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東
云南省江川縣中醫醫院,云南 江川 652600
失眠嚴重影響工作生活,西醫多采用苯二氮卓類藥物、抗抑郁藥或催眠藥等進行治療,易出現藥物依賴、失眠癥狀反跳等[1]。筆者運用開四關配合足浴治療該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3例均為門診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68例,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齡17~69歲,平均 (38.8±1.2)歲;病程最長12年,最短2個月,平均 (16.5±5.3)月。對照組45例,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齡18~65歲,平均 (37.6±2.4)歲;病程最長10年,最短4個月,平均 (18.2±5.6)月。兩組各方面資料對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①治療組。主穴:四關穴 (合谷、太沖)。辨證選用配穴:①肝郁化火配行間、足臨泣、太陽、內關。②痰熱內擾配內關、足三里、豐隆、三陰交。③陰虛火旺配三陰交、太溪。④心脾兩虛配神門、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⑤心膽氣虛配神門、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
辨證后穴位常規消毒,首先四關直刺,再針刺配穴,針刺0.8~1寸,得氣后平補平瀉,每次針灸治療留針時間為30min,間中行針3次,每日治療1次,7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間隔2天。
足浴法:取夜交藤50g,水煎2次,待溫度適宜時將雙足浸于藥液中,使藥液浸過足踝。每晚睡前1次,每次浸泡3 0 min,10天為1個療程。
②對照組。每晚口服安定2.5~5mg。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1.3 療效標準 采用睡眠效率值公式:睡眠率=實際入睡時間/上床至起床總時間×100%。根據WHO頒布的睡眠檢測法,睡眠質量分為五級。一級:睡眠率70~80%,睡眠尚可;二級:睡眠率60~70%,睡眠困難;三級:睡眠率50~60%,睡眠障礙;四級:睡眠率40~50%,中度睡眠障礙;五級:睡眠率30~40%,嚴重睡眠障礙。
痊愈:癥狀消失,睡眠率75%以上,停服安眠藥;顯效:癥狀緩解,睡眠率65%以上,停用安眠藥;有效:癥狀改善,睡眠率55%以上,基本停用安眠藥或少用安眠藥;無效:癥狀未改善,睡眠率40%以下,靠安眠藥維持[2]。
2.1 治療結果經統計處理,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治療結果[例 (%)]
2.2 典型病例 患者,女,公務員,36歲,就診時間為2013年6月7日。自述夜間入睡困難,多夢易醒3年余,伴有頭暈、煩躁、健忘,便秘溺黃,舌紅,苔黃,脈弦數。長期服用安定2.5~5mg,每晚睡眠1~3h,診斷為原發性失眠癥,辨證為肝郁化火。依上法針四關、行間、足臨泣、太陽、內關,囑停用安定,睡前足浴,暢情志。次日復診,訴治療當晚睡眠好轉,睡眠率在55%左右,治療2療程后痊愈,半年后隨訪未復發。
從四關穴來看,意為人體生命的關口,是人體的重要保健穴位。四關即合谷、太沖穴的總稱。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四總穴之一。太沖穴是足厥陰肝經的輸穴和原穴。兩穴合稱為“四關穴”,為對穴。合谷屬多氣多血之陽明經,偏于調氣、活血;太沖屬少氣多血之厥陰經,偏于補血、調血。兩穴一陰 (太沖)一陽 (合谷),一氣(合谷)一血 (太沖),一臟一腑,一升一降,為陰陽經相配,上下配穴,具有氣血同調、陰陽同調、臟腑同調之效,兩穴相互為用,協同作用較強,再按不同的證型配合相應腧穴,進一步加強了調節陰陽氣血功效,從而糾正陰陽偏頗失衡之態,以達陰平陽秘,安泰入寐[3]。
筆者在臨床及資料查詢中發現,配合睡前夜交藤煎汁足浴更能提高治療失眠的療效,夜交藤功效具有養心安神、通絡祛風,擅治失眠。尤其要指出的是,失眠的治療在辨證施治的同時,一定要重視人的社會情感因素,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予以必要的心理治療,排除心理癥結,保持積極樂觀心情。
通過本臨床觀察可發現開四關配合足浴在治療失眠上具有較好的作用,四關穴在治療本病上具有一定的特異性。配合足浴,發揮辨證施治的中醫特色,隨證加減,靈活用針能明顯提高療效。
[1]凌麗,薜金偉,東貴榮.臟腑辨證取穴針刺治療失眠35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5,13(7):11-11.
[2]王惠茹,王翹楚.中醫從肝論治失眠癥臨床證候療效評價量表設計和應用[J].中醫文獻雜志,2008,26(02):32-34.
[3]趙志蘭.針灸治療失眠臨床療效觀察[J].光明中醫,2013(03):53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