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宇
摘 要:為維護水運市場秩序,保障運輸生產安全,促進水運業健康發展,近年來,我國的水運行業深化改革,個體運輸船舶數量也大量增加。個體運輸船舶的增加,活躍了水運市場經濟,拓寬了水上客貨運輸的渠道、促進了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個體經營戶素質不高,很多人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沒有水上運營資質,安全管理意識淡薄,對船舶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在面臨行業行政監督檢查時多數不過關,同時,也為減少稅費繳納,方便攬貨" 取信于人"為此,個體經營戶普遍采取了“掛靠”經營的方式。那么,什么是船舶掛靠?又有什么危害呢?本文結合一起由掛靠船舶引起的事故簡單敘述船舶掛靠的危害。
關鍵詞:掛靠;危害;法律責任
2009年9月7日,在香港地區海面,乘載35名旅客的深圳迅隆船務有限公司所屬迅隆二號客船與于廣西海洋運輸公司名下的小型貨船雄昌一號輪相撞,造成迅隆二號客艙上的多名乘客受傷。碰撞的原因是由于雄昌一號輪在行駛過程中沒有進行了望,又強行駛入水道所致。雄昌一號的船長及其水手均未受過培訓或僅在2天左右的較短時間內受過船舶操作及雷達觀測訓練,沒有從事海洋運輸的專業技能和基本知識,缺乏操船的基本常識,不能熟練使用船上雷達進行標繪或與其相當的系統觀察,不熟悉甚至于不了解海上避碰規則所規定的船舶了望、船舶穿越狹水道或航道的航行規則,根本不具備操船資格。
在調查中發現,雄昌一號輪的登記所有人是廣西海洋運輸公司,而實際所有者是金灣貿易有限公司,由于該公司沒有相關航運資質,于是將船登記在廣西海洋運輸公司名下,以該公司名義進行運營,每年給該公司繳納一定的管理費用。
而盡管在名義上雄昌一號由廣西海洋運輸公司代管,但實際上該公司對雄昌一號是否具有航運資質和能力并沒有進行檢查或詢問,也未派駐船員對該船進行監督管理或指導,對其所運營的范圍和航行線路也了解得不甚清楚,并未實際履行過管理責任。在受害方進行索賠時,廣西海洋運輸公司和金灣公司互相推諉,致使索賠遲遲未能完成,給迅隆船務有限公司及受傷乘客造成了較大損失。
1 船舶掛靠的定義
由此可見,所謂船舶“掛靠”,是指公民、合伙或法人購買船舶后,出于營運資質、稅費繳納、交易信用等方面的考慮,將船舶所有權登記于有相關水上運輸經營資格的企業名下, 向其繳納管理費并以該水上運輸企業的名義獨立經營運輸活動的一種經營方式。
掛靠并不是水運行業的專有名詞,而是廣泛地存在于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尤其服務業,其中最多的是道路運輸行業。船舶掛靠是一種特殊的經營管理方式,通常是因為船舶的實際所有人為追求更高的利益或本身不具備船舶行駛運輸的資質,為了通過相關行政監管部門的檢查,將船舶掛靠于某一有資質的運輸企業或管理公司,以被掛靠人的名義從事經營或管理船舶,并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管理費作為酬勞。
2 船舶掛靠的危害
2.1 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
許多個體運營船舶運營戶由于實力不足,經營規模限制,本身不具備資質,是不允許進行客貨運營的,但他們通過將船舶掛靠在某一有資質的公司或企業,該船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進行客貨運輸。
如本案例中的金灣貿易有限公司自身資質不符合水路運輸要求,通過把雄昌一號掛靠在廣西海洋運輸公司后,就可以進行水上運營了。這是因為,通常旅客或想要進行水路運輸的客戶更加信賴一些大的船舶運營公司,認為這些公司的船舶更有安全保障。金灣公司正是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掛靠上大的船舶公司,只需要繳納很少的掛靠費用,就可以該公司的名義取信于人,招攬生意。這樣,表面看來是廣西海洋運輸公司的運營規模擴大了,而其他真正有資質的船舶運營公司看起來則相對規模減小或者沒有該公司更有運營實力,而造成客戶流失,產生經濟損失。
2.2 逃避稅收、擾亂市場監督管理秩序
金灣公司把雄昌一號掛靠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逃避稅收及企業管理費、年檢費用和其他管理費,在將船舶掛靠之后,不但可以得更到多的運輸資源,獲得更高的利益,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也可以不用面對,而由廣西海洋運輸公司代為操作。
我國對于船舶運營資格審查嚴格。企業經營船舶運輸應有滿足經營需要和安全管理要求的組織機構、固定辦公場所;申請經營沿海、內河客船運輸、客運及經營液貨危險品船運輸的,都應具有3年以上相應海上、內河運輸經歷;企業船舶運輸管理人員中半數以上的人員應取得交通部認可機構頒發的從業資格證書或取得航運、航海、船舶、船機等專業中等專業(內河運輸的,職高)以上學歷,個體經營者應取得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認可機構頒發的培訓證書;經營運輸的船舶應按規定取得《船舶檢驗證書》、《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和《船舶營運證》。這些條件是許多如金灣公司一樣的個體運營者不具備的,為了既減少投入,又能達到法律法規要求的標準,在把自有船舶掛靠到有資質的船舶運輸企業后,就可以逃避交通管理部門的這些檢查,順利年檢,進行運營。
2.3 增加了行船安全隱患
個體船舶運營戶一般素質不高,安全管理意識淡薄,很多人沒有經過專業的船舶運行及安全培訓,沒有水上運營資質,對船舶的安全及其它管理措施不到位,在面臨行業行政監督檢查時多數不過關。而經營戶為了利益,經常逃避檢查,或是經檢查后整頓不到位就開始進行運營,從而產生了許多安全事故。
雄昌一號撞船事故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事例。雄昌一號上船長及水手原本只是貿易公司的普通職員或者從事其他與水運無關的人員,并未接受過系統專業的水上航行訓練,不知道如何避免事故發生,在船舶碰撞后也不清楚如何采取挽救措施。這并不是特例,而是許多掛靠船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對水運行船安全危害極大。
2.4 導致了法律責任不清
掛靠經營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違法經營行為。掛靠船舶在合法的面紗掩護下進行著違法運營,在運營中發生事故,通常會因為船舶歸屬不明確而發生法律糾紛。導致受損失的一方維權困難,甚至產生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像雄昌一號這樣,由于船員的聘用、航行設備的配置以及與船舶航行安全相關的有關事務實際上均由金灣公司具體實施,但由于雄昌一號登記在廣西海洋運輸公司名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受損害的一方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時候就遇到了重重困難。這也是掛靠船舶在發生事故后經常遇到的情況。
3 結束語
近來,交通部通過幾年的整頓,沿海船舶的掛靠現象基本消除,但內河船舶的掛靠行為還依然普遍存在,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會水運行業管理帶來許多不便。相信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這種現象最終會全部消除,實現水路運營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湯奇.船舶掛靠遺患無窮[J].中國水運,2004(07).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