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陳娜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重復人工流產婦女的積極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140例重復人工流產婦女作為觀察對象,并隨機將其分為1組(70例)和2組(70例),1組婦女實施常規護理模式,在此基礎上給予2組婦女全面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婦女焦慮狀態、疼痛程度及避孕知識掌握程度。結果 經過心理護理干預后,2組婦女焦慮狀態及疼痛程度明顯降低,與1組比較,P<0.05;2組婦女避孕知識掌握程度顯著高于1組,P<0.05。結論 對重復人工流產女性給予全面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緒,為保障健康教育順利開展、提高我院和諧護患關系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重復人工流產;意外妊娠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217-02
人工流產是意外妊娠常用補救方法,屬于消極措施,也是世界范圍性的醫療問題。我國改革開放后,西方文化思潮迅速涌入,改變了傳統性觀念,早孕早育、未婚先孕及人工流產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人工流產可誘發宮頸粘連、繼發性閉經、子宮穿孔等并發癥,給女性健康和心理帶來嚴重影響[1]。為進一步緩解人工流產婦女身心壓力和焦慮情緒,本研究選擇我院140例重復流產婦女作為觀察對象,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140例重復人工流產婦女作為觀察對象,所有婦女均為自愿接受人工流產術。年齡18~41歲,平均年齡(25.7±2.8)歲,孕5~10周。隨機將婦女分為1組(70例)和2組(70例),1組年齡18~39歲,職業:學生11例,教師19例,普通工人25例,個體15例;學歷初中及以下36例,高中以及上34例;流產次數(3.61±0.21)次;2組年齡19~41歲,職業:學生14例,教師15例,普通工人32例,個體9例;學歷初中及以下31例,高中以及上39例;流產次數(3.65±0.20)次;兩組婦女年齡、職業、學歷及人工流產次數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1組婦女實施常規護理模式,在此基礎上給予2組婦女全面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a)術前護理。術前要對人工流產婦女進行健康宣傳和教育,并做好精神安慰。闡明手術必要性和目前先進技術手段;(b)術中護理。護理人員在手術過程中要用親切輕松的語氣同婦女交流,在執行相關操作時應注意保護受術者,減少疼痛感;(c)術后護理。術后及時向婦女傳達有利消息,減少婦女疑慮,提升預后效果。
1.3指標評價
由專科護理人員向重復人工流產婦女說明焦慮心理測量的積極意義,使其主動配合測試。入院后1h內發放調查問卷,在護理人員指導下由手術者自己填寫焦慮自評量表(SAS)。告知接受手術者7d后回院復診,并再次填寫SAS;依據WHO中相關規定對術者疼痛進行等級劃分,主要分為I~III 三個等級[2]。
1.4統計學方法
將兩組實驗數據錄入到SPSS 15.0統計軟件中,并對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和分析,檢驗標準為α=0.05,當P<0.05時,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SAS評分比較
兩組流產婦女2組術后及術后7d,SAS評分顯著優于1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詳見表1。
2.2疼痛程度比較
全面心理護理干預后,2組婦女避孕知識掌握程度顯著高于1組,P<0.05;2組人工流產婦女疼痛程度明顯優于1組,見表2。
3.討論
避孕失敗后會導致意外妊娠,人工流產是為終止妊娠而采取的一種補救措施。重復人工流產是指≥2次的人工流產,對女性生殖健康帶來較大危害。本研究目的是為調查多次人工流產婦女心理狀態,并為其提供正確避孕指導,進一步降低重復流產率。我院在為重復人工流產婦女提供臨床服務時,逐漸將全面心理護理干預應用其中,并取得良好效果。我院全面心理護理干預包括以下幾方面措施。首先,要進行術前心理干預。術前1d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緩解其緊張情緒和心理壓力。由于未婚先孕婦女多為年齡偏低的學生,往往會出現自責、尷尬、羞愧心理,擔心家長譴責、害怕男友離棄,并對日后懷孕情況產生擔憂[3]。針對這類手術者首先要取得她們的充分信任,并在保護其隱私的同時,及時消除各種疑慮。針對情緒波動較大者,護理人員要及時對其進行語言安慰,表示同情和理解;在與重復流產術婦女交流時,可告知其目前人工流產術的簡單性和快捷性,調整其心理狀態,及時排除不良心理影響。其次,要術中護理和術后護理干預,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在執行相關操作時要注意保護受術者,進一步減少其疼痛感。護理人員要及時與陪同人員進行交流,使受術者充分感知到來自家庭、愛人及朋友的支持。最后,開展術后護理干預。術后要將受術者送入制定病房,觀察是否出現腹痛、陰道出血等現象,并對術后可能產生的不適感進行解釋。同時,對受術者開展術后用藥、飲食、休息等指導,并對其個人衛生、避孕知識進行宣傳教育。
綜上所述,對重復人工流產女性給予全面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其術前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使受術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人工流產術,并明顯緩解手術帶來的疼痛感,對提高護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曙紅,嚴其明,周建輝.住院病人對護患溝通的需求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2,15(7):687~688.
[2]張小紅,單媛,王艷娜,等.臨床護理心理護理干預對重復人工流產婦女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2,3(5):717~719.
[3]張秀娟,張曉云,呂俊麗.未婚人工流產女性的心理狀況分析與護理對策探討[J].中國臨床研究,2013,3(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