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
【摘要】原發性高血壓是社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發病率高,常見于中老年人群體中,患者一旦發病,將終身受困,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及其生活質量,為此開展社區護理工作對防止高血壓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將綜述當前高血壓社區護理的相關進展,介紹心理護理、飲食指導、服藥干預、運動鍛煉、健康指導等相關護理干預措施,為社區高血壓護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社區;高血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014-01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臨床上自覺癥狀不明顯,往往以血壓持續性升高超過140/90mm Hg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慢性疾病,一旦發病,將終身受困,為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威脅著人類健康。高血壓患者眾多,如何有效控制成為一個棘手問題,避免出現心肌梗死、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腦血管意外等相關并發癥。但在治療中,往往會遭遇病人治療過程不配合、不遵醫囑服藥等問題,因此在患者居住的社區內加強護理工作,引導病人合理控制病情勢在必行。社區護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為一門將護理學理論、公共衛生學結合的綜合學科,它以健康作為工作重心,面向社區的一種公共衛生服務,通過加強社會護理,有效地控制高血壓病情,降低并發癥的發生。近年來,高血壓社區護理的應用越來越廣,本文針對高血壓社區護理相關進展進行綜述,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1心理護理
由于高血壓為終身性疾病,病人長期受困高血壓,因而大部分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不利于高血壓病情的控制。趙淑英[1]等人在研究200例社區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態時指出,高血壓患者存在以下的心理:偏執心理、抑郁心理、悲觀厭世心理、滿不在乎心理和焦慮緊張心理,根據200例患者的心理狀況,其提出針對性社區心理護理,結果顯示病人的心理狀態明顯改善、樹立正常的健康生活理念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馬玉珍[2]等人探討心理護理在社區中年輕度高血壓中的應用效果時顯示,加強心理護理后患者的SBP、DBP均顯著降低(P<0.05)。
2.飲食指導
合理的飲食指導能夠幫助病人改善病情,避免使高血壓進一步惡化。齊會秋[3]認為對于高血壓患者,應注重控制熱能攝入,以降低體重,體重每增加12.5kg,舒張壓會上升7mmHg,收縮壓會上升10mmHg;限制納入攝入,保持低鹽飲食,減少烹調用鹽,每天食鹽總量控制在6g以內;保持低膽固醇和低脂肪飲食,避免高血壓并發癥發生;多食含鉀豐富但鈉含量低的食品,增加鉀攝入量,有利于鈉排出;多食含鈣豐富但鈉含量低的食品,增加鈣攝入量,有利于擴張外周血管,減輕外周血管阻力。
3.服藥干預
高血壓的控制主要通過服用降血壓藥物進行,但由于對病情的認知不深、藥物的作用機制不清晰等原因,導致很多病人會出現降壓藥物用藥誤區,導致患者無法正確用藥,影響了病情的控制。趙小娟[4]在探討社區高血壓患者用藥指導中指出,對于老年人高血壓用藥的原則是實現平穩降壓、個體化降壓、終生降壓、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等,并且認為應合理選擇藥物,如應以盡可能選擇作用持久、降壓平穩的長效或者緩釋制劑的;服用劑量應以最小劑量為主;單一藥物療效不佳時,不要盲目增加劑量,而應選擇聯合用藥;遵循個體化治療原則,根據病情合理選擇藥物。
4.運動鍛煉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適當的運動鍛煉不但能夠提高機體抵抗力,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血壓,運動鍛煉應給予適當的有氧運動干預。王增武[5]在探討高血壓患者運動鍛煉時指出,高血壓患者可以進行運動鍛煉,且應該堅持運動,認為運動是有效防止心血管病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應該合理把握運動尺度,依據病人血壓高低、安全性、體質和運動條件等進行選擇,循序漸進。程學添[6]在探討社區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治療時,在無運功禁忌癥、嚴重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中給予健身器材、拳操等運動療法,每次30min以上,3次/周,為期1年,結果顯示鍛煉1年后,與對照組常規治療相比,患者的收縮壓平均降低5.57mmHg,舒張壓降低3.35mmHg,有效地控制血壓水平。
5.健康教育
部分高血壓患者由于對高血壓的相關知識認知不深,導致血壓控制效果不佳,為此健康教育的出現可以幫助患者加深對高血壓發病原因、治療方法、治療過程、病情康復等認識,有利于疾病的控制。趙小軍[7]認為社區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指導,應注重生活方式的指導,讓患者合理膳食,保持低鹽飲食,不吸煙,飲酒適量,合理運動等。翁慶忠[8]對29例高血壓患者給予健康教育指導,與對照組常規指導相比,治療組加強健康教育后的血壓控制率、治療率和依從性均顯著地高于對照組(P<0.05)。
6.小結
高血壓為終身疾病,高血壓病情的控制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維持正確的生活方式。社區護理是面向社區的公共服務,其護理是否合適,關乎到病人能夠有效地控制病情。為此,應大力重視社區護理工作,定期舉辦高血壓相關知識講座,派發高血壓宣傳冊子,設置咨詢平臺,提供足夠的運動休閑場所,從而有效地控制高血壓病情。
參考文獻:
[1]趙淑英,梁學珍.社區200例高血壓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健康指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13):62-62.
[2]馬玉珍,張玉祥,路東,等.心理護理在社區中年人輕度高血壓病中的作用[J].河北醫藥,2012,34(17):2705-2706.
[3]齊會秋.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指導[J].醫學信息,2012,25(2):393-394.
[4]趙小娟.社區老年高血壓特點及用藥指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06(2):60-61.
[5]王增武.高血壓患者的運動鍛煉[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2,11(10):738-739.
[6]程學添.社區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治療與康復評定[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2,3(12):128-129.
[7]趙小軍.社區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指導[J].醫學信息,2013,26(4):480-481.
[8]翁慶忠.健康指導在社區老年高血壓中的應用觀察[J].重慶醫學,2013,(24):2892-2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