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朝陽區十大發展基地之一的垡頭功能區將打造成為科技CBD,以老工業區著稱的垡頭地區將由此開始轉型升級之路。
記者日前從朝陽區垡頭科技商務區管委會獲悉,朝陽區十大發展基地之一的垡頭將建設科技CBD,重點培育和發展商務服務與科技成果轉化相融合的科技金融、科技中介、技術交易等科技商務服務產業集群,打造以新興創新總部集聚、科技商務服務、應用創新示范、創意展示體驗為核心功能的科技商務創新中心,建設成為首都東南門戶形象區和輻射京津冀城市群的北京東南部經濟中心。
京津冀橋頭堡
垡頭功能區北接北京CBD,南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至通州新城,緊鄰東南四環和京津塘高速,北接京沈高速,東接京津第二通道,是北京中心城與天津、河北等環渤海經濟區距離最近的區域,是北京南城十個重要產業節點之一。
近年來,京津冀都市圈快速發展,作為京哈、京滬、京津三條高速的起點,垡頭功能區占據了京津冀區域要素流動、資源交互、產業互動、功能協同發展的戰略樞紐與關鍵節點,逐漸成為承接高端資源、資本、人才、產業、消費等要素的綜合集散區域。
當前,隨著京津冀都市圈規劃即將出臺,京津發展主軸已取得各方共識,京津冀三地內部開放發展進程將加快啟動,區域發展將進入資源配置、優化重組的戰略調整階段。
“北京應以主體姿態、主動出擊、主導發展。垡頭作為首都東南門戶形象區和中心城最具輻射京津冀區域優勢的功能區,理應充當服務京津一體化的排頭兵,成為服務京津發展主軸的‘橋頭堡。”垡頭科技商務區管委會副主任林琳介紹說。
2011年,垡頭功能區被列為朝陽區十大發展基地之一,2012年,納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垡頭逐漸從一個老工業基地向現代化科技商務區轉型。
老工業基地轉型
垡頭功能區地處北京中心城區東南部,下轄十八里店、小紅門、王四營、豆各莊、黑莊戶、南磨房和垡頭街道六鄉一街,區域面積93平方公里。歷史上,這里曾是北京市著名的化工工業區,擁有北京焦化廠、北京化工二廠、北京玻璃二廠、北京染料總廠等多個大型工業企業。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奧運籌辦建設等,這些老工業企業大都已經搬遷或停產,垡頭也成為一個典型的正處于轉型期的老工業基地和城鄉結合部地區。
“歷史上的垡頭曾主要依靠簡單出租和低效利用獲取收入,聚集了大量低端產業和流動人口。產業級次低、基礎設施差、人口增長快等結構調整期問題日益突出,必須加快轉型。”林琳分析認為,“垡頭優越獨特的區域位置、空間優勢、政策機遇等也決定了其擁有轉型升級的空間和價值。隨著京津同城化和京津冀一體化步伐加快、中關村示范區擴區和地鐵7號線開通運營,這個地區將成為中心城區連接京津冀的東南門戶、連接通州和亦莊等重點新城的關鍵節點。”
“垡頭科技商務區將發揮中關村和國家智慧城市創建試點的政策疊加效應,借助朝陽區現有的國際化、高端化服務優勢,重點培育和發展科技金融、科技中介、技術交易等科技商務服務產業集群,將垡頭打造成為以創新總部集聚、科技商務服務、應用創新示范、創意展示體驗為核心功能的科技CBD。”副主任林琳介紹說。
彌補中關村科技商務服務功能
2009年,垡頭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啟動國際方案招標。2010年,垡頭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了以地鐵7號線和化工路為支撐,構建“一軸、兩帶、三片、五心”的空間結構。區域總建筑規模將達2100萬平方米,最高的地標性建筑將達到300米。
2012年,垡頭8.01平方公里被納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范圍,將建設中關村互聯網產業基地和國家級環保產業園,重點發展物聯網、云計算、智慧城市應用等下一代互聯網產業,并引進國家級環境保護服務機構總部、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集群、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中心、國內外著名環保企業總部及研發中心等功能性項目,成為展示我國環境保護發展成果的窗口以及推動環保企業和環保技術雙向國際化的平臺。
下一步,垡頭功能區還將在中關村園區科技研發及高新制造優勢的基礎上,加快創新支撐服務體系的完善,彌補中關村科技商務服務功能缺失,并通過對國際化、高端化資源的整合吸聚,實現對京津冀三地高技術產業及高端制造業的協同發展及服務功能。垡頭功能區將逐漸實現由老工業基地向現代化科技商務區的轉型升級,未來將以打造科技CBD為核心,建設輻射京津冀城市群的北京東南部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