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科協按照中國科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三服務一加強”的工作職責,以提升學會綜合能力為主線,強化改革意識,突出發展方向,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優化發展環境、創新發展舉措,進一步調動和激發學會創新發展的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提升省級學會服務創新能力、服務社會和政府能力、服務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發展能力,為推動全省科技創新,實現“江西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加強學術交流,提高學術能力
江西省科協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組織和支持學會開展不同形式的學術交流提升學會學術創新能力,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凝聚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
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心,針對江西社會經濟、科技發展中的重要問題舉辦“同舟論壇”;由省科協和中國核學會聯合主辦 “第十屆全國‘三核論壇”。
圍繞促進學術繁榮、推動科技創新舉辦以“科技創新與富裕和諧秀美江西建設”為主題的第二屆江西省科協學術年會。年會共設有51個分會場,60多個省級學會參與承辦年會分會場,先后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徐銤、孫寶國、于金明、詹啟敏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流域生態研究首席科學家、教授戴曉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常洪教授,國際肝膽胰協會中國分會主席陳孝平教授等30多位院士及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吸引了70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參與交流,征集論文4000多篇。
圍繞縣域經濟發展或產業發展的熱點和重點問題,組織相關學會舉辦江西科協系列沙龍和學術研討會。如舉辦了 “新余蜜橘產業化發展”、“現代造船技術工藝”、“促進信豐臍橙產業發展——益微SOD水果技術在臍橙上的推廣應用”、“德安早熟梨產業發展”、“彭澤生態化工產業發展”、“科學應對H7N9禽流感”、“城市低碳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武寧鱘魚高值化利用與開發”、“湖口中藥材”、“宜豐毛竹豐產技術”等為主題的學術沙龍35期;舉辦了瑞昌市油菜輕簡高效生產技術研討暨現場觀摩會、蘆溪電瓷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靖安縣第二屆硬質合金工具產業發展論壇、科技打造贛南臍橙綠色鏈學術交流研討會等專題研討會,有效地促進了省級學會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縣域科技創新發揮了積極作用。
支持和資助省級學會舉辦和承辦全國性、區域性的重點學術交流活動,有力地提升了我省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學術水平,推進了學科建設、產業發展和學會自身建設。如2013年,省植物學會承辦了中國植物學會十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八十周年年會;省生態學會、省生態經濟學會承辦了2013年中國生態學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
二、發揮決策咨詢作用,為黨委和政府服務
江西省科協充分發揮學會在決策咨詢中的作用,支持學會圍繞江西發展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等問題開展決策咨詢。工作中堅持學術研討+調研論證+決策建議的決策咨詢模式,共實施決策咨詢課題26項,并納入省級軟科學研究指導性項目統一管理,形成了《決策咨詢專報》20多期,其中20篇專報獲得省領導的重要批示,多項成果獲得中國科協決策咨詢工作獎勵。如省氣象學會的《關于建立健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氣象災害應急體制機制的對策建議》,省委領導作出重要批示:“文中七條建議有參考價值,科協要進一步發揮優勢,加強對氣象災害的科普工作,提高廣大干部群眾防災意識。”根據批示,2012年12月,江西省科協、江西省氣象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工作的意見》,該《意見》充分吸納和應用了專報中所提的建議,如建立氣象應急科普隊伍、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公眾防災避險科普機制等,有力地推進了全省氣象科普和氣象災害防御工作。
加大學術交流成果提煉和轉化力度。將學術成果提煉、轉化成決策建議,不僅進一步擴大了學術交流的內涵,而且延伸了學術交流活動的服務鏈。如省能源研究會在江西省科協第二屆學術年會上將學術交流成果提煉形成了《關于我省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的對策建議》;省園藝學會《加快江西傳統優勢茶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得到了省領導的重要批示;省老科協報送的決策咨詢成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確保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取得成效》,榮獲中國科協2010~2012年優秀決策成果一等獎。江西省科協除了支持和鼓勵省級學會特別是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學會開展課題調研外,還把學術研究成果提煉為決策咨詢報告,為各級領導和政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更多、更好的依據和參考。
三、組織實施提能計劃,提高學會科普能力
(一)組織實施科普能力提升計劃
2013年,組織實施江西省科協學會科普能力提升計劃項目,制定并印發了《江西省科協學會科普能力提升計劃項目實施方案》。同時,還設立了科技服務站建設項目、科普直通車項目、理事長科普講壇,對申報的167個項目進行評審,評選出15項學會科技服務站建設項目、30項科普直通車項目、10項理事長科普講壇項目。截止目前為止,江西省氣象學會、江西園藝學會、江西省農學會、江西省中醫藥學會等學會科技服務站已掛牌成立,并結合建站單位的需求開展科技服務、科技合作、人員培訓。科普直通車和理事長科普講壇活動也正按照項目的要求開展相應的活動。
(二)開展“百會千名”專家下基層活動
通過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服務基層、幫扶基層,開展“四技”服務,提升基層科技水平,增強了基層科技的創新能力,為縣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目前,已有70多個省級學會參與活動,共組織3000名科技人員深入工業園區、田間地頭、社區校園開展了600余個活動項目,深受基層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歡迎,提升了基層的科技創新能力。
四、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主動承接政府職能
省科協積極支持和幫助省級學會承接政府有關部門委托的工作,努力提高省級學會的承接能力。一方面,加強與學會掛靠單位和有關政府部門的溝通和聯系,提高對學會承接社會化職能的認識,優化學會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的環境;另一方面,加強對學會的規范化管理,通過重點項目資助,典型引路,不斷增強學會承接社會化職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支持和鼓勵省級學會主動開展科技評價、人才評價和科技獎勵方面的工作,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發揮積極作用。目前,已經有20個學會開展了上述三方面工作,如省醫學會承擔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職業病診斷鑒定、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新技術引進項目驗收工作;省消防協會承擔了消防安全職業技能培訓、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省電機工程學會開展了市、縣供電企業安全性評價工作;省水土保持學會承擔了水保方案編制資質管理、水保方案審查和技術評估工作;省測繪學會開展了全省優秀測繪工程獎的評選工作;省公路學會開展了省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評選工作;省林學會開展了江西林業科技獎和林業科普獎評選工作;省工藝美術學會開展了江西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推薦評選工作和“江西省工藝美術家”的評選工作;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開展了離退休科技工作者職稱評定工作;省營養學會、省機械工程學會參與完成了營養師、機械工程師的評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