,一杯濃茶中約含有100毫克左右的咖啡因。過量的咖啡因可導致神經過度興奮,可以引起心跳過快,對患有心動過速、早搏和房顫的冠心病患者不利;可以引起失眠;可引起胃蠕動加快,胃壁細胞分泌亢進,胃酸增加,對胃黏膜刺激加強,長期飲用濃茶易導致胃潰瘍;濃茶中所含鞣酸也多,鞣酸可以和食物中的蛋白質、維生素B1、鐵離子結合,使這些營養素不能正常地被吸收,易造成人體營養素缺乏并產生相應的癥狀,如貧血、便秘等。
古人云“淡茶溫飲最養人”。建議眾茶友和飲茶者堅持濃淡適度,特別要避免長期飲用濃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