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云
摘 要:建筑外墻滲漏是較為常見的建筑質量通病之一,建筑外墻滲漏不但影響建筑外表的美觀,嚴重的甚至影響建筑的結構安全,也會給維修帶來很大困難。文章就外墻的滲漏原因進行分析,從設計、施工、操作角度對滲漏提出防治措施,進一步避免此類質量通病的發生。
關鍵詞:外墻滲漏;原因;措施
1 外墻滲漏常見部位
門窗與外墻交接部位滲水;散水坡滲水;外墻預埋件根部滲水;變形縫部位滲水;鋁合金門窗的滲漏;外墻框架結構梁柱與砌體圍護結構間的滲漏。這些都是外墻滲漏常見部位。
2 外墻滲漏的原因
2.1 建筑設計時對外墻防滲漏能力考慮不充分。大部分建筑外墻在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材料的抗滲能力,外墻使用的磚、砂漿抗滲能力弱,強度等級在達不到標準而產生開裂都是發生滲漏的原因。
2.2 施工所用材料達不到設計要求導致外墻滲漏。(1)砌筑用砂漿配合比不合理、強度底,筑起方法不規范都是誘發滲漏水的原因。(2)外墻砌塊邊角缺失、門窗安裝平整度、垂直度沒有調整好,門窗與墻體縫隙沒有填充充分也是發生滲漏的主要原因。
2.3 施工原因導致外墻滲漏。
2.3.1 砌體的施工質量。(1)砌體材料規格尺寸外觀質量有殘缺、強度等級低、砌筑方法沒有按操作規程施工等因素導致抗滲能力不強。(2)砌筑到梁、板底部時直接斜砌沒有預留墻體沉降時間,使砌塊與梁底相接處出現裂縫引起滲水。(3)鋼筋砼梁、柱因與墻體線膨脹系數不一致,溫度所造成的熱脹冷縮對砌體產生正反兩向的水平推力是產生圈梁底水平裂縫、橫墻踏步式或階梯形裂縫和縱墻窗角斜裂縫的外部原因。(4)墻體及砼欄板底部雜物清理不徹底,產生底部構件沒有完全結合造成根部滲水。
2.3.2 抹灰層的施工質量。(1)外墻粉刷層質量差引起滲漏水,外墻抹灰砂漿拌和不均勻、稠度太大、砂子過細或含泥量過大,或使用超過初凝期的砂漿,在抹灰操作時不進行二次壓實,都會造成砂漿找平層本身質量不佳。當天氣炎熱受陽光直射水分蒸發過快時,會導致抹灰層失水裂縫。(2)窗臺施工時沒有向外做順水坡,窗楣沒設置滴水槽促使墻體根部滲水。(3)墻體洞口尺寸或位置不符合設計要求,窗框與墻體間的間隙未能認真處理,間隙太小,無法填充材料;間隙過大,填充不實。(4)外墻門窗側邊和窗臺處的滲漏水,門窗側邊發泡劑打設不均勻,硅膠打設粗糙,窗臺下口細石混凝土澆搗不密實等原因。(5)磚砌體抹灰前一天,應對施工墻體澆水濕潤,讓基層吸足水分,以抹底灰后,用刮杠刮平、搓抹時砂漿保持潮濕柔軟為宜。(6)外墻抹灰必須分層進行,嚴禁一遍成活,待每層終凝后,方可進行下一層抹灰。施工時每層厚度宜控制在6~10mm。各層接縫位置應錯開,并設置在砼梁、柱的中部。
3 防治措施
3.1 施工方案中滲漏水的防治措施。(1)針對常見的滲漏部位在編寫施工方案時應考慮如何防止滲漏的發生,做到防患于未然。(2)在施工過程中嚴格監督現場施工質量。
3.2 材料原因引起滲漏水的防治措施。嚴把材料關,對進場的所有材料嚴格檢查。必須做到進場材料相關手續齊全能通過檢測檢驗,對不合格材料一律清場。
3.3 控制好砌體砌筑質量。(1)對于外墻框架結構梁、柱與砌體圍護結構間的連接,必須按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在混凝土柱中預埋砌體錨固鋼筋;在砌體結構施工前,柱與砌塊必須澆透水,吸水飽滿。砌筑時,砌體與柱間必須用同標號的砌筑砂漿填塞飽滿,不得出現先砌磚后鉤縫的現象。在結構梁面砌筑砌體時,必須座漿飽滿。結構梁底的砌體砌筑,同樣應砌筑砂漿填塞飽滿,但因為要采用砌體斜立頂磚砌筑的要求,施工時往往會因工作面條件造成施工人員站立角度不好,且因可能多次出現的斬磚現象,部分操作人員便貪圖方便,采用了先擺磚后面層鉤縫的錯誤方法,為建筑物留下了滲水隱患。高層建筑因條件限制,外墻面維修困難,特別是山墻更甚,所以在施工時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嚴格按規范施工,并且在外墻框架結構梁柱與砌體圍護結構間鋪貼300mm寬的鋼制密目網(鋼釘固定),網鋪貼至接縫外150mm,檢查合格后再按設計要求抹灰,以克服各種原因造成的接縫開裂。(2)改善砂漿和易性,推廣“三一砌筑法”,嚴禁用干磚砌墻,確保灰漿飽滿度和提高粘結強度填充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間隔15天后,再將其補砌擠實,并用水泥砂漿將斜向磚縫嵌填密實;按磚的模數,在框架柱上植筋。
3.4 堵塞好洞口。外墻對二次結構穿墻對拉螺桿洞粉刷前用沖擊鉆從外立面鉆進5-8cm,用發泡劑堵塞孔道,外墻面留30mm,再由外向內填塞,摻10%膨脹水泥的防水砂漿搗實,然后用1:2水泥砂漿兩次粉刷抹平。(1)螺栓洞及腳手架洞等孔洞用細石砼做好填堵。(2)新做填充墻與老墻體、柱梁交接處的縫隙應填嵌密實。為了防止溫度變化造成墻體裂縫,在梁柱與填充墻交接處應設置一層鋼絲網。(3)加強鋁合金外窗或塑鋼窗與墻體之間的密封處理。門窗框周邊與墻體接觸處應清理干凈,外窗框與洞口的間隙采用發泡劑填充飽滿,外窗框四周的內外接縫應用密封膏嵌填嚴密。
3.5 確保外墻抹灰質量。(1)抹灰前,應將基層表面清理干凈,腳手架眼等孔洞填實堵嚴;砼墻表面凸出較大的地方要事先剔平刷凈,并用界面劑抹砂漿進行毛化處理,并噴水養護,增大砂漿與基層的粘結力。(2)窗臺抹灰后應加強養護,以防止水泥砂漿的收縮內力和由窗間墻及窗臺下的墻身自重大小及沉陷不同產生的負彎矩引起的外力組合在一起,加速產生抹灰的裂縫。(3)夏季應避免在日光曝曬下進行抹灰,氣溫高或風大時施工應加強養護,防止水泥砂漿過早失水產生裂縫。養護應在每層抹灰終凝后進行。
3.6 外墻粉刷施工。(1)砼表面,在粉刷之前采用界面劑處理,防止粉刷層起殼。(2)砼與磚墻相接處粉刷前應鋪鋼絲網片或玻纖網片,網片與墻縫兩邊搭接寬度不小于150mm。(3)嚴格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分層粉刷,一次粉刷厚度不能超過1cm。正確掌握砂漿收水時間。氣溫較低時可用同粉刷砂漿相同標號的干砂漿來吸收水份。(4)控制防水砂漿內的防水劑比例及砂漿的稠度,外墻刮糙砂漿嚴禁使用石灰等添加劑,確保砂漿的強度。基層與面層的間隔時間不能少于24小時。各層粉刷完成后根據情況適當澆水養護,以免出現較多的龜裂。(5)對涂料外墻面,罩面層要做成細毛面,平整、粗細均勻,不能有接槎痕跡和明顯木蟹印痕。不能用鐵板光,可根據實際情況用鐵板輕壓。
4 結語
外墻滲漏原因眾多、施工中只要其中有一個環節沒有處理好就可能會產生房屋滲漏。因此,必須對房屋滲漏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施工過程做好每一道工序按規范要求完成,把滲漏隱患消滅在萌芽里。
參考文獻
[1] 朱煜.住宅工程外墻滲漏的成因及預防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24).
[2] 沈國祥.防控措施在住宅建筑外墻滲漏的重要性[J].科技與企業, 2012(12).
[3] 孫培君,盧孟柯.房屋建筑外墻滲漏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