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
(朝陽市教師進修學院,遼寧朝陽 122000)
PhotoShop人像摳圖技法詳解
張翔
(朝陽市教師進修學院,遼寧朝陽 122000)
經常使用PhotoShop軟件的朋友都知道,摳圖是PS軟件中最基礎的技法,摳圖的熟練程度直接關乎著圖片制作和處理過程中的效果和進度,所以許多教師會在教學PS中著重講解摳圖這方面的技巧,同時學生也會用大量的時間熟練這一技法。
為了滿足很多還未掌握這一軟件的朋友,許多專業人事也研究出了很多輔助軟件,例如美圖秀秀、光影魔術手等,但是這些軟件的缺點是摳圖相對粗糙,圖片周圍有毛邊,所以學會使用PhotoShop還是很有必有的,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摳圖的幾種技法。
Photoshop 鋼筆工具 通道 抽出 魔棒 蒙版
所謂摳圖,就是把圖片或影像的某一部分從原始圖片或影像中分離出來成為單獨的圖層。摳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摳出的前景與其它圖像合成,這在圖像編輯和創意設計中是很常見的任務。
適用于快速選擇邊緣與背景反差較大的圖像,反差越大,選區的結果就越精準,可以單擊工具箱中的“磁性套索工具”按鈕后,在素材圖像中需要選取的對象邊緣位置某處單擊,沿對象邊緣移動鼠標指針,即可沿著鼠標指針移動的路線自動創建帶錨點的路徑,完成套索區域并自動轉化為選區。
魔棒工具可以選擇顏色相近的區域,在屬性欄中選擇添加到選區,這就可以添加多個選區,直到選擇完成自己想要的區域,此個工具的缺點是選擇完成的區域會有白邊,需要在圖層中去掉白邊這一步驟,但是摳圖的效果相對較差。
我們在用鋼筆工具描邊的時候如果想摳圖摳得精度高些,可以將圖像放大些。鋼筆工具描邊時要活用CTRL鍵進行曲線的修證,以及Alt鍵可以快速增加節點進行快速描邊。當勾邊錯誤時可以用DELETE鍵進行刪除一個節點。鋼筆工具的優點是摳取的區域精細,能夠熟練CTRL和Alt鍵。
例如摳取人物圖片,首先,打開人物素材,在屬性欄中執行濾鏡-抽出命令,利用彈出的抽出命令對話框中,用畫筆工具沿著人物邊緣畫出一個閉合的區域,把背景和人物分開;其次,用填充工具填充人物部分,填充顏色可以自由選擇,單擊預覽查看效果,可以放大檢查邊緣是否清楚干凈,也可以按住快捷鍵Ctrl+Z返回,重新修正邊緣然后填充再預覽,一定要把背景摳出干凈;最后,返回畫面,這樣一個背景透明的人物形象就摳取成功了。
首先,打開圖片素材,按Q鍵進入快速蒙版,此時系統就會在通道面板中,生成一個新的快速蒙版,將前景色設置為黑色,選擇畫筆工具,對畫筆圓角和硬度進行調節為50%,對需要摳取的區域進行填充,如果其中有細微的部分可以選擇縮放工具調節畫面,直到整個摳取部分全部填充,如果在填充過程中出現填充錯誤,可以將畫筆設置為白色,涂抹去掉就可以了。
其次,按Q鍵退回到快速蒙板,回到圖層面板,按Delete刪除選區的區域圖像,Ctrl+D取消選區。
最后,選擇橡皮工具,將橡皮擦的不透明度設置為25%,將摳選的物體邊緣的毛糙和多余的背景進行擦除。
快速蒙版摳圖法比較適用于初學者,摳圖相對比較簡單。
依然以摳取人物為例,首先,在PS中打開需要摳取的圖片,復制一個背景圖層,單擊“通道”面板,在通道中有四個圖層通道,選擇其中顏色對比差異最大的通道(基本上都是紅色通道),取消顯示綠、藍的兩個通道,對紅色通道進行全選和復制(Ctrl+A Ctrl+C);單擊通道面板上的創建新的通道按鈕,創建“Alphal”通道,顯示“Alphal”通道,取消顯示紅色通道,粘貼圖像刪除選區(Ctrl+V Ctrl+D)。
其次,單擊設置前景色,在拾色器中選取黑色,利用工具欄中的畫筆工具按鈕,反復涂抹圖像中的人物以外的區域;選擇菜單中圖像-調整-色階命令,在彈出的色階對話框中的高光欄輸入48,在陰影欄輸入7點確定,再用畫筆工具分別用黑色和白色涂抹圖像中的黑色和白色區域,使相對應的區域顏色更純,按Ctrl鍵的同時,單擊新建的“Alphal”通道,建立選區。
最后,回到通道面板中的RGB通道,使它們可見,選中圖層面板中的背景圖層,選擇菜單選擇-修改-平滑命令,在平滑選區的對話框中取樣半徑欄輸入2;選擇菜單選擇-修改-羽化命令,在羽化選區對話框羽化半徑欄輸入2;選擇反選命令,按Delete鍵刪除選區內容,完成人物摳取。
此摳圖方法適用于背景相對比較簡單,但是摳取效果佳。
以上的6種摳圖方法是我們常用的摳圖方式,其實還有很多好的技巧還需要我們一起來發掘,方法中的一些數值都是參數,練習時可以在數值的基礎上適當改變,同時以上的方法希望給大家的PS軟件操作提供幫助,其中有一些也是我個人的意見,有不足之處還請見諒。
[1]胡藝沛.《Photoshop數碼人像攝影后期處理大揭密》.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6.
[2]創銳設計.《Photoshop從入門到精髓》.科學出版社,2011,1.
[3]網絡資源.《我要自學網》.
張翔(1987年1月),男,山西,本科,美術教研員,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