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四珍
江西省樟樹市人民醫院,江西 樟樹 331200
為提高腦血栓患者生命質量,探討臨床有效治療方法,筆者選取我院收治的68例腦血栓患者作為研究,對其中37例采用納洛酮治療,取得滿意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68例腦血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37例和對照組31例。所選患者均經CT診斷確診為腦血栓,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偏癱。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齡48~78歲,平均年齡 (63±1.1)歲;腔隙性梗死10例,多發性腦梗死14例,中腦梗死4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采用納洛酮 (國藥準字H20103564,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第六制藥廠,1ml:0.4mg/支*1000支/箱)治療,將0.4mg納洛酮與250ml 5%葡萄糖溶液均勻混合后,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治療,2次/d;給予對照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 (國藥準字Z20010100,每支裝2ml,牡丹江友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治療,將20ml疏血通注射液與250ml 5%葡萄糖溶液進行均勻混合后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治療,2次/d。均給予患者為期30天治療。
1.3 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生活完全自理,意識正常,檢測肌力為4~5級,為治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檢測肌力提高2級,為顯著改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檢測肌力提高1級,不能自理生活,為改善;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為無效[1]。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甲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乙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表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失評分 治療前,治療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 (82.1±3.4)分,對照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 (81.4±3.5)分,治療后,治療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 (38.2±3.2)分,對照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 (65.2±2.5)分,治療后兩組患者均有明顯改善,其中治療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腦血栓是血液中不同種類的栓子隨著血流進入到腦動脈而導致血管受阻,側支循環代償不足時,動脈供血區出現缺血性壞死,導致局部神經功能受損。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會形成偏癱,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臨床應采取措施防治腦血栓[2]。納洛酮為一種阿片受體拮抗劑,為羥二氫嗎啡酮的衍生物。相關臨床研究表明[3],內啡肽可有效調節心血管、內分泌活動、精神以及神經等生理功能。腦組織出現缺血后,腦內的啡肽水平明顯提高,阿片受體與內啡肽相結合,可有效抑制心血管功能,減少缺血區的腦血流量減少因腦灌注而造成的損害。納洛酮可有效抑制腦組織缺血缺氧后適當的β-EP,有效維持細胞膜的穩定,維持腦組織功能正常。且納洛酮還可直接對神經細胞產生作用,并對蛋白水解產生直接的抑制作用,保證溶酶體膜的穩定,防止脂質發生氧化,改善細胞的代謝。本次研究中,甲組治療總有效率及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情況明顯優于乙組,說明采用納洛酮治療腦血栓效果顯著。綜上所述,給予腦血栓患者采用納洛酮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1]劉傳建.納洛酮治療腦血栓的臨床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3,22(4):585-586.
[2]郭玉全,王少霞.舒血寧注射液與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血栓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27):177-178.
[3]張建薇,楊燕,葛兆霞.改良留置胃管法在腦血栓吞咽障礙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