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斌
【摘要】目的:本研究介紹了1、2級高血壓痰瘀同治、解毒通絡的方法,并探討其效果與應用前景。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間高血壓病例180例隨機分組,中西醫結合組90例聯合西醫常規療法和中藥解毒通絡免煎顆粒,對照組90例單純給予西醫常規治療,評價兩組血壓療效和癥候療效。結果:中西結合組血壓療效總有效率為86.7%,顯著高于對照組72.2%,兩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中西醫結合組癥候療效總有效率為64.4%,顯著高于對照組20%,兩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以解毒通絡免煎顆粒治療和改善痰瘀阻滯型1、2級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和癥候狀況效果顯著,該方不僅有利于降壓調脂,還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改善,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痰瘀同治,解毒通絡,痰瘀阻滯,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132-02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心血管類疾病,隨著老齡化加劇其發病率也不斷上升。中醫認為高血壓屬“頭痛”、“眩暈”范疇,對輕、中度高血壓的中醫辯證干預有利于更好的穩定血壓,處級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2]。痰與瘀二類病因為高血壓的主要病機,痰瘀互結是原發性高血壓的重要誘病因素,同時也是影響高血壓各階段病程以及其它并發癥的重要因素[3]。因此,痰瘀同治在高血壓的中醫治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介紹了1、2級高血壓痰瘀同治、解毒通絡的方法,并探討其效果與應用前景。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間高血壓病例180例為研究對象。高血壓西醫診斷標準及分級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4],1級高血壓(輕度)指收縮壓140-159 mmHg、舒張壓90-99 mmHg,2級高血壓(中度)指收縮壓160-179 mmHg、舒張壓100-109 mmHg。中醫診斷標準參照《高血壓病中醫診療方案(初稿)》[5]中痰瘀互結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中西結合組90例,男性5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齡(66.2±7.3)歲,1級48例,2級42例;對照組90例,男性5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齡(65.8±7.2)歲,1級45例,2級4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1)符合高血壓中西醫診斷標準;(2)根據西醫診斷標準分型為1、2級,患者西醫分級時舒張壓與收縮壓分組不同者,以分值較高者為分級標準;(3)根據中醫辯證診斷為痰瘀阻滯型;(4)年齡60歲以上;(5)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竇房偉導阻滯、心動過緩、嚴重心律失常、合并心臟肝腎及造血系統嚴重疾患、納入前半年內有腦卒中或心梗史、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對臨床用藥過敏病例;(6)患者對治療方案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3方法
1.3.1對照組 給予利尿、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基礎治療,對初治者選用單一用藥,若兩周內血壓未達到預期標準,則加用第二種藥物或換用另一種藥物。
1.3.2中西結合組 在對照組常規治療方案基礎上加用痰瘀同治、解毒通絡免煎顆粒劑,主要成分有水蛭5 g、海藻10 g、萊菔子10 g、澤瀉10 g、川芎6 g,由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袋/次,2次/d,以水送服。治療3個月后觀察效果。
1.4療效評價
1.4.1血壓療效評價[6] 顯效:治療后較治療前舒張壓下降10 mmHg以上且達到正常水平,或下降20 mmHg以上;有效:舒張壓下降10 mmHg以內且達到正常水平,或下降10-19 mmHg但未達正常水平,或收縮壓下降30 mmHg以上;無效:未達到顯效和有效標準。
1.4.2癥候療效評價[7] 顯效:患者體征和癥狀均有顯著改善,且治療后證候積分較治療前下降70%以上;有效,患者體征和癥狀有所好轉,證候積分下降30%-70%;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
1.5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軟件采用SAS12.0,計數資料間比較應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間比較應用t檢驗,當P<0.05時表示數據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血壓療效結果
如表1,中西結合組血壓療效總有效率為86.7%,顯著高于對照組72.2%,兩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癥候療效結果
如表2,中西醫結合組癥候療效總有效率為64.4%,顯著高于對照組20%,兩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中醫認為,高血壓的發病與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因素等有關。痰濁瘀血為高血壓的主要病機,也是高血壓癥候群的演變規律之一[8]。痰瘀阻滯型高血壓的臨床癥狀反映出患者臟腑氣血的失調,氣氣不暢、功能紊亂是疾病的本質,臨床體征和不良癥狀多與心、腦、肝、腎的血運狀況有關。因此臨床治療高血壓不單應關注降壓效果,還不可忽視治療方案對患者癥候的改善作用。
解毒通絡免煎顆粒為老中醫沈老的經驗方,并經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加工生產。方中水蛭屬肝、膀胱經,有抗凝祛瘀的功效,可毛細血管擴張、改善微循環、降低血管陰力、調節血壓。海藻有利水退腫、消痰軟堅忍、降壓調脂作用,其中含有的降壓肽是調節血壓的重要因子,且有肝素樣抗凝血作用,改善動脈粥樣硬化。萊菔子歸肺、脾、胃經,有祛痰降氣、消食除脹作用,且降壓不破氣,藥效較為穩定。澤瀉歸腎、膀胱經,有清熱解毒、利尿滲濕、醒脾祛痰、降脂調壓的作用,對緩和動脈粥樣硬化具有一定效果。川芎屬肝、膽、心經,可活血透竅、行氣止痛,并起鈣離子拮抗劑的作用。諸藥合用,達到祛痰化瘀、解互不通絡的作用,且可輔助實現有效降壓、改善血流動力學、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
本組在臨床常規西醫治療方案基礎上,給中西結合組患者加用中藥解毒通絡免煎顆粒,結果顯示中西結合組血壓療效和癥候療效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證實了加用中藥治療對提高療效的積極作用。總之,以解毒通絡免煎顆粒治療和改善痰瘀阻滯型1、2級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和癥候狀況效果顯著,該方不僅有利于降壓調脂,還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改善,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陸新,張瑤光. 益氣活血化痰通絡法治療老年高血壓病(痰瘀阻滯型)臨床研究[J]. 新中醫,2012,44(7):87-88.
[2] 宇文亞,韓學杰,楊偉,等. 痰瘀同治高血壓病的最佳干預時間和有效人群研究[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6):1794-1795.
[3] 王強,呂仁超,張軍平. 基于絡病理論淺談高血壓腎損害三期防治[J]. 新中醫,2013,45(12):7-10.
[4] 劉力生.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8:701-743.
[5] 韓學杰. 高血壓病中醫診療方案(初稿)[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08,7:611-613.
[6] 韓學杰,王麗穎,李娜,等. 痰瘀同治、解毒通絡法治療高血壓病的動態臨床研究[J]. 中國中醫急癥,2011,20(3):377-378.
[7] 袁天慧,冼紹祥,楊忠奇. “毒”邪致慢性心力衰竭理論依據初探[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6):1795-1786.
[8] 宇文亞,韓學杰,謝雁鳴,等. 痰瘀同治法治療頑固性高血壓真實世界療效評價的思路與方法[J]. 中醫雜志,2013,54(24):2095-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