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江
近幾年來,黃石市科協對所屬學會黨建工作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探索與實踐
(一)黨建帶會建
發揮科協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帶動科協事業蓬勃發展。在服務大局、服務改革、服務中心、服務會員、服務科技工作者、服務群眾、服務企業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如成立了8家院士工作站,打造了百村科普示范基地,建成了鄂東最具魅力的科技館,推薦了楊百昌、易振明、張杰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市科協所屬55家學會中,10多家符合條件的學會成立了黨支部,建立了黨組織,促進了協會、學會、研究會的自身建設,激發了創新活力。市老工程師協會理事長張家福同志是一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該協會成立黨支部后,他帶領一群70歲以上的老專家為黃石地區“工模具鋼”發展作戰略研究,為黃石地區特鋼發展“千億工程”,實現“中國夢”、“科技夢”、“黃石夢”發揮余熱,無私奉獻。
(二)“核心”帶“五星”
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帶動學會創新發展。積極開展“五星” 級(學術交流星、科學普及星、科技服務星、學會建設星、工作創新星)學會的創建和“5A”級學會的評估工作。如2012年,在市科協所屬學會中評出19家A級學會,其中:5A級5家、4A級4家、3A級10家,占全市36家的學會的53%;2013年,共評出24個“五星”級學會,其中:5星6家、4星10家、3星8家。同時,在2013年“七一”前夕,市科協黨組表彰了10名“十佳黨建強會帶頭人”,調動了黨支部書記的積極性,發揮了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帶動了“五星”、“5A”級學會的創建工作。
(三)黨員帶會員
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為群眾服務。市電子電器和信息網絡行業協會成立黨支部后,設立了“黨員示范崗”、“會員服務明星”,帶動全體會員投入到“設崗創星”的活動中,經常開展“送技術、送服務、送承諾”下鄉活動,把黨員、會員、科技工作者和廣大群眾緊緊連在一起,受到中央組織部、民政部的表彰,獲得了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
二、存在的問題
(一)黨務人才難尋找
由于部分學會組織結構松散,工資待遇低,人員流動性大,黨務人才貧乏,因此想物色優秀的黨務人才非常困難。
(二)成立組織難掛靠
學會的會員主要來自于本系統、本行業,大多不在一個單位。再加上隸屬關系不明確,多頭管理不清,因此很難找到合適的掛靠單位,成立黨的組織就非常困難。
(三)身份關系難處理
學會黨員一般都在掛靠單位交納黨費和參加組織活動,但是有的學會的會員結構復雜,且不固定;有的工作人員是社會上聘用的,因此這部分學會黨員無處交納黨費。
(四)工作經費難保障
由于體制問題,學會的會費很難收齊,而工作經費又難以保障,因此有些學會無法正常運轉,黨建工作更是很難開展。
三、對策與建議
(一)學習引導
加強學會培訓,培養黨建人才。引導學會建立健全學會黨建工作體制,通過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的培訓,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提高學會黨務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
(二)業務指導
加強黨組織建設,在科協學會部成立黨工委。按照“應建必建,應派必派,循序漸進,逐步覆蓋”的原則,指導學會成立黨組織。
(三)協調疏導
加強聯合協處機制,協調疏導理順關系。組織部門黨務引導、科協組織業務指導、民政部門工作主導,形成“三位一體、各負其責、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四)檢查督導
加強檢查督導力度,獎勵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科協對所屬學會的黨建工作要經常檢查督促,建立黨建工作交流平臺,制定出臺獎勵政策,對積極開展學會黨建工作,探索黨建強會的基層科協組織進行獎勵。
(五)深入引導
加強黨的領導,引領學會健康發展。市科協黨組、各學會黨支部要經常深入群眾、深入實際,積極開展喜聞樂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要發揮科協組織的獨特優勢,不斷地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在思想、文化、政治上進行滲透,努力提高“黨建強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團結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為黃石“生態立市、產業強市,建設鄂東特大城市”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