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利科
【摘要】目的:分別以單純經腹超聲和單純經陰道超聲技術為對照,探討經腹及經陰式超聲聯合應用對于子宮肌瘤的臨床診斷應用價值。方法: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間確診的子宮肌瘤女性患者96例經行經腹超聲及經陰式超聲診斷,并行手術切除和病理診斷。比較單純應用經腹或經陰式超聲診斷與聯合超聲診斷的符合率及檢出肌瘤數量。結果:單純經腹超聲診斷符合率為83.3%,單純經陰式超聲診斷符合率為93.8%,聯合超聲診斷符合率為99.0%,三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聯合超聲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單純應用經腹或經陰式超聲診斷(P<0.05)。經病理診斷96例患者共發現肌瘤數量138個,單純經腹超聲的肌瘤檢出率為71.0%,單純經陰式超聲的肌瘤檢出率為89.9%,聯合超聲的肌瘤檢出率為98.6%,三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聯合超聲對子宮肌瘤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單純應用經腹或經陰式超聲診斷(P<0.05)。結論:聯合應用經腹及經陰式超聲診斷子宮肌瘤對于提高臨床診斷率、盡可能多的發現肌瘤數量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向患者說明診斷優勢的前提下,提倡聯合超聲檢測。
【關鍵詞】經腹超聲,經陰式超聲,子宮肌瘤,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111-02
子宮肌瘤是指女性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所形成的一類良性腫瘤,是臨床較常見和多發的一類女性生殖器官腫瘤[1]。子宮肌瘤多見于30-50歲間的中年女性,臨床的主要診斷手段為影像學方法。超聲檢查由于可重復性好、損傷小、診斷率高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子宮肌瘤的臨床診斷中[2]。經腹超聲診斷的優點是探查范圍廣,而經陰式超聲診斷的優點是影像分辨率高、圖像清晰、檢出率高,二者聯合應用可互補[3]。現分別以單純經腹超聲和單純經陰道超聲技術為對照,探討經腹及經陰式超聲聯合應用對于子宮肌瘤的臨床診斷應用價值。具體情況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間確診的女性患者96例進行研究,均經手術和病理診斷證實為子宮肌瘤。患者年齡32-58歲,平均(43.8±8.6)歲;包括肌壁間肌瘤68例,黏膜下肌瘤12例,漿膜下肌瘤16例。患者臨床主要表現:月經淋漓不凈、月經過多、下腹腫塊等,其中有8例患者無任何自覺癥狀。
1.2方法
全部病例均分別行經腹超聲診斷和經陰式超聲診斷。超聲診斷儀為美國通用公司產品,型號α200pro。患者適度充盈膀胱,經腹超聲探頭頻率2.0-3.5 MHz,對患者下腹部行多切面彩色多普勒超聲掃描,對子宮、附件及周圍組織的情況進行觀察記錄,確定包塊位置、大小、形態、回聲特征及與周圍組織關系等情況。請患者排尿后再行經陰式超聲診斷,探頭頻率4.0-6.5 MHz,觀察患者子宮及附件情況,記錄包塊特點。診斷后患者均行手術切除子宮肌瘤,切除組織送實驗室行病理組織學診斷。
1.3統計學處理
診斷符合情況及肌瘤數量等采用計數資料表示,組間比較應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表示數據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診斷符合率
如表1所示,單純經腹超聲診斷符合率為83.3%,單純經陰式超聲診斷符合率為93.8%,聯合超聲診斷符合率為99.0%,三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聯合超聲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單純應用經腹或經陰式超聲診斷(卡方值為14.521,3.707,P<0.05)。
表1 單純經腹及經陰式超聲診斷及聯合診斷的診斷符合率比較
診斷方法 例數 檢出 未檢出 診斷符合率
單純經腹超聲 96 80 16 83.3%
單純經陰式超聲 96 90 6 93.8%
聯合超聲 96 95 1 99.0%
卡方值 16.538
P <0.01
2.2肌瘤數量
如表2所示,經病理診斷96例患者共發現肌瘤數量138個,單純經腹超聲的肌瘤檢出率為71.0%,單純經陰式超聲的肌瘤檢出率為89.9%,聯合超聲的肌瘤檢出率為98.6%,三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聯合超聲對子宮肌瘤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單純應用經腹或經陰式超聲診斷(卡方值為40.552,9.554,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一類生殖器官腫瘤,臨床的發病率較高,多發現粘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等,宮頸肌瘤和韌帶肌瘤比較少見[4]。子宮肌瘤如未早期診斷和切除,可能進一步長大惡化,甚至可能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脅[5]。子宮肌瘤的發生與發展和卵巢激素具有相關性,因而其屬于激素依賴性腫瘤。
超聲診斷子宮肌瘤在臨床應用已有一段歷史,是子宮肌瘤診斷的首選方法。但隨著超聲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傳統經腹超聲診斷婦科疾病已經越來越顯示出其局限性,尤其受皮下組織情況、腸內氣體情況等影響,易對攝片結果產生影響,不利于診斷準確性。經陰式超聲診斷的特點是將超聲探頭貼于陰道壁進行探查,且探頭頻率高于經腹超聲,可增加圖像的分辨率與清晰度,從而準確判斷包塊的具體部位、大小、數量、與周圍組織相關性等問題,也有利于指導手術方案的制定。
可以說,經腹超聲與經陰式超聲用于子宮肌瘤的診斷各有優劣,二者聯合應用則可最大限度的起到互補作用,從而提高臨床診斷率,增加肌瘤的檢出數量,尤其是對較小的肌瘤能夠早期發現和診斷。子宮肌瘤的影像學特征根據肌瘤的位置、數量、內部組織成分等特點可分為幾大類[6]:(1)多發性子宮肌瘤或漿膜下子宮肌瘤:可見子宮增加大且輪廓失常;(2)肌壁間肌瘤可探查到包塊增大并向宮腔方向突出,造成子宮內膜受壓偏移;(3)粘膜下肌瘤表現為瘤體突出于子宮腔,肌瘤與肌壁間存在衰減的裂隙,肌瘤回聲多低于肌壁。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應用兩種超聲技術對子宮肌瘤的診斷符合率以及肌瘤檢出總數量均顯著高于單純應用經腹超聲或經陰式超聲,證實了聯合超聲的診斷價值。因此,聯合應用經腹及經陰式超聲診斷子宮肌瘤對于提高臨床診斷率、盡可能多的發現肌瘤數量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向患者說明診斷優勢的前提下,提倡聯合超聲檢測。
參考文獻:
[1] 趙新宇,鄂占森,賈寶霞,等. 陰式超聲造影檢查在診斷絕經后子宮內膜疾病中的應用價值[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2,6(3):721-723.
[2] 余勇,賀純. 經腹及經陰道超聲診斷160例子宮肌瘤的臨床體會[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8):468-470.
[3] 李云閣,李東風,王利民. 經腹及經陰道超聲聯合應用在異位妊娠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 中國臨床研究,2010,23(10):913-915.
[4] 陳惠. 經腹部及經陰道超聲聯合掃查診斷子宮肌瘤的價值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3):61-63.
[5] 樂杰. 婦產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95-298.
[6] 朱雙利. 子宮肌瘤的經腹超聲學表現與診斷[J]. 中國醫學創新,2011,8(1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