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捷
【摘要】目的 探討肝段切除與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肝內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6例肝內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A組患者給予肝段切除治療,B組患者給予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A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B組患者,p<0.05;A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肝段切除較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肝內結石的臨床療效好,術后并發癥少,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肝段切除術;膽管切開取石術;肝內結石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147-02
肝內結石是肝膽外科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指肝管匯合區以上的肝管內結石[1]。其發病原因與膽道的細菌感染以及寄生蟲感染等有密切的關系,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其患側肝區以及胸部經常有疼痛不適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目前臨床對其主要采取手術治療,但是由于膽道系統以及肝管系統比較的復雜,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往往會發生各種并發癥,并且還有結石殘留的情況[2]。肝段切除術與膽管切開取石術,這兩種手術都各有千秋,術后并發癥比較少。因此,近年來我院以86例肝內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予以肝段切除術和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旨在研究肝段切除與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肝內結石的臨床療效,現將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內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A組與B組,每組43例。A組男性為22例,女性為21例,年齡為27~48歲,平均年齡為(33.2±2.1)歲,病程為1~4年,平均病程為(3.2±1.2)年,其中單純性左肝膽管結石患者25例,單純性右肝結石患者12例,雙側結石患者6例;B組男性為23例,女性為20例,年齡為26~48歲,平均年齡為(32.6±3.1)歲,病程為1~5年,平均病程為(2.9±1.5)年,其中單純性左肝膽管結石患者24例,單純性右肝結石患者11例,雙側結石患者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比較上,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分組研究意義,詳見表1。
1.2病例選取標準
所有患者均經臨床、影像學診斷為肝內膽管結石,入選患者沒有肝段切除術或者膽管切開取石術的禁忌癥,所有患者均是在知情同意下簽署相關協議,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排除心肝腎嚴重疾病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
1.3治療方法
1.3.1A組患者行肝段切除治療 患者在手術之前行常規準備以及腸道準備,采用全麻的方式進行手術。在腹部位置作長度為6cm的切口,之后逐層開腹,將肝十二指腸韌帶游離,并把肝門阻斷,超聲檢查患者結石的分布位置,其手術切除肝段的范圍根據結石分布的具體情況來決定。術后給予患者抗生素以防止術后感染。
1.3.2B組患者采用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 患者在手術之前行常規準備以及腸道準備,采用全麻的方式進行手術。在腹部位置作長度為6cm的切口,之后逐層開腹。先將患者的膽管切開,采用T管引流或者U管引流,然后進行膽管十二指腸吻合或者空腸Roux-Y吻合。取石結束好后關閉腹腔,放置引流管,定時換藥,給予患者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1.4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經過治療之后經影像學檢查沒有結石殘留,術后沒有并發癥發生且胃腸道恢復比較快,則為治療顯效;患者經過治療之后經影像學檢查沒有結石殘留,術后沒有嚴重并發癥發生,胃腸道功能有改善,偶有腹痛發生,則為治療有效;患者經過治療之后經影像學檢查沒有結石殘留,但是術后有嚴重并發癥發生,需要再次手術治療,則為治療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3]。
1.5統計學處理
應用 Excel 進行數據錄入,采用 SPSS13.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和等級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計量資料用中位數和全距表示采用 X?檢驗或秩和檢驗;以 P<0.05 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詳見表2。
3結論
肝管和膽管在解剖結構上比較的復雜,患者在患病之后容易引起肝總管的堵塞或者梗阻,因此,對其的治療原則應該以消除結石,去除梗阻,解除狹窄為主[4]。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其手術方式有兩種分別為肝段切除術和膽管切開取石術。雖然膽管切開取石術比較成熟,但是具有較多的局限性,例如在手術過程中常常因為患者的肝葉比較肥大而使手術暴露比較困難,容易使結石殘留;另外由于2級肝管靜脈回流的原因,在手術時為了方便取石需要對其進行結扎,但是這種方式容易使部分肝臟壞死。除此之外,由于結石的產生與膽管的病變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單純的取石并不能根治疾病,術后容易復發,給患者造成二次痛苦[5]。
本次研究發現,A組(采用肝段切除術治療)患者的總有效為95.3%,明顯高于B組(采用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患者的76.7%,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且A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23.3%)明顯低于B組患者(51.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肝段切除術治療效果明顯優于膽管切開取石術的治療效果,且術后并發癥比較少。肝段切除術與膽管切開取石術相比,其治療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6]:①手術暴露比較充分,在儀器的引導之下,能夠將結石完全清除,減少殘留;②在去除結石的同時可以將病變部位一同去除,減少了術后復發的機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的機率;③在手術過程中只需要將切除肝臟的供血動脈結扎,不對對其余肝葉造成影響,保證了其正常功能。在謝曦等的研究中也表明采用肝段切除術治療肝內結石的效果較好,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比較少,本次研究與之接近,說明肝段切除術是一種有利于患者的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肝段切除較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肝內結石的臨床療效好,術后并發癥少,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鄭小波.肝段切除與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肝內結石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2):56-57.
[2]羅昆侖,方征,劉洪等.多肝段聯合切除治療復雜肝膽管結石[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2,27(4):341-342.
[3]謝曦,戚建芬.肝段切除與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肝內結石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2):3478-3479.
[4]林樹春.肝內膽管結石手術115例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2,09(23):88-88.
[5]楊林華,魯佳越,王堅等.不同術式治療肝內膽管結石效果比較[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1,23(6):459-462.
[6]陳斌,王愛東,杜學峰等.腹腔鏡肝臟切除術聯合ERCP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18例[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2,18(8):631-632.