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麗
語用智慧,語言素養中聽說讀寫的運用經驗。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切身經歷語言實踐運用的過程,學生才能真正獲取言語表達的內蘊,生長的體驗,實踐的規律和語用的經驗,才能真正獲取自主表達的口語智慧。不管是學生語言表達的生長過程,還是最終的言語表達的結果,學生的口語表達智慧的形成與發展,都是教師語用教學形成的重要標尺。本文提出在語言文字的品悟中激發口語智慧、在道德定位中生長口語智慧、在異議皈依中生長口語智慧,從而以“語用經驗”之源,澆“口語智慧”生長之根。
一、品詞析句:在語言文字的品悟中激發口語智慧
(1)緊扣語言情韻,激發口語潛能。語言文字是僵硬的特征符號,但在組合之下文本就散發出應有的情韻。這些作者的情思就蘊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共同開掘聚集著作者情感的關鍵性文字,就能借助情感的力量沖擊學生內在的情愫之門,喚醒學生內在的語用自覺,激活學生言語生命的激情。
例如,在教學《清平樂·村居》一課時,辛棄疾所營造的和諧氛圍都集聚在“相媚好”中,詞作中的“翁媼”二人就在動作的親昵中散發出濃郁的生命氣息,教師引導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口語表達的模擬實踐。
翁生:老伴啊,還記得當初我們剛認識的情景呢!沒想到時間過得這么快啊!
媼生:是啊,看著我們的兒子一天一天地長大成人,這日子真是越過越甜啊!
翁生:這些年,你跟我一直生活在這農村里,真是委屈你了,讓你吃了不少苦啊。
媼生:你說哪里的話啊!看這房前屋后,翠竹青草,多么美妙的生活啊!這種日子才是真正的幸福啊。
在本案例中,教師緊扣情感之潮的奔涌點“相媚好”為學生點燃了表達的欲望,學生被此情此景所深深震撼,言語生命被再次激活。兩位同學的隨機智慧交流,有效補充了文本中空白,學生的情感與文本中的情韻有機融合,學生的言語與文本的語言相得益彰。
(2)體悟遣詞秘妙,鋪實表達底蘊。語文閱讀教學應該緊扣文本文字進行扎實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從煩瑣分析的泥沼中走出來,以簡明的教學目標、簡潔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刪繁就簡中體悟文本語言表達的精妙,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藝術,讓學生在關鍵之處的神來之筆中品味言語表達的妙處,激活學生口語表達的個體自覺。
例如,在教學“只揀兒童多處行”時,文中寫“噴花的飛泉”。此處的“噴”字可謂匠心獨運,神采飛揚,凸顯作者冰心高超的語言表達技巧。筆者在教學時,引導學生通過替代的方式,讓學生在對比辨析中感受作者的“噴”字的神韻,并激發學生積極進行言語表達:“噴”字寫出了海棠花內在的生命活力,讓人覺得海棠有使不完的勁;“噴”字將海棠花瞬間迸發出來的狀態展現了出來,活力四射;“噴”字寫出了花兒長出來之后到處飛揚的狀態,好像要飛離海棠樹一樣。學生的見解可謂個性飛揚,非常精彩。正是學生基于精妙語詞的體悟品味,才鋪實了學生口頭言語表達的底蘊,言語智慧才能在這里生根成長。
二、恒定取向:在異議皈依中生長口語智慧
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表達過程中出現偏離甚至違背文本價值的現象,這一現象已經嚴重制約了閱讀教學中口語智慧生成的質量。因此,在充分激活學生的表達激情,尊重學生個性體驗的基礎上,如何合理遵循文本的基本價值取向,成為口語智慧生成的重要標準。
(1)在異議的理答中凸顯口語教學的引導性。在教學《牛郎織女》一課中,很多學生都對王母娘娘表現出來的“心狠手辣”深惡痛絕,但有一位同學卻義正詞嚴,認為王母娘娘秉公執法,鐵面無私,是值得稱頌的對象。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位同學的異向思維從某種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見解面,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在閱讀教學中,像以上案例中由于生命認識維度的不同而產生不同見解的現象屢見不鮮。顯然,這樣的解讀脫離了文本的核心價值理念。之所以教師沒有直接予以否定,是因為這種錯誤性的認知為學生開辟了另一個價值言語生長的智慧之源。教學中,教師將學生的認知向縱深推進:“那王母娘娘所執行的是什么法?這種法有合理性嗎?”從而將學生口語交際的范疇從原先的層面進行拔節提升,實現口語智慧的理性挑戰。
(2)在異議皈依中催發口語提升的系統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必避諱師生對話過程中的認知沖突。民主開放的課堂才能引發學生的理解沖突,也只有沖突的迸發才能引發學生思維向縱深處漫溯。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文本內容的對話中進行撥亂反正的交流,從而在矛盾消弭的過程中感受文本的真正內蘊。
例如,《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中,蕭紅鏟掉了家長的莊稼,犯下了巨大錯誤,祖父仍舊寬容,是一種縱容和嬌慣。此時,教師則補充了蕭紅生平,讓學生知道蕭紅不幸的童年生活,只有與祖父在園子中的短暫時光才能獲得少有的快樂。知道這些,學生的認知則發生重大轉變,教師趁勢讓學生通過角色置換以祖父的身份對剛才的見解進行駁斥。
這樣的過程,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口語表達智慧的提升,更促進了學生認知解讀不斷匡正、不斷健全,實現了認知能力和口語智慧的齊飛。
語言文字的訓練是閱讀教學的核心任務,更是學生言語智慧和言語生命提升的依托所在,學生的語用能力也在這一過程中得以高效落實。沒有語用的平臺,學生的口語智慧就失去了生長的溫床。因而,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搭建語用實踐的運用平臺,從而為學生口語智慧的生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