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強
摘 要:在進行施工過程中主要對墩柱翻模進行檢驗,再對鋼筋的工藝進行綁扎連接,在進行連接以后對模板進行有效的安裝,增強控制管理,對混凝土進行澆筑,然后再對混凝土的外圍加強控制與檢測,翻模施工再到養生監控。
關鍵詞:模板檢測;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墩柱翻模
1 模板的檢查
1.1 整體全部采用特定的鋼化模板,其節點高度為2米,每次澆筑為4米。
1.2 在進行翻模的過程中施工方必須要考慮整體的外部構造,要做好各項拼裝的準備工作,并且嚴格注重接縫的平整狀態。
2 如何綁扎、加工鋼筋
為了確保鋼筋的整體工藝質量,將兩端的鋼筋要磨合平整,為了確保更好的在施工當中沾合兩端;當進行每一根的滾軋直螺紋鋼筋的同時都需要采用止規檢測方式和通規的檢測方式;并且在進行施工的同時,要嚴格把控鋼筋主要的接頭絲口不能超過一絲的量;在進行鋼筋捆綁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設計院設計的圖紙、間距、方位進行,不能超出額外的誤差,為此還要確保受力面的接頭總量不能超越主要鋼筋數量的百分之四十,期初在進行下料的過程中要把握好按照4m、6m、8m進行,對于接入長度的過程中要依照4.5m下料。鋼筋制作主要控制主筋接頭、間距及箍筋間距。
3 模板的安裝
具有構造緊密的安裝模板,不能由一點的滲水、漏漿。對于任何的支架的安裝、模板以及安全施工對策都應該有明確的技術方案。在進行模板的安裝時,不能對整體的樓層產生過大的負荷。也許在進行安裝的過程中,混凝土的構造不可能完全按照設計的要求達到相應的受力體系,必須要有臨時支撐來固定。在進行支架、底模的安裝的時候必須要按照設計的要求來進行。在進行施工的過程當中,最為被忽視的就是后澆帶模板的支頂及拆除,這樣會導致結構性缺陷,我們必須要加強重視。對于已經安裝的支架、模板,如果其混凝土的強度滿足于設計效果的強度后,就能夠完全的承受荷載力;如果施工荷載大于使用荷載就必須重新核算并設立臨時的支撐。
4 如何控制鋼筋保護層
受力的準確度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承載程度,也直接的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持久性。并且承受度的保護厚度必須要按照國家的規定執行,它的依據是確保了所設計的位置能夠達到最基本的要求。保護層最終的目的不僅僅要防止鋼筋不會生銹,還能夠達到設計要求保證受力的程度、抗耐性及防火性等。
5 混凝土的施工
5.1 如何對混凝土進行攪拌作業、運輸作業
砼的水平運輸采用罐車,翻模施工墩位(1#,18#-23#)采用吊車配合料斗澆注,為防止混凝土離晰,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超過2m,在墩身中間安置串桶2道,混凝土通過串桶進入模內。
5.2 如何澆注混凝土
為了讓混凝土達到均勻密實的效果,必須要充分的考慮其構件的種類、澆筑的各個范圍、混凝土的質量、鋼筋的質量要求等,并且在進行澆筑的過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灌注。在進行高難度的灌注過程中,一般的情況下不會超過500毫米,在進行注平后才能在上層面上進行澆筑,只有振搗做到位才能在澆筑的過程中充滿端頭的各個角落。在澆筑的過程中避免模板、鋼筋以及定位筋移位。對于收縮性裂縫的產生是由于骨料下沉、泌水原因造成,就必須壓實抹光混凝土表面。
如果要是對有裂縫處進行施工澆筑之前,必須要確保接茬處剔鑿干凈,有潤濕的澆水,再有接茬的地方將水泥砂漿鋪設好,以確保裂縫處的完好。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對于大體積的混凝土來講,要想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必須要結合礦物摻合料,以及水化熱低的水泥;利用冰水等措施來進行降溫,確保混凝土入模溫度。
6 混凝土的外觀控制
6.1 混凝土質量需要有良好和易性,合適坍落度。
6.2 澆注工藝:自由下落高度超過2米分層振搗密實連續澆筑過振漏振。
6.3 模板:表面清潔,光滑平整拼縫嚴密漏漿;合適拆模時間。
6.4 養護:保水養護防止開裂有利于期混凝土強度增長。
7 混凝土頂面高度的控制
按照施工流程主要是通過分節澆筑的方式,根據每段混凝土頂面的高度來衡量相近的墩身是否接縫完好,當快要完成頂部時,要使其混凝土層面稍微高于模板頂,以便日后的清潔工作;當施工完成后讓施工方將臨近的混凝土處理平整,確保模板頂層與混凝土的層面保持一致的水平,確保上下兩個節點為平整、平行的。
8 鑿毛
鑿毛的作用主要起著增強粘結力,把原來的砼表面的浮漿雜物等打掉以使砼更好的連接,一般鑿毛只要有1.5CM---2.5CM就可以了。保證鑿毛的混凝土面清潔。
9 模板拆卸和翻模
對第一層的墩柱模板拆除時,先不動第一層,因為它的使用為第二層作為持力點。在第一層過程中采用吊車拆除的方式,翻到第二層中,進行拼接、安放到適合的點上。在拆除的過程中保證混凝土的衛生清潔、使工作做到位,逐步循環。
10 垂直度的控制
為保證墩柱外型順直、垂直度滿足規范要求,每澆注4米用全站儀進行軸線恢復,檢查坐標偏差情況,避免誤差值累積。在墩柱模板安裝就位后,利用恢復的軸線坐標點對模板上口進行定位,并用拉纜風繩固定,再對模板外側垂直度檢測及已完成部分檢測,對出現誤差超出規范允許范圍時進行調整,以保證外形順直。
11 養生控制
11.1 夏季養生:利用灑水方式或者覆膜的養護管理,養護期要大于七天。
11.2 冬季養生:按工期計劃安排,養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必須要嚴格執行。對于養護的措施有多種,例如:混凝土澆筑后的灑水、噴霧、覆蓋或者使用薄膜保濕的措施。在進行平面結構構件的樓板、平板燈時,混凝土的抹壓、收漿以后要將塑料薄膜覆蓋在上面,以防止水分不被蒸發,當混凝土結實后,凝固后,當人類可以行走時,便可將塑料薄膜拆掉,將草簾或者是麻袋鋪設上去,再用水澆透,如有必要的狀況是可以使用蓄水養護的方式。當墻體混凝土澆筑后,混凝土就會達到個的效果(1-3d)后,必要時應及時松動兩側模板,離縫約3-5mm,就可以以噴淋或者架設淋水管進行維護。當模板被拆除之后,就需要使用草簾或者麻袋等措施防止陽光直接照到墻面;然而對于地下室事宜的方式方法是盡早的回填土。
如何加強保溫隔熱措施?氣候對其建筑結構的影響必須控制在很小的一定范圍之內。是否有好的屋面保溫效果,這就對屋面水平的構建溫度起了一定的作用,不單單只會引起均勻的伸縮效果,而且還有通過表面溫度所產生的彎曲變形。對于外墻保溫隔熱措施也會直接的影響著外墻立面各構件的溫度所產生的不同變化。不單單只是由于外表面的溫度差多產生的彎曲變形,也會有豎向構件的伸長或者縮短導致的結構的整體彎曲和內力,主要還是高層建筑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不單單只是采用一般性的高效保溫隔熱材料,如果想要降低整體構件的溫度差,還應該有較好的屋面通風、以及空氣夾層的墻面,這樣才能保護好屋內的其他構件不受氣候的影響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