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興旺 周永 白梅 黎莉 王天姝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討全自動血培養儀提高血液、無菌體液培養陽性率的臨床結果。方法:選取2013年6月到2014年12月期間我院臨床收集的血液、無菌體液標本1000例。將本次研究的血液或無菌體液加入到需氧以及厭氧的培養瓶內,每瓶大約8mL-10mL。將標本放到機器上進行監測,培養時間為5天。若在此期間計算機軟件得出陽性結果,則將標本取出進行分離與鑒定。結果:1000例樣本中,陽性結果151株,陽性率為15.10%。其中,860例血培養中陽性111株,140例無菌體液培養中陽性40株。觀察151株病原菌中,腸桿菌77株,72h內檢出率達92.21%。腸球菌16株,72h內檢出率達100.00%。葡萄球菌33株,72h內檢出率達96.97%。非發酵菌16株,72h內檢出率達87.50%。真菌9株,72h內檢出率達88.89%。結論:全自動血培養儀有效提高血液、無菌體液培養陽性率,縮短培養時間,臨床上值得推廣。
【關鍵詞】全自動血培養儀;血液;無菌體液;陽性率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136-01
隨著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的出現,敗血癥發病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且致病菌種類也與之前數據得到的結果有所差異。在診斷敗血癥過程中,臨床表現通常不能特異性鑒別患者是否為敗血癥,而此時血培養則起到重要的診斷作用[1]。為了加速確診時間,及時對確診患者予以治療干預,提高血培養的培養陽性率對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選取2013年6月到2014年12月期間我院臨床收集的血液、無菌體液標本1000例,分析并探討全自動血培養儀提高血液、無菌體液培養陽性率的臨床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到2014年12月期間我院臨床收集的血液、無菌體液標本1000例。其中,血液標本860例,無菌體液標本140例。
1.2實驗方法
本次研究選用儀器為BACT/ALERT 3D型全自動血液培養儀。細菌鑒定儀為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的VETK 2 Compact。將本次研究的血液或無菌體液加入到需氧以及厭氧的培養瓶內,每瓶大約8mL-10mL。將標本放到機器上進行監測,培養時間為5天。若在此期間計算機軟件得出陽性結果,則將標本取出進行分離與鑒定。
1.3統計學分析
使用excel 2007統計學軟件對本次實驗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0.05,表明本次實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陽性率結果分析
1000例樣本中,陽性結果151株,陽性率為15.10%。其中,860例血培養中陽性111株,140例無菌體液培養中陽性40株。具體數據見表1。
2.2病原菌種類及檢出時間
觀察151株病原菌中,腸桿菌77株,24內檢出率達44.16%,48h內檢出率達74.03%,72h內檢出率達92.21%。葡萄球菌16株,24內檢出率達81.25%,48h內檢出率達93.75%,72h內檢出率達100.00%。腸球菌33株,24內檢出率達78.79%,48h內檢出率達90.91%,72h內檢出率達96.97%。非發酵菌16株,24內檢出率達31.25%,48h內檢出率達62.50%,72h內檢出率達87.50%。真菌9株,24內檢出率達33.33%,48h內檢出率達55.56%,72h內檢出率達88.89%。具體數據見表2。
3 討論
早期敗血癥患者或在一定藥物治療后,血液內細菌數量相對較低,傳統方式進行血培養難度較大,陽性率較低。且傳統方式通常耗時相對長,不能及時作出診斷,容易延誤病情,錯失治療最佳時機。被檢血液中細菌的代謝產物二氧化碳是很好的檢測血培養陽性率方式,BACT/ALERT 3D型全自動血液培養儀即通過感應器感應二氧化碳或pH改變而激發熒光指示信號,從而給予醫生信息。同時,該系統檢測周期為1次/15min,將標本放到機器上進行監測,培養時間為5天,較原有培養方式有所減少,加速檢測效率,盡快作出可靠診斷。
在本次檢驗結果中發現,1000例樣本中,陽性結果151株,陽性率為15.10%,該結果優于文獻中傳統血培養方式的陽性率。同時,有報道指出可以嘗試將全自動血培養儀應用于無菌體液中,在本研究也有涉及。結果顯示,860例血培養中陽性111株,140例無菌體液培養中陽性40株。有此結果可以推測,無菌體液培養增菌后選擇接種進行檢測可能有效提高陽性率,降低假陰性結果。
隨著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的出現,敗血癥致病菌種類與之前數據得到的結果有所差異[2]。觀察151株病原菌中,葡萄球菌72h內檢出率達92.21%。葡萄球菌72h內檢出率達100.00%。腸球菌72h內檢出率達96.97%。非發酵菌72h內檢出率達87.50%。真菌72h內檢出率達88.89%。從上述結果可以發現,機會致病菌是構成敗血癥致病菌的主要類型,且腸桿菌最多,其次為葡萄球菌。其他文獻中提及的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明顯偏高,本研究中也相對較高,但并不是最高檢出率,分析可能與標本送檢科室采集標本的好壞,不同地區差異如飲食、地理情況等相關。當然,在研究過程中需要排除血液是否在取出后即可送入檢測,防止由外部原因導致細菌滋生對該研究結果準確性有重要影響。
綜上所述,全自動血培養儀有效提高血液、無菌體液培養陽性率,縮短培養時間,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銘,汪定成,邵海連等.全自動血培養儀中布魯菌陽性報警時間及與其他病原菌的比較[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6):451-453.
[2] 陳玉蓮,徐濤,李磊邦等.322份血培養陽性病原菌在需氧、厭氧瓶的檢出率比較[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0):2227-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