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樹林 曾 艷 羅一凡 李 米 杜文志 唐 雷
1.四川省雙流縣精神衛生保健院,四川 雙流 610213;2.包頭市第六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00;3.四川省南充市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可導致精神殘疾的疾病,其特點為緩慢發病,病程遷延,易復發。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是其主要治療方式,治療效果的評估除了對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的控制,還包括社會功能的恢復和生活質量的改善[1]。研究發現40%以上的患者在出院1年內復發,平均復發時間為6個月左右[2],病情的復發將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對于藥物的選擇,需考慮患者在維持治療期間的生活質量及復發情況。本文采用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1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觀察對象,采用簡單隨機劃分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6例;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有3例和5例退出研究。觀察組平均年齡 (28.8±7.1)歲,其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7.6±8.5)歲,其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兩組間年齡、性別及基線期各量表評分無差異 (均P>0.05)。入選標準:符合ICD-10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分型不限;男女不限。所有參與本研究的患者或監護人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明顯自殺危險或暴力行為;妊娠或哺乳期;對利培酮過敏者。
1.2 方法 既往用藥患者經1周清洗期后進入相應治療。觀察組予帕利哌酮緩釋片 (西安楊森公司生產,劑型3mg/片)治療,治療劑量為3~12mg/d;對照組予利培酮片(西安楊森公司生產,劑型1mg/片)治療,治療劑量為1~6mg/d;有錐體外系反應者加用鹽酸苯海索治療。
采用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 (PANSS)評估治療效果,采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 (SDSS)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 (ADL)評估患者社會功能,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6個月時評定一次;同時在治療6個月時評估患者復發情況,參考Hough等關于復發的標準[3]。所有調查均由經過統一培訓的精神科醫師執行。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劑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示有高度統計學意義。
2.1 癥狀改善比較 經過6個月治療,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均有顯著下降 (P<0.01),說明帕利哌酮緩釋片和利培酮片對精神分裂癥的癥狀改善均有較好的效果;而兩組間同期比較,觀察組陰性癥狀因子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說明觀察組有更好的緩解陰性癥狀的效果。見表1。

表1 PANSS評分對比表
2.2 社會功能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SDSS評分和ADL評分低于治療前,兩者有顯著差異(P<0.01);兩組間比較,觀察組ADL評分低于對照組 (P<0.05),表明觀察組社會功能改善較好。見表2。

表2 SDSS和ADL評分對比表
2.3 治療6個月時兩組復發情況及病情狀態 治療6個月時共有14例患者復發,其中觀察組4例 (7.6%),對照組10例 (20%)。兩組經卡方檢驗具有統計學差異 (P<0.05)。
帕利哌酮作為利培酮的主要活性代謝產物,其藥理作用與利培酮基本相似,對5-HT2a受體阻斷的作用較D2受體強,但仍保留D2拮抗的抗精神病作用特點[4]。然而,一些短期研究發現兩種藥物對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效果仍有差異[5,6]。本研究發現,兩組患者在治療后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均有明顯降低,說明帕利哌酮緩釋片和利培酮片對精神分裂癥的癥狀改善均有較好的效果。兩組間比較,觀察組患者陰性癥狀因子分較對照組有所降低,說明帕利哌酮有更好的緩解陰性癥狀的效果,國外也有類似發現[7]。
這可能是因為帕利哌酮對腎上腺素能神經元和5-HT神經元突觸前膜的α2受體親和力明顯大于利培酮[8],當α2受體被阻斷后,自體負反饋環路被抑制,促使更多的NE和5-HT釋放到突觸間隙,從而獲得抗抑郁效果,而抗抑郁作用可改善陰性癥狀[9]。
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均有改善,其中經帕利哌酮治療的患者生活質量較利培酮治療效果好。有研究發現服用帕利哌酮治療的患者副作用比服用利培酮治療的患者輕[10],患者耐受性更好,從而對患者生活和社會功能影響更小,同時治療依從性也直接影響疾病康復;其次,帕利哌酮直接吸收作用于靶器官,不經肝臟代謝,極少發生藥物間相互作用,對于伴發軀體疾病的患者無明顯禁忌。此外,帕利哌酮緩釋片獨特的緩釋技術,保證了藥物在24小時內持續穩定地釋放,減少每日服藥次數,也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因此,以上幾點可解釋本研究結果。
由此可見,帕利哌酮緩釋片的療效良好,對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都有較好的控制,減少復發率,并且能夠保持患者的整體社會功能,改善生活質量。然而由于其在國內上市時間不長,遠期療效和安全性的評估仍值得探索。
[1]駱宏.精神分裂癥與生活質量[J].國外醫學 (精神病學分冊),2002,29(3):156-157.
[2]宓為峰,鄒連勇,李梓萌,等.精神分裂癥患者用藥依從性及復發情況的調查[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2,45(1):25-28.
[3]Hough D,Gopal S,Vijapurkar U,et al.Paliperidone palmitate maintenance treatment in delaying the time-to-relaps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10,116(2):107-117.
[4]沈漁邨.精神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854
[5]周平,陳云春,王化寧,等.帕利哌酮緩釋片與利培酮片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0,20(6):368-370.
[6]唐建良.帕利哌酮緩釋片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和分裂樣精神病的對照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0,15(9):1060-1063.
[7]Canuso C M,Bossie C A,Turkoz I,et al.Paliperidone extended-release for schizophrenia:effects on symptoms and functioning in acutely ill patients with negative symptoms[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9,113(1):56-64.
[8] Sm S.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3rd ED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2008:560.
[9]Singh S P,Singh V,Kar N,et al.Efficacy of antidepressants in treating the negative symptoms of chronic schizophrenia:meta-analysis[J].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0,197(3):174-179.
[10]李和軍,劉忠,王立娟.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觀察[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3):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